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八五章 朱高煦:爹,我去把那假扮皇爷爷的贼子给砍了!(6/6)
父皇在时,诸多圣旨都是这种大白话。
并不是说父皇搞不来那些文雅的,而是父皇觉得圣旨还有公文,都是给人看的。
既然这样,那最根本的一点,就是要让更多人看懂,准确的理解意思。
那肯定是大白话的最好。
否则满篇都是知乎者,引经据典。
真不利于政令传达。
但是自从建文登基之后,这种白话圣旨一律没了。
不论是圣旨,还有朝廷的各种公文,都是写的花团锦簇。
各种的卖弄文采。
看着这圣旨上的大白话,朱棣的身子都有些微微的抖。
在仔细的看看,这圣旨上是非常熟悉的字体。
正是自己父皇的笔记。
莫非……还真的是父皇来到了建文朝?!
朱棣仔仔细细看了圣旨,将其给收起来,揣在怀里。
看着这使者冷声道:“呵呵,还在这里不说实话,不老实!
这圣旨分明就是你们伪造的,从笔迹到语气都是如此!
来人!把他们都给我看押起来!”
“殿下!殿下!都是真的!
微臣绝对没有说谎!
太祖高皇帝还说,要让您赶紧把北平这边给安排一下,然后快些到应天城去见他。
他在那里等着您!”
使者慌忙出声说道。
但朱棣的那些如狼似虎的燕山卫人马,却没给他再说话的机会。
直接把他们都给抓了起来。
迅速的捆绑了,一路押回北平城……
“爹!建文这些人越来越不要脸了!连这种事都能干得出来!
今后抓住了他们,必然要将他们这些人,都给按照他们今日所编的处理。
给一个他们想要的结局!”
朱高煦咬牙切齿的说道。
同时准备着和他爹一起,继续行军去打李景隆。
“传我命令,令各处兵马暂时回营。”
朱棣却没有理会朱高煦的话,下达了这样的命令。
朱高煦见此,顿时就懵了。
“爹,你不会真相信那些人放的屁了吧?
那这些明明是假的,拿去骗三岁幼童,三岁幼童都不会相信!”
朱棣却没多听朱高煦的话,率先调转马头,又回到了北平城内。
朱高煦虽然迫不及待的,想要带兵去和李景隆厮杀。
但见到他爹都已经回去了,也只能无奈的跟着他爹一起返回去。
回去之后,朱棣便立刻召集了道衍和尚,还有他的大儿子燕王世子朱高炽。
以及手下的其余在北平城内,排的上号的文臣武将……
……
“殿下,不必在意这些话。
这些都是那些人瞎编乱造的。
想要通过这样的办法,来扰乱军心,迷惑我们。”
“对,这就是建文那边的人,黔驴技穷了!
接连大败之后,就想要弄些花招来。
不必太在意。”
“我看这就是李景隆输的太多,南军那边很被动。
这个时候有些顶不住了。
所以就用这样的办法,来让咱们这边变得迟疑,给他们那边争取时间,来拖住我们。
这些人真不要脸!
什么手段都用了出来!”
在得知了事情的始末之后,房间之内顿时响起了一片议论声。
朱棣手下的这些文臣武将们,对于这事儿并不相信。
他们都觉得这种事太过于离谱了。
只要稍微一想,就能知道根本不可能。
哪有人死而复生的?
还说什么从洪武十五年来的。
洪武十五年不都已经过去了吗?
咋还能从那个时候来?
燕王世子朱高炽,也是同样的看法。
也觉得这是建文那边,使用的盘外招。
“父王,既然这是那些人用这等卑鄙手段。
那咱们就接着出兵去打他们!
要不……父皇你给我一些好手,我乔装打扮前去应天城。
找到那假扮皇爷爷的混账,将其直接给砍了!
看他们还怎么拿这件事儿说事儿!”
朱高煦更是激进!
朱棣听了这些人的话后,没有发表自己的意见。
如此等待一阵儿,见众人都不说话了。
便转头望向了那一身黑色僧衣,盘坐在那里,一直没有说话的道衍和尚,
“道衍大师,这事你怎么看?”
听到朱棣的话,道衍和尚缓缓睁开了双目……
(本章完)
并不是说父皇搞不来那些文雅的,而是父皇觉得圣旨还有公文,都是给人看的。
既然这样,那最根本的一点,就是要让更多人看懂,准确的理解意思。
那肯定是大白话的最好。
否则满篇都是知乎者,引经据典。
真不利于政令传达。
但是自从建文登基之后,这种白话圣旨一律没了。
不论是圣旨,还有朝廷的各种公文,都是写的花团锦簇。
各种的卖弄文采。
看着这圣旨上的大白话,朱棣的身子都有些微微的抖。
在仔细的看看,这圣旨上是非常熟悉的字体。
正是自己父皇的笔记。
莫非……还真的是父皇来到了建文朝?!
朱棣仔仔细细看了圣旨,将其给收起来,揣在怀里。
看着这使者冷声道:“呵呵,还在这里不说实话,不老实!
这圣旨分明就是你们伪造的,从笔迹到语气都是如此!
来人!把他们都给我看押起来!”
“殿下!殿下!都是真的!
微臣绝对没有说谎!
太祖高皇帝还说,要让您赶紧把北平这边给安排一下,然后快些到应天城去见他。
他在那里等着您!”
使者慌忙出声说道。
但朱棣的那些如狼似虎的燕山卫人马,却没给他再说话的机会。
直接把他们都给抓了起来。
迅速的捆绑了,一路押回北平城……
“爹!建文这些人越来越不要脸了!连这种事都能干得出来!
今后抓住了他们,必然要将他们这些人,都给按照他们今日所编的处理。
给一个他们想要的结局!”
朱高煦咬牙切齿的说道。
同时准备着和他爹一起,继续行军去打李景隆。
“传我命令,令各处兵马暂时回营。”
朱棣却没有理会朱高煦的话,下达了这样的命令。
朱高煦见此,顿时就懵了。
“爹,你不会真相信那些人放的屁了吧?
那这些明明是假的,拿去骗三岁幼童,三岁幼童都不会相信!”
朱棣却没多听朱高煦的话,率先调转马头,又回到了北平城内。
朱高煦虽然迫不及待的,想要带兵去和李景隆厮杀。
但见到他爹都已经回去了,也只能无奈的跟着他爹一起返回去。
回去之后,朱棣便立刻召集了道衍和尚,还有他的大儿子燕王世子朱高炽。
以及手下的其余在北平城内,排的上号的文臣武将……
……
“殿下,不必在意这些话。
这些都是那些人瞎编乱造的。
想要通过这样的办法,来扰乱军心,迷惑我们。”
“对,这就是建文那边的人,黔驴技穷了!
接连大败之后,就想要弄些花招来。
不必太在意。”
“我看这就是李景隆输的太多,南军那边很被动。
这个时候有些顶不住了。
所以就用这样的办法,来让咱们这边变得迟疑,给他们那边争取时间,来拖住我们。
这些人真不要脸!
什么手段都用了出来!”
在得知了事情的始末之后,房间之内顿时响起了一片议论声。
朱棣手下的这些文臣武将们,对于这事儿并不相信。
他们都觉得这种事太过于离谱了。
只要稍微一想,就能知道根本不可能。
哪有人死而复生的?
还说什么从洪武十五年来的。
洪武十五年不都已经过去了吗?
咋还能从那个时候来?
燕王世子朱高炽,也是同样的看法。
也觉得这是建文那边,使用的盘外招。
“父王,既然这是那些人用这等卑鄙手段。
那咱们就接着出兵去打他们!
要不……父皇你给我一些好手,我乔装打扮前去应天城。
找到那假扮皇爷爷的混账,将其直接给砍了!
看他们还怎么拿这件事儿说事儿!”
朱高煦更是激进!
朱棣听了这些人的话后,没有发表自己的意见。
如此等待一阵儿,见众人都不说话了。
便转头望向了那一身黑色僧衣,盘坐在那里,一直没有说话的道衍和尚,
“道衍大师,这事你怎么看?”
听到朱棣的话,道衍和尚缓缓睁开了双目……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