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0章 金箓斋与普天大醮(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在一众大臣堆里,李德裕的脸色尤为难看。

    他望着三丈外聚在白敏中周围的几十名官员,脸上露出费解表情。

    那些人里包括吏部尚书崔龟从,刑部尚书崔元式,大理寺卿马植,御史大夫赵开,户部郎中郑薰,殿中侍御史崔慎由,中书舍人崔荆,还有兵部郎中崔珦,右拾遗郑颢和左拾遗郑从谠,尚书郎崔球和尚书郎王龟,给事中郑亚和给事中高少逸……等等。

    李德裕想不通白敏中怎么突然就异军突起了?

    想当年白敏中还是他提拔上来,后来他因为白敏中堂兄白居易与牛党交情过深,便没有继续提携白敏中。

    李德裕想不通白敏中既没士族背景,又被他处处打压,为何突然这么吃得开,身边能凝聚如此多的官员?

    其中许多还是他李党的人。

    李德裕敏感地嗅到了一丝阴谋的味道。

    可当局者迷,他想不通问题出在哪里。

    李德裕现在特别怀念一个人。

    “刘异怎么好端端就死在苏州了呢?否则以那小子的聪明,定能帮老夫看破其中的玄机。”

    《清平乐》演奏接近尾声,另一边等待上场的杂耍百技艺人已经各就各位。

    这些百技包含有角抵(摔跤),跳剑(抛接利剑),寻橦(爬长杆),蹴球(踢球),踏绳(走钢索),舞于竿颠(高跷),吐火等等。

    除了杂技表演,还有动物表演。

    今天还可以观赏到各地进贡上来的鹦鹉、孔雀、大象、犀牛等稀有动物,还能看到五坊训练的马舞、象舞和猴戏等等。

    大小动物们均来自东内苑的小儿坊。

    之前大明宫东墙外右侧有一块占地相当于半个大明宫大小的区域,被单独圈起来,叫“小儿坊”。

    小儿坊跟小孩子没有半毛钱关系,而是宫中五坊饲养和训练动物的场所,相当于大唐皇家动物园。

    五坊即雕坊、鹘坊、鹰坊、鹞坊、狗坊。过去五坊宦官经常仗势虐人,他们驯养牲畜的地方又叫“小儿坊”,所以五坊宦官也被百姓们蔑称为“五坊小儿”。

    许多人认为小儿坊起于唐德宗,终于唐顺宗。事实上五坊编制一直都在,只是小儿坊被改建后圈在东苑内,动物表演仍在继续。

    兴庆宫现在如此热闹,喜欢看热闹的太皇太后郭婵却没有下楼。

    她依旧站在勤政楼顶层俯视大地,越看眉头皱得越紧。

    从昨晚开始她右眼皮一直在跳,跳得她心绪不宁。

    郭婵回头问女使:“陛下现在何处?”

    “回禀太皇太后,陛下仍在大明宫斋戒,准备晚上的大醮。”

    太阳落山之后,在兴庆宫看完表演的众人转场去大明宫参与金箓斋“散坛设醮”仪式。

    望仙台前面的大广场上五日前就设了金箓斋道场。

    道教讲求三箓七品,其中金箓斋上消天灾,保镇国王,惟帝王才可以用。

    众人抵达道场外,看见露天广场上设有两层的方形玄坛。

    一层坛直径三丈,二层坛直径二丈。  一层坛内放置着四张几案,按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摆放,二层坛放置一张大几案,坐东朝南摆放。

    每个几案上都摆着一个仅一两重的小金龙。

    盛五方天文,文用五色,纹缯随方,匹数合三十六之数。

    二层坛上的几案上除了有一只小金龙,还摆有香炉和写有东皇大帝的牌位。

    牌位前有九个装有梨、柿、枣、橘、梅……等九果的金盘,和盛有剑南春、石冻春、曲米春、梨花春、富水春、瓮头春……等九种酒的玉杯,此外还有九种糕点,九色鲜花,九根香烛。

    供品之后居中放着两个大托盘。

    一个托盘里盛放着一身叠得整整齐齐的紫色道袍。

    一个托盘里盛放着一张写得密密麻麻道经的天文。

    玄坛四周有围栏,上下总计设有十个门。

    二层坛中央安有一盏长灯,长九尺,上面安装了九支灯。

    围绕重坛四方,每面还各安了九盏色灯,总计三十六只灯。

    重坛之外四方地上还点着三千多盏灯。

    星星点点,面积颇大,将这一方天地照得亮如白昼。

    最外面一层是演奏乐手和乐器,加起来也有五六百之多。

    看到这一幕的官员纷纷在心里吐槽,真奢侈,阵容绝不输祭天仪式。

    最近五日,每天日落后都会有上千名道士来此诵经,直至天明。

    今天金箓斋期限圆满的日子,道士们要在此举行“散坛设醮”仪式。

    仪式开场前,三百六十名着统一服饰的舞者开始表演的巫舞《迎神?》。

    四周编钟、编磬敲响,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八音合鸣,回荡在望仙台的上空。

    巫舞艺人们一边舞蹈,一边低声吟唱:

    “吉日兮辰良,穆将愉兮上皇;抚长剑兮玉珥,璆锵鸣兮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