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齐聚北山!十六卫的羊毛不薅白不薅(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北山!

    快要中午了,风,小了不少,但,北山的荒凉,却是没有任何变化。

    但,相比于以往,今日的北山,却多了很多人气。

    无他!

    各个小土丘前,全都是人,密密麻麻不说,还都拿着兵刃,在土丘上开凿着最初的窑洞。

    这是张楚吩咐的。

    好不容易可统帅十六卫大军,自然,这么好的机会,张楚哪里能放过。

    这羊毛,不薅白不薅。

    随着十六卫大军的出动,很快就把先前所有的政令给撤了下来,陇右道流民,得以全部保全,平安送到了北山。

    并且他吩咐大军,在必经之路上,立上路标,做好这些,便收拢起大军,齐聚北山,开凿窑洞。

    不得不说,十六卫大军比普通劳工真的好用多了。

    就算没有锄头这一类顺手的工具,可光依靠手里的兵刃,就能简简单单挖出来一个个窑口。

    当然,张楚也不想着让他们把窑洞修建的多好,但,只要有了一个大致的轮廓,后面的事情就好做不少了的,这已是帮了陇右道流民一个大忙。

    石老头他们选了个不错的位置,和护送他们过来的队正等人,兴奋的开凿着自己的窑洞。

    张楚走了过来,给了些技术指导。

    “张郎君,这一次真的是要谢谢你了。”

    “这点子,真好,这样的窑洞住起来,可比一般的棚子要舒服的多。”

    “遮风挡雨的效果,也远远强于那些茅草房。”

    “张郎君,你真聪明嘞。”

    石老头很兴奋。

    他们原本想着,自己应该是要挨冻几日,这里才能有最小规模的救济建设,但万万没有想到啊,张楚给了他们这么个天才般的法子。

    让抵达这里的流民,能够平安顺利的有一个小窝。

    这可比风餐露宿要强得多!!!

    张楚抄着手,从窑洞里走出来,虽然在里面还要躬着腰,可睡几个人,问题不大了。

    “放心吧。”

    “这里,你们住不长。”

    “先凑合凑合。”

    “等到来年春,如果你们不愿意回去,某家会安排砖瓦房。”

    “当然,如果想回家,那就回家。”

    张楚笑道。

    石老头挠挠头,憨憨一笑,在这件事上并没有直接确定下来。

    故土,终究是难舍的。

    他回首望着收拾着要窑洞的亲族,深深吸了口气,双眸,有些湿润了:“不论怎么说,张郎君,这一次,要不是你,我们现在怕是都已经死在了路上。”

    “最后能活着的·······”

    石老头摇摇头,用袖子擦了下很通红的眼眶。

    张楚拍了拍他的肩膀:“过去的事,不要再想了。”

    “以后的日子,有奔头着呐。”

    “加油!”

    张楚鼓舞。

    石老头看着张楚,咧嘴一笑,狠狠的点了下头。

    “忙了一天了,去休息会吧,等会,粮食就运来了,咱们大家一起吃个饭,也算是,落脚了。”

    张楚离开了这里,继续巡视起土丘来。

    “张郎君······”

    “恩人好。”

    “郎君,什么时候招人啊,你尽管吩咐。”

    “郎君好,郎君,看,我家窑洞好不好看?”

    “········”

    已经入住的陇右道百姓见到张楚走来,都赶忙停下手头的活,激动的纷纷打招呼。

    张楚笑着向他们摆摆手。

    抬头,看了眼天色,便抬眸望向了长安的方向。

    不知道房遗爱,李泰和裴行俭他们三人,购置粮食购置的怎么样了。

    不过,想来应该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

    自己用的也不多,一万担,整个长安城还凑不出来?

    “张小子,好家伙,你这是想在这里干什么?”

    “莫非是要学孝文帝,在北山开凿北山石窟?”

    “这十六卫大军到你手上,真的是一点没闲着啊,好家伙,玄甲卫也开始挖洞了?陛下见了,怕是得心疼死。”

    “·········”

    忽然,一阵爽朗的声音从后面传来。

    张楚赶忙回头,就看见程咬金,秦琼,尉迟敬德还有苏定方等人一同下马,走了过来。

    “程公,秦公,尉迟公······”

    “你们怎么来了?”

    张楚抱拳行礼,迎了上去。

    “这次,你不声不响的又搞出来这么大的阵仗,不过来看看怎么能行?”秦琼说着,就像是好奇宝宝般,望着在土丘上开凿窑洞的大军,眯了下眼眸:“张小子,你这是要做什么?不会真的要开凿石窟吧。”

    张楚笑了,解释道:“秦公说笑,就算开凿石窟,这里也没有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