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天竺的种姓制度震惊古人(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生,种姓制度害人不浅!】

    【天竺根据种姓制度分为了四个等级,将人严格地划分为三六九等。】

    【位于金字塔顶端的是婆罗门,他们自视为神的代言人,这一阶层主要包括僧侣和贵族。】

    【第二等级是刹帝利,是那些掌握国家权力的贵族与战士。】

    【第三等级是吠舍,则是广大的平民百姓,他们必须通过布施和纳税的方式,来供养前两个等级。】

    【第四等级是首陀罗,他们被剥夺了从政和从商的权利,只能从事那些最为低贱、脏累的工作,与奴仆无异。】

    ......

    各朝古人无不震惊。

    他们所处的朝代,社会各群体之间同样存在着明显的等级差异。

    门阀贵族和平民百姓,士农工商等等各个阶层之间,仿佛有一道无形的鸿沟。

    然而,这种等级划分并不像天竺那样严格,将人划分为几个固定的种姓等级,且各等级之间有着无法逾越的界限。

    ......

    洪武年间。

    朱元璋发出一声冷笑。

    这天竺不是跟元朝一样吗!

    元朝统治者为了巩固统治地位,对百姓进行分化,即不同民族,或依据被征服的时间不同,人为制造等级。

    他们将人划分为四个等级。

    第一等级是蒙古人,第二等级是色目人,第三等级是北方汉人。

    第四等级是南人,指的南宋统治下的汉人和其他各族人民。

    各个等级的人都有不同的地位和权利规定,其中蒙古人享有最多的特权,而南人的地位最低,常常被剥夺基本权利。

    这种不公正的民族等级制度,激化了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导致民间一直起义不断。

    元朝对汉人、南人重重压迫和歧视,就是灭国引线。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