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买本学习的书,你脸红啥?(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腊月二十四,豆苗要去县城接大儿子谢十五,顺便置办些年货。

    初六嚷着要去接哥哥,同时买几本书。

    王翠翠二话没说,给了豆苗几两碎银子和几贯铜钱。

    天还黑洞洞的,父子俩驾着驴车出门,郑梅送出门,大声叮嘱:“他爹,县城人多,你可要把初六领好,他第一次去县城,可别让他乱跑,被拍花子的拐走······”

    “啰嗦个甚,进去吧!”

    豆苗一拍驴臀,定光仙迈开六亲不认的步伐前行。

    初六向郑梅招手:“娘,进去吧,外面冷。我聪明着呢,只有我拐人,没有人能拐走我。”

    郑梅摆摆手,没有说话,还是定定站着,等模糊的视野中不见爷俩踪影才进去。

    柳溪镇离宣邑县大约六十里,驴车紧跑慢跑,进了城已是巳时。

    “初六,县城大不大?”

    “还行!”

    “人多不多?”

    “比我们村子里多点。”

    “一会儿跟紧我,别乱跑。”

    “爹,你放心,除了买书,我不会乱跑的。”

    豆苗见初六没有一点惊讶的表情,反倒十分惊讶。

    他小时候跟着父亲进城,可是大呼小叫,问东问西,看什么都觉得新鲜,把父亲都问烦了。

    初六却无动于衷。

    还是读书人的见识多。

    豆苗哪里知道,上辈子见惯了繁华都市,宣邑县城在初六眼里,就是个大一些的村镇而已。

    “初六,饿不饿?咱们先去吃饭。”

    “爹,我不饿。咱们先去买书,等接上哥哥,再去吃饭。”

    城里人多,豆苗下车牵着驴前行,免得磕碰了别人,还得花钱。

    “老丈,请问附近可有书店?”

    豆苗进过城,却从来没有留意过书店。

    他不想走冤枉路,也不想在儿子跟前丢人,便问了个街边卖豆浆的老人。

    “往前走十几步,有个墨香斋,要什么书都有。”

    “多谢老丈!”

    初六认识字,指着书店道:“爹,这就是墨香斋。”

    豆苗将驴车拴在书店门前的树上,又给驴戴上橛子,免得啃树,然后父子二人进了书店。

    小二见多识广,他一眼就看出来,豆苗虽穿着新衣,却不是个有钱人。

    但做生意讲究进门就是客,他还是笑脸迎上去,招呼道:“客官要买什么书?”

    豆苗不大善表述,尤其在城里的陌生人,他更觉得有些心虚。

    但带着儿子出来,连小二的打招都不接,让儿子怎么看这个老子。

    这脸可丢不起。

    “小二哥,我们买、买那个书······”

    他哪里知道初六要买啥书,结结巴巴说不清楚,脸首先红了。

    “哦······”

    小二给了豆苗一个我懂你心的眼神,然后左右看看,把他拉到人少处,心领神会笑了笑,压低声音道:“客官,你要买的是哪一种?我们这儿有两种,一种有插图,一种没插图。依我之见,买此类书还是有插图的好,虽然贵一些,却图文并茂,解馋解乏······”

    “不瞒你说,如今官府整顿风化,禁止出卖此类书籍。你要真想要,到后面去,有几十个版本,你看中哪本买哪本······”

    什么有插图没插图,官府还不让卖······

    豆苗两眼一抹黑,愣在当场。

    儿子有出息,要买自然要买好书,这是他赚的钱,花在他身上不冤。

    豆苗顿时理直气壮道:“要买自然就买最好的。”

    小二再次看了豆苗一眼,这穿戴······嗯,可能是个暴发户,故意打扮成这样,毕竟看这种书,被人发现了,丢面子。

    “客官真识货!后面都是我们店压箱底的好书,你买了绝对值······客官请跟我来······”

    小二说着就要把豆苗带到后面去。

    “爹,别跟他去!”

    初六有一种上辈子买光盘的感觉,忙叫住父亲。

    小二这才发现豆苗身后有个小孩。

    “客官,这是你儿子?”

    豆苗点点头道:“初六是读书人,我来给他买几本学习的书。”

    买本学习的书,你脸红啥?

    害得我都误解了。

    小二忙将豆苗父子带到另一个区域,指着书架道:“这儿都是学习的书,四书五经,诸子百家,各种子集应有尽有,二位客官尽管挑。”

    初六浏览了片刻道:“那本《论语注解》,还有那本《诗词格律详解》,这两本我都要。”

    这都是教辅。

    明年就要学《论语》,他先涉足研习,等夫子讲解,会有更深刻的领悟。

    诗词是他的软板,科举必不可少,他自然得先了解。

    这本《诗词格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