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他们读了儒学,可他们还算人吗?(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立政殿前的气氛,有些压抑。

    天地间的所有动静,在这一刻仿佛都停止了。

    所有人都呆呆望着张楚。

    就连身子控制不住哆嗦的孔颖达,这会显然也愣住了。

    双手死死捂着脸颊,不敢看张楚,心中哀嚎着‘完了,一切都完了’的程咬金和秦琼两人,已不知道什么时候放下了双手,呆呆看着张楚的背影,双眸中充满了恍惚。

    民学?

    这个名字真的很陌生。

    就连饱读史书的长孙皇后也皱了皱眉头,脑海中疯狂搜索着天下关于这一学家的名字。

    儒学,道学,佛学,法学,阴阳学······

    似乎,完全没有过一个叫民学的派系,找不到任何影子。

    “竖·····竖子。”

    孔颖达艰难咽了口唾沫,他是第一个反应过来的,毕竟现在正是自己和张楚争论,孔颖达浑身的血液都快要全部聚集于大脑之中。

    自然,反应的速度比平常人快些。

    “你胡说八道!”

    “天下,从未有过民学!”

    “老夫,更从未听说过这个学派!”

    孔颖达声音沙哑道。

    张楚冷哼一声,望着眼前这位在长安拥有莫大名声的夫子:“在孔圣人出现前,我也不曾听说过儒学。”

    此话一出,孔颖达的眼睛骤然一瞪。

    李世民,长孙皇后他们的眉角,也都是狠狠挑动了下。

    “大言不惭。”

    “你何德何能与孔圣人相提并论?”

    孔颖达再喝道。

    张楚双手重新负后,望着渐渐放晴的天空:“如果孔圣人在世,绝对不会说出你这般狂妄至极之话。”

    “孔圣人,也定然不像你这般,不是钻研学问,而是满脑子只想着借助儒学之名,来获取自己的名和利。”

    “孔圣人,我很佩服他。”

    “有教无类,以人为本,带着弟子们游历这片大地,增长学问,寻访道理。”

    “孔圣人可以拜师百姓孩童,请问,孔夫子,别说拜师孩童了,你是否能和百姓说句话呐?”

    “是不是,你都忘记了,自己已经多少年,没有和百姓说过话了?”

    “你们的学问,这些年了,除了望着那一摞摞书籍,可还真的为儒学,增添过内容吗?”

    张楚声音轻松。

    说着,还慵懒的伸了个腰。

    扭头看了眼李世民。

    “陛下,今天我和卢国公翼国公入城的时候,遇见了一群少年。”

    “他们纵马于朱雀大街之上,引得百姓惶恐犹如见到了瘟神,甚至有不少百姓仓皇闪躲下,自己求活的摊子零散一地。”

    “更甚至,有百姓受伤。”

    “孔夫子,我敢保证,这群鲜衣怒马的少年之中,定然有你国子监的学生,也定然有你口中所说的读书人。”

    “四经五书,他们肯定读了不少。”

    “他们凭借四经五书,获得着你们,爹娘的夸赞,等到年纪再大些,你们将会推举这些人为官。”

    “可是·····”

    “夫子啊,我想问一句,你们,还可曾记得,圣人的问马之事?”

    “你或许忘了。”

    “现在对于你们而言,一匹马,一个奴仆,算得了什么呐?”

    “我不介意帮你醒一醒。”

    张楚笑了。

    目光重新望向了苍穹。

    深邃间,带着些许的涟漪。

    这个故事,他记得很深,当时老师讲解孔子的这堂课,正是公开课。

    他们班里,排练了五六遍,所以,张楚对于有关内容,记忆很深。

    “《左传 ·昭公七年》记载,天有 十 日,人有 十 等 ,下所 以事上 ,上所 以共神 。”

    “故,王臣公 ,公臣大夫 ,大夫臣士 ,士臣皂 ,皂 臣舆 ,舆臣隶,隶臣僚,僚臣仆,仆臣台。”

    “”马有圉,牛有牧,以待百事。”

    “意思就是,养马的奴隶啊,乃是最低的等级,可以说是社会的最底层。”

    “在圣人时期,一匹马的价格,远超于奴隶,当然,在咱们的大唐现在,又何尝不是如此呐?”

    “孔圣人当时为大司寇,地位崇高,一日,马厮起火,孔子退朝 ,回家听说的这件事的第一反应,而是询问可有人伤乎?”

    “不问马。”

    “可是他们呐?仍旧以马重人。”

    “这故事出自论语,刚才你说,不读论语不能称之为读书人,可他们读了,他们能称之为人吗?”

    “可是,他们锦衣玉食,和夫子你一样,以读书人自居,眼睛高高在上,眼睛,何曾真的向下看过。”

    “你们,早就不是圣人所教的儒学了。”

    “我敢保证,若是现在圣人回归,看见你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