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族学将停(4/4)
这件事是真是假,所以不方便直接开口,让父皇还是要安排人查过之后再下定论。
而唐明雩的话则让唐清璃有些意外。
他先是列举了一下南安帝在位以来的赋税还有百姓收成的比例,而后又言明了奏折中送上来的具体位置,说这应当并不是全国都是这样,只是不分情况。
既然只是部分情况,那就好说了,唐明雩觉着可以查清楚这部分地区的天气是不是真的不好,若是真的,那就可以酌情减轻当地的赋税,而其他地方的就还是不变,这样才不会让民心浮动。
不得不说,他这样的解决措施讲出来,唐清璃都颇为赞同,就更别说坐在龙椅上的南安帝了。
唐明雩得了嘉奖也没有表现得特别激动,而是说这是自己应当做的,便直接退回了原位。
既然南安帝准备将此事依着这个方式处理,那事情就应该告一段落了。
结果,又有朝臣上书恳求陛下要以江山社稷为重,把太子之位给定下来。
这下好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是冲着唐明雩来的,毕竟方才南安帝刚刚夸了唐明雩,结果后面便来了一个要立太子的上书,这说是巧合,唐清璃都不信。
果然,南安帝的脸色一下就不怎么好看,看向唐明雩的目光中晦暗不明。
唐清璃便是在这个时候大大方方地站了出来。
“李大人,父皇如今正值壮年,太子一事其实也未必要在这个时间匆匆定下。”
唐清璃四两拨千斤,干脆地替南安帝回绝了这个提议,又说:“如今整个南朝在父皇的治理下井井有条,又有什么江山社稷不稳定的说法呢?李大人莫不是听到了什么风言风语?”
“自然没有!”
这位李大人听了这话连忙跪了下来,重重地磕了几个响头:“陛下明鉴啊!”
“没有就是最好的啦。”
唐清璃笑了笑,又补了一刀:“不然我还以为李大人听到了什么不好的话却藏着掖着不和陛下说呢。”
“好了,璃儿。”
南安帝心情一下就特别好,谁说公主参政无用的?这唐清璃简直就是自己的嘴替!说出来的话让南安帝舒爽无比。
“陛下,虽然公主说的有道理,但毕竟太子之位也空了许久,陛下还是要有所打算才是。”
又一位忠臣站了出来,唐清璃眨了眨眼睛,不出意外的话,这一个应该是二皇子唐明荣的人。
“爱卿说的也有道理。”
南安帝点了点头,突然想到了什么:“既然如此,这康南郡赋税一事就交给你们一同去处理吧。”
“是。”
四位王爷知道这是南安帝在考验自己,当下便直接应了下来。
“朕给你们的要求也很简单,一月之内调查清楚此地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前几年这地收成几何,赋税应该在什么区间。”
“南安帝敲了敲桌子,又说:“把自己查到的东西写成奏折送上来,朕会看的。”
“儿臣遵旨。”
四人齐齐应了声,都知道这是南安帝对他们的考察,一个两个都严阵以待。
“陛下,还有一事。”
一武将看目前局势大好,连忙站了出来:“日前边境传来消息,那该死的外邦居然联合了匈奴人想要对我们的城池下手,已经纠集十万大军迫近了!”
“你说什么!”
南安帝脸色铁青,他看向那武将,冷冷地说:“这么重要的事情为何不说?”
“臣惶恐,实在是晨间才收到的消息。”
武将的头重重地磕在了地上:“还请陛下发兵!打退外邦,扬我国威!”
“不行啊陛下,万万不可!”
苏定生听了这话连忙站了出来,恭敬地说:“陛下,如今局势不明,我们若是贸然发起战役,怕是会错失先机啊!”
“陛下,苏大人所言甚是!”
又有两个人站了出来,他们和苏家一直以来都来往紧密,如今苏定生发话了,他们自然是要力挺苏定生。
“陛下三思啊。”
陆陆续续又有几个人站了出来,他们都是不赞同南朝打仗的。
“爱卿,你怎么看?”
南安帝脸色淡淡地,谁都看不出他如今的心情。
“陛下,臣认为,我们不应当操之过急。”
常安王犹豫了一下,跪了下来,温声道:“如今还不清楚这外邦与匈奴究竟是如何勾结到一起,也不清楚他们的目的,贸然出兵不可取。”
“陛下,儿臣不这么认为。”
唐明雩又在这个时候站了出来,他直接跪在了地上,沉声说:“如今外邦与匈奴大兵压境,若是我们置之不理的话,岂不是落了下风?到时候百姓会认为我们放弃了他们,心生不满!动摇江山社稷!”
而唐明雩的话则让唐清璃有些意外。
他先是列举了一下南安帝在位以来的赋税还有百姓收成的比例,而后又言明了奏折中送上来的具体位置,说这应当并不是全国都是这样,只是不分情况。
既然只是部分情况,那就好说了,唐明雩觉着可以查清楚这部分地区的天气是不是真的不好,若是真的,那就可以酌情减轻当地的赋税,而其他地方的就还是不变,这样才不会让民心浮动。
不得不说,他这样的解决措施讲出来,唐清璃都颇为赞同,就更别说坐在龙椅上的南安帝了。
唐明雩得了嘉奖也没有表现得特别激动,而是说这是自己应当做的,便直接退回了原位。
既然南安帝准备将此事依着这个方式处理,那事情就应该告一段落了。
结果,又有朝臣上书恳求陛下要以江山社稷为重,把太子之位给定下来。
这下好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是冲着唐明雩来的,毕竟方才南安帝刚刚夸了唐明雩,结果后面便来了一个要立太子的上书,这说是巧合,唐清璃都不信。
果然,南安帝的脸色一下就不怎么好看,看向唐明雩的目光中晦暗不明。
唐清璃便是在这个时候大大方方地站了出来。
“李大人,父皇如今正值壮年,太子一事其实也未必要在这个时间匆匆定下。”
唐清璃四两拨千斤,干脆地替南安帝回绝了这个提议,又说:“如今整个南朝在父皇的治理下井井有条,又有什么江山社稷不稳定的说法呢?李大人莫不是听到了什么风言风语?”
“自然没有!”
这位李大人听了这话连忙跪了下来,重重地磕了几个响头:“陛下明鉴啊!”
“没有就是最好的啦。”
唐清璃笑了笑,又补了一刀:“不然我还以为李大人听到了什么不好的话却藏着掖着不和陛下说呢。”
“好了,璃儿。”
南安帝心情一下就特别好,谁说公主参政无用的?这唐清璃简直就是自己的嘴替!说出来的话让南安帝舒爽无比。
“陛下,虽然公主说的有道理,但毕竟太子之位也空了许久,陛下还是要有所打算才是。”
又一位忠臣站了出来,唐清璃眨了眨眼睛,不出意外的话,这一个应该是二皇子唐明荣的人。
“爱卿说的也有道理。”
南安帝点了点头,突然想到了什么:“既然如此,这康南郡赋税一事就交给你们一同去处理吧。”
“是。”
四位王爷知道这是南安帝在考验自己,当下便直接应了下来。
“朕给你们的要求也很简单,一月之内调查清楚此地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前几年这地收成几何,赋税应该在什么区间。”
“南安帝敲了敲桌子,又说:“把自己查到的东西写成奏折送上来,朕会看的。”
“儿臣遵旨。”
四人齐齐应了声,都知道这是南安帝对他们的考察,一个两个都严阵以待。
“陛下,还有一事。”
一武将看目前局势大好,连忙站了出来:“日前边境传来消息,那该死的外邦居然联合了匈奴人想要对我们的城池下手,已经纠集十万大军迫近了!”
“你说什么!”
南安帝脸色铁青,他看向那武将,冷冷地说:“这么重要的事情为何不说?”
“臣惶恐,实在是晨间才收到的消息。”
武将的头重重地磕在了地上:“还请陛下发兵!打退外邦,扬我国威!”
“不行啊陛下,万万不可!”
苏定生听了这话连忙站了出来,恭敬地说:“陛下,如今局势不明,我们若是贸然发起战役,怕是会错失先机啊!”
“陛下,苏大人所言甚是!”
又有两个人站了出来,他们和苏家一直以来都来往紧密,如今苏定生发话了,他们自然是要力挺苏定生。
“陛下三思啊。”
陆陆续续又有几个人站了出来,他们都是不赞同南朝打仗的。
“爱卿,你怎么看?”
南安帝脸色淡淡地,谁都看不出他如今的心情。
“陛下,臣认为,我们不应当操之过急。”
常安王犹豫了一下,跪了下来,温声道:“如今还不清楚这外邦与匈奴究竟是如何勾结到一起,也不清楚他们的目的,贸然出兵不可取。”
“陛下,儿臣不这么认为。”
唐明雩又在这个时候站了出来,他直接跪在了地上,沉声说:“如今外邦与匈奴大兵压境,若是我们置之不理的话,岂不是落了下风?到时候百姓会认为我们放弃了他们,心生不满!动摇江山社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