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既是开始也是结束(四)(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萧鄂虽有些不服气,却发现张义潭除了吃喝玩乐对啥都不关心,所以现在右金吾卫的实际掌权者还是萧鄂。

    孔彪在刘异去打吐蕃时就继承了他金吾卫右街使的职位,孟堂如今也升职成六品司阶。

    至于昆仑瓜,他已是正五品的右郎将,可以合法纳妾,倩娘的籍册终于可以落入他家。

    这次聚会昆仑瓜的弟弟刘乾没来,因为刘乾早已放外做官,目前人不在长安。

    除了官职上的提升,这几人近些年通过与刘异合伙做图书出版生意,早赚得盆满钵满,如今他们是长安城里有名的富家。

    兄弟们对刘异的离开都很不舍,当晚所有人喝得酩酊大醉,又哭又笑。

    第二天刘异又与学阀二代们聚会,他发现这几年学阀二代们境遇天差地别。

    郑言随着宰相岳丈崔铉的得势而水涨船高,目前官职做到了左拾遗。

    刘瞻于大中元年及第,目前任职太常博士。

    于氏兄弟中于珪在大中三年及第,他还是当年的新科状元。

    于家五兄弟是北周太师于谨之后,户部侍郎于敖之子。

    他家前四个兄弟都已成才,便将荫封的机会留给了最小的五弟于琮。

    于琮明年便会去藩镇就职。

    当年连考三十年科举,因为唐武宗恩典才得以及第的顾非熊,还在泗州盱眙县当县尉,无法参加这次聚会。

    学阀二代们目前只有裴铏和刘邺没有入仕。

    刘邺父亲刘三复是坚定的李党,曾做过刑部侍郎。会昌四年刘三复病逝后,李德裕对刘三复唯一的儿子刘邺颇为照顾,令他与自己儿子们一同就读。

    新皇登基后李德裕失势被贬,最后客死崖州,刘邺如今彻底失去靠山。

    刘邺当天除了来送刘异,也为跟小伙伴们辞行。

    他现在无亲无靠,又科举不顺,准备去长江、钱塘江一带游历几年再说。

    裴铏这些年醉心创作传奇小说,对科举的事已不大上心。

    他席上都是跟众人探讨怎么写好传奇,打探各种八卦故事。

    闲聊时最让众人唏嘘的还是李德裕的第三子李烨。

    李烨也曾是学阀二代们一员,他父亲李德裕在崖州逝世后,郑言、刘邺等朋友已经许久没听到李烨的消息了。

    世事无常,朋友有时走着走着就散了,刘异当天比较伤感。

    他向来没装多少墨水的脑子,不知为何猛然想起一首词:

    【老来情味减,对别酒、怯流年。

    况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圆。

    无情水、都不管,共西风、只管送归船。

    秋晚莼鲈江上,夜深儿女灯前。

    征衫,便好去朝天,玉殿正思贤。

    想夜半承明,留教视草,却遣筹边。

    长安故人问我,道寻常、泥酒只依然。

    目断秋霄落雁,醉来时响空弦。】

    刘异打着节拍唱完这首词,当众人听到那句“长安故人问我,道寻常、泥酒只依然”时,都忍不住默默垂泪。

    他们曾经无忧无虑的青葱岁月再也回不去了。

    三天后刘异带着老婆孩子、猫狗离开长安,赶赴邠州赴任。

    刘奇、张鼠不愿意跟刘异分开,要一同前往。

    孙艳艳和秦三娘本来有些放不下【春风得意】的生意,奈何刘奇、张鼠态度坚决,她们只好将酒楼交给一名得力属下打理,也跟着搬家。

    林九蓉和公孙笔是刘异到哪,他们到哪,自然跟着一起走。

    姚娥和阿兰在刘异走后又跟随张狼返回巩县生活。

    密羯、毛台和布兰听到邠州临近党项人的草原,当即就没了兴趣。他们在草原长大,早就不稀奇。

    他们仨选择回巩县继续完成之前的伟大事业——建设白羊观。

    至于张虎、张豹,他们为了打理生意,本就全国各地到处跑,留在长安的时间本就不多。

    每天喧嚣热闹的宣阳坊刘宅,最后只留了几名仆从看守。

    刘宅里天南海北凑成的一大家子,随着刘异的外放,再次四散分离。

    长安城并不会因为少了一家人而停止运转,东西两市依然车水马龙,平康坊照旧灯红酒绿。

    老百姓每日忙忙碌碌,该工作工作,该八卦八卦。

    转眼来到第二年,即大中七年。

    四月二十四日,长安的天空被乌云笼罩,一片阴暗。

    傍晚时分,淅淅沥沥落下雨滴,半个时辰后雨越下越大,雨滴猛烈地敲打着大地,溅起一片片水花。

    李帅撑着一柄油纸伞,身后带着一群身穿蓑衣的傀儡戏艺人,走进兴庆宫。

    郑嫣看见大儿子笑着埋怨:

    “你这孩子,下这么大雨还跑来。”

    “我上次听女使说阿娘一下雨就闷闷不乐,所以这次特意带了傀儡戏过来给阿娘解闷。”

    “我现在总算明白郭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