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这是什么铳?(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农泽一看,陆旅长双手握着导轨槽,正眯着眼顺着铳口往里瞄呢。

    “哎,真不愧是两个猛将啊!”

    这话,农泽没敢说出口。

    “农院士,这是什么铳?”

    陆旅长总算瞄完了,回过头兴奋地问农泽。

    “铳的事情一会儿细说,先麻烦顾旅长在靶场尽头的小山坡那儿放一个报废的装甲靶,什么都行。”

    农泽扫了一眼靶场,指了指尽头的小山说道。

    “没问题。”

    顾旅长闻言,走到一旁,向一名哨兵招了招手,低语了几句。

    “颜绍辉,这瞄准镜放大多少倍?”

    农泽瞅了一眼那长筒瞄准镜,忽然问道。

    “哦,这是16倍的,研究所那边正在研发45倍的瞄准镜,专为此铳定制。”

    颜绍辉边说边拍了拍电磁动能狙击铳。

    “45倍?开玩笑呢吧,45倍能看到但打不准啊,这不是瞄准镜的问题,是铳和人的因素。”

    一旁的陆南旅长一听,立刻有些不信了。

    “也不一定,我记得世界上目前最远的狙击纪录,如果我没记错,是4750米吧?”

    农泽望着一脸难以置信的陆旅长,缓缓说道。

    “理论上可行,但实际上,那么远的距离,目标如果还在移动,这对狙击手的稳定性和经验都是极大的考验,实战性并不强,所以现在军队主流还是用4-10倍的瞄准镜。”

    “老陆说得对,瞄准镜并非倍数越高越好,超过1000米,在弹道、环境、狙击手的多重影响下,射击效果会非常不稳定,因此全球军队的狙击距离一般控制在800米左右,狙击手主要跟随步兵进行支援作战。”

    安排完任务的顾旅长接过话茬,

    “拿7.62毫米*51全威力弹来说,它在400米以外就开始下坠,到了1公里以后,弹道偏移更明显,所以,子弹要击中1000米外的目标,通常需要极其精准的计算和运气,这需要狙击手和观察员极为默契的合作才行。”

    顾旅长见农泽摇头,生怕他不信,又补了一句。

    “嗯,二位旅长的话我信,不过你们说的目标应该是人吧?现在军队配备800米瞄准镜,主要是为了快速瞄准射击。”

    “伴随作战时,快速瞄准能确保对有生目标的连贯打击,倍镜高了视野反倒小,不利于搜索目标。而我们今天的电磁动能狙击铳,目标不是这些,而是这边或那边的东西。”

    农泽边说边指向附近的装甲车和远处的雷达。

    两位旅长顺着农泽所指转头,看清那两样东西后,不禁有些诧异。

    几分钟后,

    “我的天,农院士,这是反器材狙击步铳?这么说来,还真是,至少大小上很接近。”

    “哈哈,差不多吧,是否反器材,还得等实射后才能判断。”

    农泽决定先卖个关子,这二位旅长都挺倔,口头解释不如实际行动来得有说服力。

    农泽抬头望去,远处一辆卡车正在卸货,看上去像是辆旧坦克。

    \"顾旅长,从这儿到那儿有多远?“

    “1500米。”

    “哦,那就好,就在这里吧,不用再往里去了,颜绍辉、顾旅长,你们找一位战士准备一下,注意安全。”

    “哈哈,这只是外观好看而已,关键是这东西并不是管状的铳管,而是像两块长方形的铁槽拼在一起,有足够的空间来放东西。如果是普通铳管的话,那怎么也得露在外面啊。”

    农泽说完后,拿起铳演示了一下扳机的位置,接着指向铳身旁边的一块小显示屏,一半显示电池电量,另一半是条形的能量填充标识。

    这时条形的能量格一个个逐渐亮起,并伴随着频率逐渐提高的蜂鸣声。直到最后一个能量格被点亮,声音戛然而止。

    “近战的时候可以关掉这些提示音,远距离射击时可以帮助射手判断什么时候可以发射。”

    “哦。”

    陆旅长在一旁点了点头。

    “我说系统哥,你这设计真是画蛇添足!”

    终于能回敬一局,让农泽心情不错。

    “准备好了,这位是我们部队的顶级射手王学东。”

    “223旅特战大队射手王学东向农教授敬礼!”

    个子不高却十分健壮的王学东站在农泽面前,结实黝黑的身体配上锐利的眼神给人一种不可小觑的感觉。

    农泽看了他一眼就知道这绝对是名副其实的好手。

    “你好。”

    农泽把电磁铳递给王学东说:“我已经帮你调好了设定,直接扣这里就行了。瞄准不需要考虑太多,比如风速什么的,现在用不上,在这种射程下也不需要调整弹道,明白了没?”

    “明白了!”

    “好,那就开始吧。”

    拿到新铳的王学东上下左右打量了一番,得到了农泽肯定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