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二一章 怒发冲冠,赵构,去死!(3/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封,然后“巡幸”南阳。

    赵构遂任命李纲兼任御营使,具体负责对金的防御事宜。

    李纲又举荐宗泽知开封府,让他负责开封地区的防御。

    并设置河北西路招抚司,和河东经制司。

    分别由张所和傅亮掌管,以图收复割让给金人的三镇。

    赵构还听从李纲所提的,对张邦昌从重惩处的主张,将张邦昌贬往潭州安置,不久赐死……”

    这李纲,确确实实是个有本事的。

    赵匡胤提笔把李纲的名字给记下来。

    准备在今后,赶紧见到李纲这位亮眼的臣子,并委以重任!

    “赵构表面上重用李纲、宗泽等抗战派。

    还声称“朕将亲督六师,以援京城及河北、河东诸路,与金人决战”。

    但实际上,却听从黄潜善和汪伯彦之议,几天后,就下诏巡幸东南。

    在李纲反复劝阻下,迟迟未能动身。

    八月初五日,赵构为安抚李纲,让他放弃定都中原的主张,升他为左相。

    同时任命黄潜善为右相。

    汪伯彦在两个月前。已升任知枢密院事。

    以汪、黄为首的妥协派。实际上依然掌握着军政大权。

    并指使殿中侍御史张浚弹劾李纲杜绝言路,独擅朝政等十余条罪状。

    由于得不到赵构的支持,李纲被迫在八月十八日辞相。

    李纲罢相后,太学生陈东、抚州乡贡进士欧阳澈上疏抗议。

    并痛斥汪、黄误国,要求赵构走李纲的抗争路线。

    图谋恢复,迎回二圣……

    赵构大怒,杀害陈东和欧阳澈。

    九月二十日,赵构正式决定“巡幸”江宁。

    十月初一日,赵构离开应天府,由运河南下。

    由于东南变乱不断,赵构一行只得于十月二十七日止步江北的扬州,

    暂时将其作为驻跸之地。

    而留守东京的宗泽。一面联结河北义兵抗金,一面连续二十余次上书赵构,请求返回东京,以图恢复。

    但赵构始终不为所动,未能还于旧都……”

    砰的一声响,赵匡胤狠狠的一盘龙棍,砸碎了一张桌子。

    整个人的呼吸都随之沉重起来。

    目眦欲裂!

    亏他之前,还想把这个畜生给弄成皇帝来着。

    结果这畜生,竟然是这样的狗东西!

    前面那么多的将士还在死战,他倒好,只想要苟安!

    那么多的江山,那么多的百姓,这么多自己辛辛苦苦打出来的基业,他都要舍弃!

    没有半分的家国大义!

    有的只是他的小算盘!

    这狗畜生,是真的狗!

    原本他觉得,儿皇帝石敬瑭这样的狗东西就已经是够窝囊的了。

    让人唾弃。

    现在看来,赵佶,赵桓,赵构这畜生的父子三人,一点儿都不遑多让!

    “太祖皇帝,还要继续吗”

    韩成看着赵匡胤询问。

    赵匡胤伸手从怀里面拿出来一个瓶子,倒出来了几粒不知道用什么制成的药丸,仰头吞了下去。

    又喝了半杯水之后,让韩成继续。

    韩成暗呼好家伙!

    赵匡胤这个宋太祖,现在倒是准备的齐全。

    竟然随身开始携带这种药了!

    “李纲被罢后,赵构以黄潜善为左相、汪伯彦为右相。

    在汪、黄二人的辅佐下,赵构所考虑的不是如何加强军备、收复失地。

    而是继续派人向金人祈请求和。

    建炎元年十一月,通问使傅雱返国,除了带回金人索取逃到南方的三镇人和替西夏索要,宋朝自熙河开边以来所拓疆土的要求外。

    其他一无所得。

    建炎二年四月,赵构以王伦充大金通和使,继续向金朝求和。

    金太宗不仅不予接受,反而发动南侵。

    同年秋冬之际,金军在左副元帅完颜宗翰的率领下,兵分三路渡河南侵。

    接替宗泽留守东京的杜充无力抵抗,只能用决开黄河的方式阻挡金军南下。

    此举给百姓造成灾难,却未能阻挡金军的步伐。

    金军转而从山东南下,于建炎三年正月二十七日,攻占兵家必争之地徐州,进入淮东地区,进犯泗州。

    直到此时,汪、黄仍隐瞒军情,并建议赵构派李邺、周望等人急速前往金营求和。

    金军已长驱直入,击溃韩世忠、刘光世的军队,渡过淮河。

    以议事为名,命赵构不要离开扬州,以便趁机将他一举擒获。

    二月初二日,金军破楚州,陷天长军,急袭扬州。

    赵构闻讯大惊,来不及与宰相商量,就在值班的御营司使都统制王渊,和宦官康履等五六人的陪同下,急忙披甲乘马出逃。

    在瓜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