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4章 强敌压境!(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十一月下旬,寒风刺骨。

    张云川率领的大军浩浩荡荡,抵达了齐河南岸。

    大量的辅兵已经先期抵达了此处,他们从各处搜集了大小船只三十多艘。

    与此同时,他们临时扎了一百多羊皮筏子,为大军渡河做准备。

    在齐河北岸,辽州军也调集了两万多兵马布防。

    辽州节度府任命大将焦荣试图依托齐河天堑阻挡张云川的进攻。

    齐河北岸,大将焦荣站在了望塔上,朝着南岸张望。

    他放眼望去,一路又一路兵马抵达了齐河南岸。

    没有过多久,齐河南岸的旌旗就已经遮天蔽日,兵将如云了。

    出现在南岸的不仅仅有黑底红边的大夏军团旗帜,还有宋腾的卫国军队旗帜。

    “嘶!”

    看着南岸那一眼望不到头的庞大兵马,大将焦荣倒吸了一口凉气。

    “这张大郎怎么来的如此之快??”

    “我们不是将南岸许多地方都毁路拆桥,坚壁清野了吗?”

    张云川的大军这么快就推进到了齐河南岸,着实是让焦荣大吃一惊。

    他们可是征调了大量的民夫,毁坏了道路桥梁。

    按理说张大郎纵使执意要来攻,至少的一个月后才能抵达此处。

    可现在人家却短时间内就推进到了这里,这让焦荣顿时压力山大。

    纵使有齐河天险。

    可他手底下也仅仅只有东拼西凑的两万多兵马而已。

    一旦张大郎强攻渡河,那能不能挡得住,他心里实在是没底。

    “我们留在河对岸的斥候上报说,张大郎的军队中有一支专门负责修桥铺路的兵马。”

    一名参将开口道:“这一支兵马人数众多,修桥铺路格外的厉害!”

    “他们在行军的时候,用大车拉携大量的木板、绳索等修筑材料。”

    “我们往往花费数日才毁坏的道路桥梁,他们几个时辰就能修好!”

    焦荣听到这话后,也相当无语。

    谁家军队专门养一支修路的队伍啊?

    可人家张大郎偏偏就养了这么一支。

    人家有这么一支专门修桥铺路的队伍,导致他们毁路拆桥、坚壁清野的效果大打折扣。

    焦荣神情凝重地道:“张大郎这一次是有备而来,他们如今大军已经推进到了齐河南岸。”

    “看他们的样子,是要渡河来攻的!”

    “我们虽有两万兵马,可都是临时抽调拼凑的,战力不强。”

    “这张大郎和宋腾手底下的很多都是百战精锐,一旦让他们渡河成功,我们是万万抵挡不住的。”

    焦荣对这参将道:“你立即亲自回一趟兴城,将此处的情形禀报给节度使大人!”

    “请节度使大人速速下令,要大都督率军回援!”

    “要是大都督不能及时回援,一旦张大郎打过齐河,那我们到时候恐有覆灭之危!”

    先前张云川大肆宣传,说自己将统兵五十万征讨辽州节度府叛逆。

    辽州节度府上上下下都没当回事儿。

    在他们看来,张大郎的确是名声显赫。

    可从东南到他们辽州节度府,可是有上千里的距离。

    他们双方又没有什么死仇。

    张大郎犯得着横跨千里来攻他们吗?

    顶多是帮助宋腾收复一些失地罢了。

    所以他们都没将张云川的话放在心上,反而是觉得对方是虚张声势。

    可现在张云川一路急行军,先后攻破西峡府、寿州,兵临齐河南岸。

    面对来势汹汹的张云川,驻防在齐河北岸的焦荣这才意识到,人家可能是来真的。

    张云川大军压境,这让北岸的辽州军如临大敌。

    德州桥已经被拆毁,仅剩下了一些石头桥墩。

    可他们发现,张云川的军队正在利用船只架设舟桥。

    焦荣身为齐河防线的最高将领,他此刻的压力很大。

    他没有办法渡河去攻,可也不能束手待毙。

    他一方面加急向节度使霍乐安禀报敌情,请求增援。

    另一方面则是积极在齐河北岸布防。

    他命人征调了上万民夫,在齐河北岸挖掘壕沟,布置栅栏。

    与此同时,他又架设了足足的二十多架投石机,试图轰击架设舟桥的大夏军团。

    焦荣在尽自己的一切努力,试图阻止张云川的大军渡河。

    此刻的齐河两岸气温已经骤降,虽不至于滴水成冰,可还是寒风刺骨。

    可两岸人喧马嘶,一场大战正在齐河酝酿。

    张云川他们在齐河南岸休整了三日,等待架桥的辅兵做准备。

    他们一路急行军到了此处,如今天寒地冻的,许多将士都难以适应。

    好在张云川为这一次的大战早就做足了准备。

    每一名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