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号称!吹牛逼的好处太多了(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曹大人笑道;“这次你出兵,是代表我们靖海卫,实数三百,号称一千!”

    李建安自然明白号称的好处。

    事实上,大明军队外出作战,就没有不号称的。

    号称的好处有五;

    第一;掩盖吃空饷,谎报军需消耗。

    第二;吓唬敌军,兵不厌诈。

    第三;一旦立功,奖赏是按人头发的,号称越多自然得到越多。

    第四;沿途地方也是按人头供应粮食,号称越多好处越多。

    第五;明朝官场潜规则,粮草优先供应“大军”,谁号称的多,谁就能优先得到给养。

    号称成了武将的浮夸风,有多严重?说个列子就明白了。

    清国郑亲王济尔哈朗,曾经率领八十人,在关外遭遇“两万”明军。

    结果一番血战,“两万”明军被打崩了,落荒而逃。

    “两万”打80人,挤也挤死了!

    至于号称“两万”的明军到底有多少人,可想而知。

    李建安不是迂腐之辈,当然明白号称的好处,当即笑道;“谢大人厚爱,属下代表一千兄弟,感谢大人周全!”

    哈哈哈,曹大人笑了;“孺子可教也。”

    哈哈哈,众将官笑了,一个个乐开了花。

    当晚,曹大人安排酒宴,为李建安践行。

    海湾营在城外扎营,也是大鱼大肉。

    次日一早,誓师大会。

    曹大人一番演讲过后,点炮出征。

    李建安带领海湾营,第一天就走出六十里。

    此后,海湾营保持每天六十里的行军速度,经文登,过莱阳,穿莱西,到达平度。

    一路之上,李建安没有打扰地方请粮,吃的都是自己带的粮食。

    这天,海湾营正在官道上行军,前方探马胡二刀忽然跑回来。

    李建安见他跑得急切,催马迎上去。

    胡二刀抱拳大喝;“大人!前方十里有一标官军!”

    李建安一惊;“何方人马?”

    胡二刀道;“是文登营的。领军的是游击将军朱八三。”

    李建安有些奇怪,文登营比自己早出发九天,就算自己走得快一些,也不该在这里就追上啊!

    文登营走得也太慢了!

    李建安问;“他们有多少人马?”

    胡二刀道;“号称两千,估计有四百多。”

    李建安道;“知道了,你去吧。”

    “是!”胡二刀调头跑了。

    …………

    十里外,文登营的队伍正在行军,将士们无精打采的。

    六月天气,太阳真毒啊!

    游击将军朱八三坐在马车上,汗流浃背。他虚胖的身体有二百多斤,这样的体型在明朝算是巨胖了。

    按照朝廷的规则,武将是不能坐车坐轿的,尤其在外出征战的时候。

    不过世道乱了,没人在乎这些规矩了。

    朱八三正在擦汗,忽然骑兵队的陆把总跑马过来。

    “将军!后面有一队人马。”陆把总喝道。

    朱八三大惊;“是鞑子吗?”

    陆把总笑了;“大人莫慌,不是鞑子,是官军。”

    朱八三笑了;“哦,是哪儿的队伍?”

    陆把总道;“是靖海卫的。”

    朱八三笑了;“老曹行啊,派的人都追上我了。带队的是什么人?”

    陆把总道;“探马说是位李大人。”

    “李大人?靖海卫姓李的?”朱八三想了想;“想不起来了。你让探马过去,让李大人过来见我。让前面也停了吧,歇一会。”

    “是!”陆把总带领几匹探马去了。

    前面吆喝着,休息了。

    文登营的将士们如释重负,跟散了架子似的,一个个里倒歪斜,坐下来休息。

    朱八三也下车了,活动活动,喝了口水。

    不一会,陆把总跑过来。

    朱八三向几人后面看了看,没有人马跟过来。

    “人呢?”朱八三问。

    陆把总跳下马来;“探马回来了,说李大人不愿意过来相见。”

    朱八三惊了,正常情况下,哪怕推脱,也要找个借口吧。这位李大人倒好,直接来个不愿相见!

    这是不给面子啊!是赤裸裸的打脸啊!

    朱八三恼了;“姓李的什么官位?这么牛逼!”

    “听说是个百户。”

    啊?朱八三目瞪口呆,难以置信。

    朱八三可是老行伍了,还是头一回听说,有百户出来带兵的。

    难道靖海卫没人了吗?怎么会派一个百户出来?

    老曹啊老曹!你把朝廷的军令当儿戏嘛!

    朱八三问陆把总;“姓李的带了多少人马?”

    “号称一千,实数不知道。”陆把总道。

    朱八三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