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算计(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赵抗战洗漱好,跟着父亲赵德全匆匆赶往村里的大队公社上工。

    在这个年代,家里获得食物的唯一途径就是上工挣工分。

    赵德全和赵抗战是现在是家中唯二的劳力,他们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因为这关系到一家五口的生活口粮。

    赵家从前是三个人上工挣工分,但自从赵胜利受伤后,只剩下赵德全和赵抗战父子两人。

    因此,他们便更加珍惜每一次上工的机会,一会儿也不敢耽误。

    他们知道,这不仅仅是为了挣得工分,更是为了维持一家人的基本生活。

    两人匆匆走在通往大队公社的路上,他们脸上带着一丝着急。

    就在这时,他们遇到了赵德全的三弟赵德柱和弟妹陈慧芳。

    赵德柱是个心胸狭窄、自私自利的人,他的眼神中总是透露出一丝算计。

    他的妻子陈慧芳则是个嘴毒心狠的女人,这时她跟在丈夫身后,眼里带着凶光。

    “大哥,抗战!”赵德柱假意热情地打招呼,但眼神中却藏着一丝幸灾乐祸。

    赵德全点了点头,没有多说什么,只是简单地回应了一声,便继续赶路。

    赵抗战则是喊了声:“叔,婶!”便继续往前走。

    此刻,他看着大哥一脸愁容,大侄子赵抗战一身狼狈,心里暗自得意。

    这其中缘由嘛!都因为他爹赵老六前些日子的一个决定。

    如果不是父亲决定让赵胜利去四九城顶姐夫的工作岗位,他也不会对赵胜利心生嫉妒,更不会暗中算计。

    在他看来,这一切都应该归咎于父亲的偏心。

    他想不明白,同样是儿子,为什么父亲总是偏爱大哥一家。

    他的心中充满了不满和怨恨,这种情绪随着时间的推移,愈演愈烈。

    直到他爹公布了顶岗的事,他的情绪爆发了而且一发不可收拾。

    这时赵德柱的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

    他嫉妒赵胜利拥有了顶岗成为工人的机会,怨恨父亲的偏心,同时又对自己的行为感到一丝的内疚。

    但他很快将这种内疚感压制下去,用更多的怨恨来填补内心的空虚。

    他走在赵德全和赵抗战的后面,目光阴沉,心中盘算着赵胜利病死以后,他要如何说服他爹,让自己儿子赵建国去四九城顶岗。

    他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而且只要有机会,他就会毫不犹豫地抓住,哪怕这意味着牺牲二侄子的性命。

    陈慧芳眼中也都是算计,她知道前些日子赵胜利受伤,恐怕跟自家男人有关。

    但那又能怎么样呢?

    只要赵胜利死了,四九城那工作岗位不就成了他家建国的。

    “凭什么赵胜利那傻小子能有这工作机会,他家建国就不行,哼!活该那小子昏迷不醒,他死了正好!”

    自她进门,赵家就没婆婆,大哥大嫂为了这个家做牛做马。

    家里的大事都是公公赵老六拿主意,家里地里的活都是大哥大嫂在做。

    而她们夫妻,能偷懒就偷懒,能耍滑就耍滑。

    虽然那时候家里日子也不好过,反正他们不会像大哥大嫂一样,为这整个赵家日夜操劳。

    直到大嫂去世,她肯定不愿意伺候一大家子吃喝,想方设法让公公分了家。

    事情虽然是公公提议的,但暗地里是她使得坏。

    这件事只有她自己知道,因为这件事她暗地里高兴了很久。

    如今只要赵胜利那小崽子一咽气,四九城那工作,无论如何她们都要抢到手。

    想到这里她很得意,不由自主的哼起了歌儿。

    很快,他们来到了村里的公社大队,地里的庄稼已经种上冬麦,村民们现在主要的工作内容就是开荒,为明年完成粮食任务做准备。

    赵家村一共分三个生产大队,赵德全跟赵德柱两家都是赵家村第三生产大队的社员。

    赵大山是第三大队的大队长,他跟赵抗战同龄是村长的大儿子,他跟村里一般人不同,当年村长勒紧裤腰带让大儿子上了几年学。

    他在赵家村算是知识分子,虽然他文化程度有限,但是在村长的耳提面命下,也学到了不少当官的窍门,还有人与人之间的人情世故。

    如今他将手底下的第三大队管理得井井有条,而第三大队也成了村里的先进大队。

    赵大山像往常一样点名,确保每个社员都到场。

    点名结束后,人们便开始了下半晌的开荒工作。

    当他注意到赵抗战的神色有些不同时,便凑到他身边,小声询问起赵胜利的情况。

    赵抗战的弟弟赵胜利,前几天在山上出了意外,这件事在村里已经传开了,他自然是知道的。

    “抗战,胜利的情况怎么样?好点了没?”

    赵抗战点点头,露出一个苦涩的笑:“前半晌,醒了,后来又睡着了,我没见着人,听爷爷讲,说话、认人都没事,甚至还嚷嚷着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