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六三章 君主立宪都要整出来了?!(3/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韩成闻言道:“父皇,并非如此。

    隆庆开海虽然具有里程碑一般的意义,而且取得了这么大的成果。

    但是开海并不全面。

    只设立了一个港口。

    这里就是漳州府月港。

    并以月港为治所,设立海澄县,设立督饷馆,负责管理私人海外贸易并征税。

    督饷馆对私人海外贸易管理的内容主要有:出海贸易的船只不得携带违禁物品;船主要向督饷馆领取船引并交纳引税。

    此外,对倭国的贸易仍在禁止之内。

    所有出海船只,均不得前往倭国。

    若私自前往,则处以“通倭”之罪。”

    听到了韩成所说出来的这些,朱元璋的眼睛都有些直了。

    只不过是开放了一处港口,竟然都能够取得这么大的成效?!

    这这海外之地的财富,是真的多!

    自己大明这些年来,错失了多少财富啊!

    一想起这些,朱元璋就心疼的利害。

    韩成见到自己家老丈人的这个样子,想了一下道:“父皇,这个六年时间的三亿多万两白银,并不是说全部都是官府所征收的税。

    而是算的流入我大明银子的总量。

    也就是说把那些商贾等人所赚的钱,也给一并算在了里面。”

    听到韩成这么说,朱元璋这才算是稍稍的冷静了一下。

    但是整个人的神情,还是显得有些亢奋。

    虽然不全是官府收税,但只要这银子来到了大明,那这事儿就是好的。

    所以这开海特别的有必要。

    他也,同时他又想起了韩成与自己所说的,宝钞的弊端,自己诸多的解决办法。

    今后大明开了海,赚取了大量的银钱之后。

    或许大明这里,可以用银子来取代宝钞。

    “韩成隆庆开海的时候,禁止和倭国那边做贸易。

    那……咱们这边是不是在今后也需要如此做?”

    激动过后的朱元璋,又想到了韩成所说话里的另外一些内容。

    想了一下,便望着韩成如此询问。

    韩成摇头道:“当时海寇严重,里面有些大量倭人。

    倭国那里,不禁止他们的人成为海寇,甚至于还鼓励一下他们那边的人,成为倭寇掠夺大明。

    从而给他们那边带一些财富。

    那个时候,大明深受倭患之苦,所以才在开海的时候,专门把倭寇给排除在外。”

    听到韩成这么说,朱元璋点了点头道:“咱知道了。

    等到市舶司建立起来,大明大水师进一步发展之后。

    咱这边再派遣大军前去那里,把这倭国给平了。

    咱这边,偏要给他们做生意!

    把他们那边值钱的都给赚过来!

    到那个时候,咱倒是要看看,他那边还敢不敢有倭寇骚扰我大明!”

    朱元璋这个时候,说这话时,霸气侧漏。

    也特别的有底气。

    他的这些底气,都是自己好女婿韩成给的。

    “好!岳父大人!小婿赞同!就该如此做!

    今后打下了倭国,就把那里给交割成一块一块的,让他们那里永远处在战乱之中。

    把那边变成我大明的聚宝盆。

    让那里的人,给咱们白打工!

    对于那地方的人,就该怎么狠怎么来!”

    对于朱元璋的话,韩成是一百个赞同。

    说罢了隆庆开海的事情之后,韩成又开始给朱元璋,说起了隆庆朝的另外一件大事儿。

    “在对外的军事上,朱载坖即位不久,就在隆庆元年的九月,遭遇蒙古的俺答部的入侵。

    石州失守,孝义、介休、平遥、太谷、交城、文水、隰州等地被掠夺。

    明军几无还手之力。

    高拱第二次入阁后,积极整顿边防。

    并于隆庆四年正月,奏调名将王崇古总督宣大山西军务,多次击退蒙古的骚扰。

    同年九月,发生俺答之孙,把汉那吉投明事件。

    王崇古主张接纳把汉那吉,并以此为砝码,来迫使俺答归顺。

    得到高拱、张居正的支持。

    经过双方谈判,俺答允诺不再犯边?

    并交出为其充当谋主的白莲教徒赵全、李自馨等人。

    而明朝也归还把汉那吉,并同意通贡开市。

    隆庆五年三月二十八日,朱载坖下诏封俺答为“顺义王”。

    其后双方订立俺答汗受封规矩条约,实现了明朝同那边的修好。

    使明朝节省大量边防开支,使宣大边塞迎来数十年的和平局面。

    另一方面,辽东、蓟镇塞外的土蛮部,亦屡屡骚扰明朝。

    在听说俺答封贡,也以军事施压的方式,来要求与明朝建立封贡关系。

    但大明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