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3章 拉动内需!(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张云川听了洋县县令梁瑞的一番解释后,面色缓和了不少。

    他知道自己误会梁瑞了。

    先前听了茶铺掌柜的一番描述后。

    看洋县境内又是放印子钱,又大兴土木的,他还以为有人盘剥欺压百姓呢。

    现在这才明白过来。

    这只不过是梁瑞这位县令为了百姓过上好日子,所采取的一系列举措。

    张云川看向梁瑞,询问道:“你做的这些事儿,效果如何?”

    梁瑞沉吟后回答:“大帅,我们现在是摸着石头过河,有效果,也有不好的地方。”

    “百姓的日子的确是一天天过的好了起来。”

    “可如今属于寅支卯粮,我们洋县的百姓如今家家户户都身上背着债。”

    “这一旦遇到生病等重大变故,这很容易一夜返贫,一蹶不振......”

    面对洋县面临的这个问题,张云川并没有苛责他。

    这天底下就没有十全十美的事儿。

    梁瑞能想办法改善洋县百姓的生活,已经殊为不易。

    这既要又要,本身就是不现实的事情。

    只要大多数人都能过上好日子,那就是一件大的功绩。

    至于背负债务,那更是再正常不过。

    毕竟洋县一穷二白。

    百姓如若不背负债务,那他们怎么能过上好日子?

    他们不去借钱买衣裳,修房子,那也带动不了当地的发展。

    反之。

    随着百姓敢于大胆地去花钱,这就能拉动各行各业的发展。

    各行各业发展了,同时也能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有了更多的就业岗位。

    百姓也能靠着去给别人做工赚银子,而不是仅仅指望着那一亩三分地。

    事实上梁瑞此举,只要干得好,那就能形成一个正循环。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梁瑞说的很好听。

    可张云川还是决定实地考察一番。

    张云川站起身道:“你身为洋县的父母官,你就带我四处转一转。”

    “让我看看你做的这些举措成效如何。”

    张云川要看成效,这让梁瑞也颇为紧张。

    这万一不能让大帅满意,那自己的仕途怕是到此为止了。

    他大脑飞速地转动。

    “大帅,不如我们先到刘家庄去吧。”

    “这刘家庄是我们第一个试点的村庄,成效如何,大帅一看便知。”

    “那好,你带路。”

    “是!”

    在梁瑞这位县令的带领下。

    张云川一行人赶往了刘家庄。

    这刘家庄距离洋县的县城就十多里地,是一个只有几十户人的小村庄。

    张云川他们一行人骑马,很快就抵达了刘家庄。

    隔着老远。

    张云川就看到了远处一排排整齐的新房子,格外的扎眼。

    梁瑞主动地开口介绍:“大帅,前边这就是刘家庄。”

    “这刘家庄有五十八户百姓,男女老幼加起来有四百多口人。”

    梁瑞边走边如数家珍一般,向张云川介绍着刘家庄的情况。

    “以前刘家庄的土地九成都属于刘家,其他人都是刘家的佃户。”

    “我们到了这里后,将刘家的土地都收缴了上来,分给了百姓。”

    “如今各家各户都有了自己的土地,对我们感激着呢。”

    “只不过百姓虽分到了土地,可他们依然穷得叮当响。”

    “他们缺少耕牛,缺少农具,房屋也都破破烂烂的,摇摇欲坠。”

    梁瑞顿了顿继续道:“几个月前下大雨,村里的房子都被倒塌了好几间,死了两个人。”

    “我们大夏军团现在占据此处,这百姓除了不受盘剥压榨,分到了土地外。”

    “实际上他们的生活变化并不是很大,依然面临着缺衣少穿的情况。”

    “正是因为如此,我这才采取了一些举措。”

    “以希望改变百姓穷苦的生活......”

    在听梁瑞介绍的时候,他们一行人已经到了刘家庄前。

    入眼所及的是一栋栋新修建的小宅院,整齐划一,格外的醒目。

    在刘家庄前的大树下,有孩童在嬉戏玩闹着,充满生机。

    “汪汪汪!”

    “汪汪汪!”

    看到有生人来,刘家庄内冲出了十多条大狗,汪汪地狂吠起来。

    张云川他们一行人翻身下马,朝着刘家庄内走去。

    张云川他们刚到村口。

    村内就有不少百姓闻讯出来了。

    “是梁大人来了!”

    村里的百姓不认识张云川他们,却认识梁瑞这位县令。

    他们看到梁瑞后,高兴地迎上来向梁瑞打招呼。

    “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