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2章 大整合!(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张云川对内阁进行了改组,设立了参议,参政和参事。

    这其中参议的权柄最重。

    因为他们有决策大权。

    当然,并非他们就可以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一旦他们提出的军令或者政令在参政审议的时候认为不妥,可以驳回。

    当然。

    如若同一份命令遭遇三次及以驳回。

    参议也可上诉到张云川这位大帅这里,由张云川这位大帅做出最终裁决。

    内阁参事最主要的任务是督促落实。

    他们拥有对各衙门,各官员的监督大权,这其中包括参政和参议。

    他们如若发现问题,可以进行独立地调查,任何人不得阻拦。

    他们将直接对张云川负责,不受参议和参政的节制。

    “内阁参议的人选,这第一次由我进行提名。”

    “这以后则是由内阁参政、内阁参事各推举三人,由我最终勾选五人为内阁参议。”

    “推举之人,满足资格需为内阁参事,内阁参议或者内阁参政。”

    张云川紧跟着宣布道:“改组后的第一任内阁参议人选,由以下五人组成。”

    “黎子君、王凌云、林贤、张武和钱富贵。”

    “我们大帅府的日常大小事务,将由他们五人决断。”

    黎子君等人闻言,脸上都露出了笑容。

    意味着他们五人将成为地位仅次于张云川的存在。

    “李阳、董良辰、周熊、江永才、宋腾、曹顺、田中杰、赵立斌等二十一人为内阁参政。”

    “其中李廷、胡平安、庞彪、王承安、苏昂五人为内阁当值参政,负责日常差事,不再兼任他职。”

    李阳、董良辰等人也是内阁参政,他们拥有驳回内阁参议命令的大权。

    可他们还兼任着其他重要差遣,不能一直待在内阁。

    所以张云川从二十一名内阁参政中选取了五人为当值参政。

    他们将长期在内阁衙门坐班。

    他们负责审议平日里内阁参议下发的各项命令,并给予通过或者驳回的意见。

    其他内阁参政虽不坐班,可他们权力依然不小。

    只要他们在大本营的时候,凡重大审议事项,他们都要参与。

    而且内阁参议的推选,他们同样拥有举荐大权。

    这一次最让人意外的是苏昂的崛起。

    他先前只不过是学政司司长。

    在大帅府中算是边缘人物,没有多大的实权。

    可这一次张云川有意将苏昂这位老丈人提为内阁参政,又提为当值参政。

    这原因有两个方面。

    第一是苏昂在学政司的时候,可没少下功夫。

    他负责编纂的《大夏族族史》《大夏军团战史》等已经成为了现在各个学堂必学教材。

    特别是大夏族族史,苏昂编纂的内容很对张云川的胃口。

    除了蛮族、山越等少数人外。

    大周境内什么辽州人、山族人、秦州人等等,他一律划归到了大夏族的序列中。

    这其中就包括胡人。

    张云川看过他编纂的大夏族族史,这编纂的内容都是有迹可循,并非是胡编乱造。

    有了这么一份大夏族族史。

    那以后张云川想要将山族人、胡人等占领的地盘打下来,那就名正言顺了。

    毕竟他可是大夏族族长!

    这些人既是大夏族后裔,那自然要听他这个族长的,要认祖归宗!

    谁要是不认祖归宗,揍就是了!

    苏昂编纂的大夏族族史,增强了治下百姓的凝聚力和认同感。

    这有利于张云川对各地的统治,所以算是一个功劳。

    这第二个原因是张云川有意抬升苏玉宁娘家的地位。

    起初自己就一个儿子张安民。

    那自然是众人拥护。

    可现在不一样了。

    江永雪又给自己生了两个儿子。

    江永雪作为原东南节度使江万城的女儿,这背景比苏玉宁强了不少。

    如今江家出身的子弟在大夏军团内部担任要职的不少。

    领头的是即将上任的内阁参政、复州总督江永才。

    这可是一股不小的势力。

    张云川健在的时候,他们肯定不敢闹什么。

    那他们内心里肯定会倾向于支持江永雪的儿子上位。

    所以张云川现在要巩固自己大儿子的地位。

    那就要一步步提升江永雪娘家这一脉的势力,制衡江系势力。

    当然。

    提升并非是无条件的扶持。

    要把握好这个度。

    一旦扶持的太厉害,就容易外戚专权。

    总而言之。

    张云川现在感觉自己很累。

    以前自己是小山贼的时候,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