第695章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1/2)
接下来一段时日,巡察团例行公事视察当地的新币铸造情况。
这片藩镇归浙西观察使统辖,之前叫镇海节度使,军队叫镇海军。
刘异的爷爷李锜,当年同时身兼盐铁转运使和镇海节度使两大要职。
之所以叫镇海节度使,因为润州是唐朝时期是长江出海口。
长江三角洲为冲积平原,长江的河口一直在变化。
其中有好几百年,长江入海口一直在扬州、润州(镇江)附近。
到了唐武德元年,崇明岛才开始形成,河口才分为南北两支。
如今的浙西观察使叫卢简辞,是大诗人卢纶的儿子。
卢简辞这两年跟薛元赏一起合作打击运河流盗过程中,培养了深厚的友谊。
他得知刘异与薛元赏关系匪浅后,对巡察团在公事公办之外,还多了一份热情。
卢简辞带领巡察团参观他管辖藩镇的铸币工坊后,又举办了一场盛大的宴会招待他们。
席间刘异试探询问若长安发生兵乱,镇海军是否会出兵。
卢简辞呵笑回道:
“你不知道吗,我出身范阳卢氏,我们卢氏从不涉入党争和权斗。”
刘异听到这个回答很是安心,李瀍的助力又少了一个。
五日后巡察团结束本地视察任务,刘异决定下一站去苏州,之后再从苏州去杭州。
这两地都属于浙西观察使卢简辞的管辖范围。
苏州、杭州不负责铸币,两州的铜像均要拉到润州来铸。
按理刘异既然已经视察过润州的铸币工坊,为何还要去苏杭?
官员们都明白,一是为了公款游山玩水,二是为了捞好处。
因为苏杭两地都很富庶。
卢简辞也没拒绝,他还委派苏州刺史杨汉公做随行导游。
当杨汉公得知刘异不打算去苏州治所吴县,而是要去苏州辖下一个叫华亭县的小县城时,顿时有些费解。
杨汉公语气委婉问道:
“刘街使是不是从未去过苏州,所以不了解当地风土?”
“你几个意思?”刘异板着脸问。
杨汉公只好耐心解释。
“苏州、杭州在藩镇归属上虽都隶属于位于润州的浙西观察使统辖,但在道上则属于江南东道的辖区,江南东道治所不在润州,而在我们苏州吴县,也就是苏州城。那里曾是春秋吴国的都城,历史悠久,也被老百姓称作姑苏,当地名胜颇多。在本官之前,韦应物、白居易、刘禹锡都曾担任过苏州刺史,在城中留下许多诗篇,一般去苏州游玩的人都首选吴县。”
刘异憋笑,老子上辈子又不是没去过苏州。
有上天堂,下有苏杭,我连那里更发达的样子都见过。
他嫌弃地撇撇嘴,回道:
“我这人没文化,对历史古城不感兴趣。”
杨汉公抿嘴,接着劝道:
“那也该去个富庶的县城啊,比如苏州辖下的常熟或嘉兴。街使要去的那个华亭县,在大唐天宝年间才开始首次设县,地处偏僻,近些年青龙镇(今白鹤镇)上虽有些海上贸易,可也不繁盛,与其他几县根本不能相提并论。”
“谁说不繁盛,我听说那里也有一个出海口,叫吴淞口,杜牧去时还写了篇《吴淞夜泊》:清露白云明月天,与君齐棹木兰船。风波烟雨一相失,夜泊江头心渺然。”
杨汉公一脸无奈,你刚才还说自己没文化呢,现在不张嘴就来。
杨汉公解释:“杜刺史这人比较猎奇,千百年来也只有他这么一个名人去过。”
刘异摆摆手,不耐烦道:
“我也喜欢猎奇,总之我一定要去华亭县,而且不走运河,改走长江。”
他等于要从润州一个长江出海口,去长江另一个出海口。
“啊?”
刘异的骚操作让杨汉公彻底懵逼,搞不懂这个犟种为何坚持要去华亭县那个鸟不拉屎的地方。
巡察团本也不愿意陪刘异折腾,但刘异说他不走回头路,官船抵达华亭县后,他会沿着海岸从海上转去杭州湾。
萧邺、郑薰、高敏很无奈,只能跟随大部队一同出发。
翌日清晨。
刘异等人再次来到润州城西侧京口的金陵渡口(今西津渡),六天前他们就是在这个渡口上岸的。
那日天色昏暗,他们没有看清渡口周围景色,今天发现金陵渡依山临江,风景峻秀。
卢简辞和薛元赏率领一众润州官员在这个风景如画的渡口为刘异等人送行。
他们说话时,士兵们往船上一箱一箱抬礼物。
卢简辞给巡察团准备了一些本地特产,如织定罗、纱袍段、缭绫、金山翠芽茶、句曲山长青茶等。
薛元赏担心刘异到华亭县那么穷苦的地方买不到肉,给他们装了四笼土鸡和两只山羊带上船。
刘异一激动,又偷偷给薛元赏塞了几张飞钱。
这片藩镇归浙西观察使统辖,之前叫镇海节度使,军队叫镇海军。
刘异的爷爷李锜,当年同时身兼盐铁转运使和镇海节度使两大要职。
之所以叫镇海节度使,因为润州是唐朝时期是长江出海口。
长江三角洲为冲积平原,长江的河口一直在变化。
其中有好几百年,长江入海口一直在扬州、润州(镇江)附近。
到了唐武德元年,崇明岛才开始形成,河口才分为南北两支。
如今的浙西观察使叫卢简辞,是大诗人卢纶的儿子。
卢简辞这两年跟薛元赏一起合作打击运河流盗过程中,培养了深厚的友谊。
他得知刘异与薛元赏关系匪浅后,对巡察团在公事公办之外,还多了一份热情。
卢简辞带领巡察团参观他管辖藩镇的铸币工坊后,又举办了一场盛大的宴会招待他们。
席间刘异试探询问若长安发生兵乱,镇海军是否会出兵。
卢简辞呵笑回道:
“你不知道吗,我出身范阳卢氏,我们卢氏从不涉入党争和权斗。”
刘异听到这个回答很是安心,李瀍的助力又少了一个。
五日后巡察团结束本地视察任务,刘异决定下一站去苏州,之后再从苏州去杭州。
这两地都属于浙西观察使卢简辞的管辖范围。
苏州、杭州不负责铸币,两州的铜像均要拉到润州来铸。
按理刘异既然已经视察过润州的铸币工坊,为何还要去苏杭?
官员们都明白,一是为了公款游山玩水,二是为了捞好处。
因为苏杭两地都很富庶。
卢简辞也没拒绝,他还委派苏州刺史杨汉公做随行导游。
当杨汉公得知刘异不打算去苏州治所吴县,而是要去苏州辖下一个叫华亭县的小县城时,顿时有些费解。
杨汉公语气委婉问道:
“刘街使是不是从未去过苏州,所以不了解当地风土?”
“你几个意思?”刘异板着脸问。
杨汉公只好耐心解释。
“苏州、杭州在藩镇归属上虽都隶属于位于润州的浙西观察使统辖,但在道上则属于江南东道的辖区,江南东道治所不在润州,而在我们苏州吴县,也就是苏州城。那里曾是春秋吴国的都城,历史悠久,也被老百姓称作姑苏,当地名胜颇多。在本官之前,韦应物、白居易、刘禹锡都曾担任过苏州刺史,在城中留下许多诗篇,一般去苏州游玩的人都首选吴县。”
刘异憋笑,老子上辈子又不是没去过苏州。
有上天堂,下有苏杭,我连那里更发达的样子都见过。
他嫌弃地撇撇嘴,回道:
“我这人没文化,对历史古城不感兴趣。”
杨汉公抿嘴,接着劝道:
“那也该去个富庶的县城啊,比如苏州辖下的常熟或嘉兴。街使要去的那个华亭县,在大唐天宝年间才开始首次设县,地处偏僻,近些年青龙镇(今白鹤镇)上虽有些海上贸易,可也不繁盛,与其他几县根本不能相提并论。”
“谁说不繁盛,我听说那里也有一个出海口,叫吴淞口,杜牧去时还写了篇《吴淞夜泊》:清露白云明月天,与君齐棹木兰船。风波烟雨一相失,夜泊江头心渺然。”
杨汉公一脸无奈,你刚才还说自己没文化呢,现在不张嘴就来。
杨汉公解释:“杜刺史这人比较猎奇,千百年来也只有他这么一个名人去过。”
刘异摆摆手,不耐烦道:
“我也喜欢猎奇,总之我一定要去华亭县,而且不走运河,改走长江。”
他等于要从润州一个长江出海口,去长江另一个出海口。
“啊?”
刘异的骚操作让杨汉公彻底懵逼,搞不懂这个犟种为何坚持要去华亭县那个鸟不拉屎的地方。
巡察团本也不愿意陪刘异折腾,但刘异说他不走回头路,官船抵达华亭县后,他会沿着海岸从海上转去杭州湾。
萧邺、郑薰、高敏很无奈,只能跟随大部队一同出发。
翌日清晨。
刘异等人再次来到润州城西侧京口的金陵渡口(今西津渡),六天前他们就是在这个渡口上岸的。
那日天色昏暗,他们没有看清渡口周围景色,今天发现金陵渡依山临江,风景峻秀。
卢简辞和薛元赏率领一众润州官员在这个风景如画的渡口为刘异等人送行。
他们说话时,士兵们往船上一箱一箱抬礼物。
卢简辞给巡察团准备了一些本地特产,如织定罗、纱袍段、缭绫、金山翠芽茶、句曲山长青茶等。
薛元赏担心刘异到华亭县那么穷苦的地方买不到肉,给他们装了四笼土鸡和两只山羊带上船。
刘异一激动,又偷偷给薛元赏塞了几张飞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