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9章 快速南撤!(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平北将军董良辰大脑在飞速地转动着。

    他的目光投向了窗外。

    外面的第六、第九营的将士们还洋溢在胜利的喜悦中,丝毫没有意识到危险的逼近。

    他身为平北将军,必须要马上做出决策。

    一旦让秦州军的骑兵迂回切断了他们的后路。

    那秦州军十八万大军再从正面猛扑而来,那自己这三万人马怕是有全军覆没的危险。

    “必须马上撤离!”

    董良辰在权衡了一番利弊后,一拳头砸在了桌子上,做出了决定。

    “来人呐!”

    董良辰对着门外喊了一嗓子,一名参军小跑着进入了屋内。

    “将军,有何吩咐?”

    董良辰对这参军道:“传令给参将郑勇和杜文东!”

    “命令他们立即搜集马车、牛车、骡子、驮马等所有可以搭乘的载具!”

    “各部兵马立即收拾行囊,缴获的那些带不走的战利品能全部分发给当地百姓!”

    “一个时辰后,大军向永城快速撤离!”

    参军听到这个命令后,怔在了原地。

    这打的好好的,怎么突然要撤离?

    不要河州和太川府了?

    董良辰看参军站在原地没有反应过来, 他大声催促道:“快去传令!”

    参军转身走了几步后,又转过身来。

    “将军,这突然撤军,郑参将和杜参将问起来怎么回答?”

    “告诉他们,秦州军兵马正在向我们包围而来,再不走的话就被人包饺子了!”

    参军听闻此话,神情一凛。

    “是!”

    董良辰下达了命令后,又唤来了一名参军,要他增派几队精锐的斥候向北查探。

    徐波虽然带回了情报,他也做出了应对之策。

    可他还是想要获得更多详细的情报,以了解敌人的最新动向。

    董良辰他们虽然这一段时间向北进攻,收复了许多失地。

    可是无论是太川府还是河州,他们都没任何的根基。

    这两个地方反复的交战,百姓逃的逃,死的死。

    他们如若困守此地的话,不仅仅面临身陷重围的危险,还有断粮的风险。

    如今大帅亲自统帅大军攻打辽州节度府了。

    自己除了吸引和牵制敌人外,还有防御的任务。

    一旦秦州兵马南下,那自己是需要阻挡他们,等待大军回援的。

    与其守卫残破不堪,粮草不足的太川府和河州。

    不如退守永城一线。

    自己在永城一线经营了大半年,早就修建了无数的壕沟堡垒。

    况且永城一线背靠着东扬县、天柱县,他们可以获得粮草的支援。

    正是因为如此,董良辰才果断的放弃河州和太川府,率军南撤。

    董良辰麾下的第六营、第九营是整编后的军队。

    每一营兵马满编一万五千人,其中辅兵就有四千。

    董良辰一声令下,准备歇息睡觉的两营兵马立即行动了起来。

    虽然底层的将士不知道为何突然集结向南撤离。

    可军令如山,他们还是习惯性的遵从。

    一支支举着火把的军队连夜开出了河州城,向南急行军。

    浩浩荡荡的行军队伍在黑夜里蜿蜒成了一条望不到头的长龙。

    平北将军董良辰在一队骑兵的簇拥下,也抵达了河州城南门。

    他回望着这刚打下来三天的城池,感慨不已。

    这屁股还没坐热乎呢,就要主动放弃了,心里实在是不甘心呐。

    可是敌情严重,他身为统兵大将,可不能意气用事。

    “将军,咱们是不是太过于谨慎了?”

    “这万一情报有误,咱们这急急忙忙地放弃到手的城池向南跑,恐怕会被人笑掉大牙的。”

    参将郑勇已经亲自赶过来询问情况。

    只是他对于撤退的命令依然是持保留态度的。

    他觉得自家将军太过于胆小了。

    这敌人的影子都没见到,他们就要往南跑。

    这传出去,怕是要落得一个贪生怕死的逃跑将军的称号。

    “谁要笑话就让他笑话去吧!”

    董良辰才不管那么多。

    “大帅本就授予了我临机专断之权,我要为我手底下的三万将士的性命负责!”

    “秦州大军南下,他们人多势众,我们在人生地不熟的河州与他们交战,我们不占优势。”

    “现在的撤离是为了保存实力,只要我们实力尚存,有朝一日,我们还会打回来的!”

    看自家将军执意要南撤,郑勇虽心有不甘,可军令如山,他不得不执行。

    董良辰吩咐郑勇去催促军队后,他又亲自唤来了袁老三。

    袁老三出身镇南军,后又被江永才挖到了新军任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