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爆火的原因?很简单(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是的,当幸福来敲门现在的热度,远远超出了徐谨言的预期和意料。

    在国内时,当幸福来敲门出版的销量达到了百万,是因为他已经有多篇小说做铺垫,而且已经成名的情况下。

    可如今,这本小说爆火,在徐谨言本人的眼里,来的有些莫名其妙。

    当然,他却不知道其实原因很简单,这本书,恰恰捅到了这个时期米国人的痛点和g。。。嗯点。

    就像卡森说的,为什么有这么多的苦难要去克服?

    这个时期的米国人,其实也普遍存在着迷茫。

    在里根上台之前,卡特执政的这几年,米国正处于严重的滞胀期中。

    失业率达到百分之九的同时,通货膨胀也前所未有的达到了百分之十。

    cpI常年没有低于过7。

    也就是说,一边是大量的人民找不到工作,可另一边,却面临着不断上涨的物价。

    卡特政府却对此束手无策。

    这也是为什么就在徐谨言刚下飞机的那个晚上,看到的报纸上刊登着,卡特政府在对目前国内的经济,进行大范围的调整和刺激。

    可即便如此,卡特政府所做的一切,也没有起到任何有效的措施。

    放水?那钱就更多,通货膨胀更加抑制不住。

    收水?市面上本来流动的钱就少,收水的话那钱就更少了,经济通缩,失业率再登新高。

    在这个时代的背景下,当幸福来敲门无疑给如今的米国人民开了一副强心针。

    虽然面临着苦难,但希望和幸福总归会到来。

    无休止的滞涨,也终究会有尽头。

    所以,当幸福来敲门这本书,就是在这个背景下,成为了米国人情绪宣泄和对幸福追求渴望的期盼。

    只需要1.99刀,就可以让此时迷茫的米国人民那空虚而又迷惘的心,有了抚慰。

    因此,这爆炸的销量,也就不难理解了。

    至于卡森?他并不知道现在米国存在的问题根源。

    就好像那句诗,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相比较那些无脑喷的人,他还算不错的,将问题归咎到了社会,并没有刻意的针对徐谨言。

    不过刚回到房间的徐谨言,已经将这件事情抛到了脑后,他已经在思考下一本书了。

    是的,本能这本书既然已经写完,而且对其实体书的销量,并没有太高期望的情况下。

    徐谨言打算写一部既有深度,又畅销的书。

    两万多刀的第一期稿费,远远不能满足他的胃口。

    出国之前就打定主意要薅米国的羊毛,怎么可能只薅这一点点就能停手呢?

    趁着当幸福来敲门的热度,肯定是要趁热打铁的。

    很快,笔记本上就出现了两部书的名字。

    肖申克的救赎和辛德勒名单。

    对于成年人来说,不做选择,我全都要我心态,徐谨言也不能例外。

    只是,用手写的话,似乎困难了些。

    简单的考虑过后,徐谨言打算拿出肖申克的救赎,毕竟,这本书也不到十万字。

    相比较辛德勒名单的三十万字,还是更容易实现一些。

    因为,赵秘书那边,刚传来了一个好消息。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