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挑选封地,秦琼觉得自己白来了!百姓不是都住在长安附近(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张楚很客气的坐到了秦琼之后。

    张楚知道,今日秦琼能来,主要就是为了给自己架势,不免心中感动。

    “既然张助教到了,时间也不早了,咱们,看看勘舆图?” 崔如渊捋了下山羊胡,望着张楚的样子,很是满意:“张助教,你那四句话,让某家真的受益匪浅啊。”

    “当时听到这句话的时候,差一点就进入圣人境界,心神震撼,只是某家最后还是因为学识不足,虽然这四句话仿若一把钥匙为某家打开了某个大门,可惜,可惜,是某家自身底蕴不足啊错过了机会。”

    “张助教如此年纪,便有这般领悟,不知道什么时候前往国子监?若是张助教开坛,某家若是有空,定然也去聆听一二。”

    崔如渊并且还称赞道。

    他历来喜欢读书。

    这四句话让他感到了少有的热血沸腾。

    秦琼手指轻轻挠了挠鼻子,但没有说话。

    张楚起身回答道:“崔尚书,还没有确定,你知道的,小子刚到长安,食邑的庄子还未确定,想着先解决好这些散事,才能更好的投入到教学中去。”

    “对对对。”

    “张助教说得对。”

    “来人,打开万年县和长安县的堪舆图。”

    崔如渊喝道。

    立马有穿着蓝袍子的官员走了进来,找到两县图纸,放到了中间的八仙桌上。

    崔如渊看着上面被标注的,花里胡哨的各种线条,手指,轻轻按了按太阳穴。

    “张助教,你来看看吧。”

    “这是长安城附近的农户记录。”

    “啧·······”

    “现在挑选,可真的是不容易了啊。”

    崔如渊感慨。

    秦琼和张楚走上前来,也瞬间理解了崔如渊话中是什么意思。

    那一个个圈起来的线条,那一个个写在上面的名字,可以用‘密密麻麻’这四个字来形容。

    全是被封赏的勋贵。

    其中还有很熟悉的程咬金,秦琼他们的名字。

    “自从咱们武德皇帝登基以来,长安城周围的土地就被划分的七七八八,后来,当今陛下登基,又划分了一大批。”

    “现在长安城外的食邑,已经很零散了,不过,张助教,这几个零散的庄子加起来,倒是也足够。”

    “这算是长安城外最肥沃的土地了,某家和翼国公也是老相识了,定然不会骗你,若是你同意,我立马便圈出来,上报礼部备案。”

    “某家会亲自走一趟,拿着王珪这个顽固不化的老家伙的手印,按在审批文书上。”

    崔如渊在地图上点了几下,笑道。

    礼部向来不喜欢零散土地拼凑,这会让他们的工作变得繁琐。一般勋贵礼部绝对不会同意,但崔如渊这个户部尚书亲自出面,肯定可以。

    张楚知道,这是秦琼坐在这里一上午的效果。

    毕竟自己一个开国县子,在户部尚书眼中,并不算什么。

    不过,张楚顺着他的手指看去,眉头轻皱。

    这些零散的地块,确实是距离长安城最近的农田庄子了。

    可是,太过于零散,这绝对不是张楚需要的。

    张楚没有犹豫,直接摇头:“崔尚书,我这个人记性不好,还是找一整块吧。”

    “整块么?”秦琼眼睛瞪得浑圆,看来看去,目光只能落在长安城这些上等熟田外的土地上了。

    “是不是太远了。”

    “而且,这些田地大多都不是水田。”

    “领了这里的食邑,小郎君,相当于没有领取啊。”

    秦琼提醒。

    食邑是一件大好事。

    但,这样的大好事是有前提的,那就是必须要选择到好的食邑之地。

    大唐好战,自然获得战功的人不少,也有不少将士会获得食邑,但历来封赏对于这些战功赫赫的将士们,一般都是礼部直接安排。

    毕竟数量庞大,挨个挑选显然不可能,而且亲自挑选是只有真正的勋贵才能享受的特权。

    而礼部对于大唐将士多是不喜,这是文臣武将天生的不合,也是世族对于陛下暗地里的攻击。

    毕竟,礼部这些地方,基本上一水的世族子弟,犹如铁桶般。

    他们享受着祖荫,自然对这些自己获得战功的将士,不喜。

    所以,他们的食邑之地大部分都是礼部直接批示。

    毫无意外,他们的土地都在很远的郊外,每年产出几乎没有多少,若是遇见灾患,还需要自己出钱帮助。

    实际上成为了负担。

    张楚双眸凝重。

    他细细打量着地图。

    目光,落在了长安城南边,靠近秦岭山脉的大片开阔地上。

    秦琼的提醒,张楚当然清楚,宁愿要一亩水田,也不要十亩旱田,这是老话了。

    大唐人对土地是喜爱的,可他们的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