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大明要建造泵站群?(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后来秦国发现这是韩国的疲秦之计,想要杀了郑国,郑国却丝毫不惧,坦言说自己是为韩延数岁之命,而为秦建万世之功。

    最终秦国还是让郑国继续主持完成这项工程——郑国渠。

    郑国渠全长三百多里,引泾水向西到瓠口作为渠口,利用了西北微高、东南略低的地形,沿北山南麓引水东注洛水。

    郑国渠竣工后,渭北旱原的广袤土地得到了有效灌溉,成为农业发达的地区,大大提高了秦国的经济实力。

    郑国说的对,郑国渠确实为秦建了万世之功啊!

    其三是灵渠。

    为解决南征军队的后勤问题,史禄受命修建灵渠。

    灵渠巧妙地连接了湘江和珠江,使粮草得以通过水路顺畅运输。

    史禄在两水汇合处,设计了高2.  24米的“人”字滚水坝,其将湘江三七分流,三分通过南渠入漓江,七分通过北渠归湘江。既保证了水道的畅通,又避免了洪水的冲击。

    可以说,都江堰解决了洪涝与灌溉之困,郑国渠确保了关中的丰饶,而灵渠则打通了军事后勤的运输之路。

    这三大水利工程,缺一不可,无不为大秦的强盛奠定了坚实基础。

    这三个水利工程皆是利用了地势和水势,因地制宜的水利工程。

    后人有后人的科技。

    先秦有先秦的智慧。

    嬴政陷入了沉思之中。

    若是中线只是单纯利用地势实现,大秦未必不能实现“南水北调”。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