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难民2(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至于那人口中所说的两个好心人,

    不用想也知道,是李远策他们几人安排出去的探子。

    城楼底下,

    在大致询问了一番难民们的来历之后,李远之心中有了定论。

    “既然你们是逃难而来,想来是被逼上了绝路。不然谁也不会带着妻儿老小离开生养之地。”

    此话一出,顿时引起了难民们的共鸣。

    “是啊,是啊,贵人说得太对了。要不是没了活路,我们也不可能举家逃难!”

    “世道不让我们活,领地更不让我们活。我们只能想办法寻找活路。”

    “求求贵人给我们一口吃的吧……”

    “我们听说秋叶领的领主大人是时间一等一的仁义主君……”

    李远之压了压手,开口,“我们少主的确是一等一的仁义主君,既然你们能来到我们秋叶领,也算是你们运气好。

    我们可以给你们提供食物,但前提是你们要留下来,用你们的劳动力来换去粮食!”

    在短暂的沉寂之后,

    难民群中爆发了一道道惊喜交加的声音。

    “我们愿意留下来!”

    “我们愿意!”

    ……

    “好!既然你们愿意留下来,并加我到我们领地,那么就排好队列。”

    李远之说完,激动的难民群慢慢以家庭为单位,将队列排列起来。

    好一会,

    见队列排好,李远之吩咐城卫军打开栅栏,将难民给放心来。

    难民们怀着激动和忐忑的心走过栅栏,然后在城卫军的指引下,来到城楼底下,以往用来等级工分的位置,进行信息登记。

    最先来到石台前的是一家三口。一对年轻的夫妻,以及一个七八岁做后的孩童。

    石台后坐着的笔吏扫视一眼,目光落在三人中的青年身上。

    “叫什么名字?”

    青年十分紧张,一时间竟然忘了回答。

    直到笔吏第二次询问,青年才回道,“回……回这位先生的话,小……小民名叫郑开。”

    笔吏挥动毛笔,将名字记下,

    又问:“年岁几何?”

    “二十有一。”

    “可有什么擅长的手艺?”

    “回先生,我……我回木工手艺。”

    可能是青年没有一开始的额紧张,后面的回答愈发流畅起来。

    一问一答间,笔吏很快就将青年的信息登记完毕。

    随即又开始记录青年妻子的信息。

    将三人的信息都记录完毕之后,笔吏一指左手边,你们先那边。

    青年又开始紧张起来,在城卫军的注视下,带着妻儿来到笔吏手指的地方。

    青年一家三口离开后,又有四人来到石台前。

    “叫什么名字?”

    “回先生,小民叫万平。”

    “年岁几何?”

    “四十有五。”

    “可有什么擅长的手艺?”

    “我会修缮屋子……”

    五个笔吏一起登记,半个时辰的时间,就将所有难民的信息登记完毕。

    随后李远之将登记好的册子整理一番,上了城楼。

    “少主,统计出来了!”

    李远之先册子递给陈去病,嘴里还汇报道:“难民的人数一共280人,

    其中青壮127人,妇人98人。

    老人有35人,孩童有20人。”

    汇报完人数,李远之又接着说,“127个青壮中,有7人会开采石料,以有3人会木工,有2人会打铁。其余人都是普通的领民。

    属下以为,这127个青壮,正好可以组成十个小队,然后分配去开采石料。

    至于木工,则可以分配到木工院中。

    铁匠则分配去工具铺子。”

    “可!”

    陈去病点点头,

    虽然难民中技术性工种的人数不多,但是青壮的人数占据了难民总人数的45%。

    青壮学习能力强,上手速度快。

    很快就能将这些青壮培养成技术工种。

    好比领地中的青壮们,一个多月之前,会开采石料的拢共就那么点人。

    然而现在有超过三千个青壮,都会开采石料。

    陈去病快速将册子翻看一遍,在妇人的登记信息中,看到了有几个会针线手艺的妇人。

    “可以将这几个妇人安排去编制工具。”

    “诺!”

    李远之想也不想的应下,随即又问道,“少主,这些妇人每日应该给多少工分?”

    “同样暂定为一个工分,后续看表现提升。”

    陈去病想了想,又说,“先生可有安排领民入驻修建好的的石屋?”

    李远之道:“正在安排,预计日落之前,能将先将一部分领民安排进第二片小区域中,人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