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土城计袁绍落幕2(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妃踹倒,道:“贱人,你是怎的害死父亲的?说…”

    胡妃懵逼了,哪知道什么情况?袁绍之死都将她吓傻了,只顾一个劲儿的哭。

    太医检查后,道:“太子,经我等检查,皇上之死,是,是…”

    太医附耳说袁绍死于纵欲过度!不过,按理说皇上身强体壮,应该不可能就这么去了,这就说不明白了。

    这还检查个屁,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袁绍死于纵欲过度,不过都不敢说而已。

    辛评道:“太子,眼下形势危急,陛下驾崩,太子当进位,以安天下!”

    袁熙突然站出来,大声叫道:“不可!”

    “二弟这是何意?”

    “哼,袁谭,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昨晚上你所做之事,都被我看在眼里,父亲,父亲根本就是死在你这贼子之手!…”

    原来,袁熙早就将此事报给袁尚?

    袁尚连夜将送膳之人逮了起来,就等今日发难!

    袁熙说罢,便将昨晚所见和众臣子全部一说。袁尚更是将送膳之人带来质问,一切水落石出。

    不过袁谭早就将那药粉以及当初卖药之人处理了,袁尚除了送膳之人,并无其他证明,所以便死不承认。

    以审配为主的派系自然支持袁尚,一个劲儿将袁绍之死弄在袁谭身上,要袁谭一个说法,实际目的是支持袁尚登基为帝。

    以辛评为为首的一派以长幼嫡庶为由,自然不干。

    即便你说的是真的,是袁谭把袁绍毒死了又能怎样?

    难不成干看着?你袁尚得势,那他袁谭一派岂不是死无葬身之地?

    袁绍之死是有猫腻,但是没有确凿证据,那就有的扯!

    袁谭袁尚两人就差没有互撕了,一场闹剧最终还是因袁绍下葬的事情不欢而散。

    袁绍棺木一下葬,早已准备的袁尚突然发难,将袁谭收押。

    辛评,作为袁谭支持者的头头,最终因为大势已去,被袁尚秘密处决,从此支持袁谭派系大部分害怕袁尚清算,纷纷倒戈。

    而袁谭作为长子,袁尚最终没有将其杀掉,而是将其深深软禁,直至曹操大军夺取邺城,最终投靠了曹操。

    …

    “公与兄,您这是去往哪儿?”

    田丰见沮授带上家人,驾着辆马车西区,自然有此一问。

    沮授道:“元皓兄,听闻苏道山辖区内户户有田地,人人丰衣足食,我想去看看!”

    田丰也意动了,遂和沮授结伴而行,往南阳而去。

    袁绍这边还没等下葬完成,几方人就争权夺利如此,稍微有些正直的人便如沮授般,带上家眷逃命去了。

    …

    鹰卫消息很快,徐福得知陈宫拿下虎牢,整顿大军直接向洛阳挺进,连后方西凉安顿都放给手下,携十万大军,以徐荣为主将,魏延华雄等为副将,杀奔洛阳。

    却说高干当初兵败,收拢残兵败将后,又将周边人马收拢,抓了大量青壮补充,得兵十二万,将兵囤于洛阳城中。

    得知袁绍身死,陈宫又和徐庶两路大军杀奔洛阳,高干一下子就慌了神,不知道该如何对付这两路大军。

    其属下有一叫卫庶的主薄,道:“苏道山两大军团联觉而来,若合兵一处,至少有二十万军队。洛阳是守不住的!”

    高干当然知道守不住,难道要其直接投降?

    前两天袁绍没死前,称帝后还封了他一个大官,他可舍不得!

    “大人,昔日苏道山在洛阳坡得民众欣赏,若是其大军一到,恐怕早晚城中会有内应与之呼应,内外夹击下,后果不堪设想!”

    “那当如何?”

    既然卫庶这么说,想必有办法,高干便求计策!

    卫庶咬牙道:“留下洛阳,只会助长苏道山。既然如此,不如似迁民焚城,让他们竹篮打水一场空!”

    “这,不太好吧!”

    高干有些心惊,这可是昔日京城啊,董卓当初都没有将其毁掉,他要是做了这事,会不会被那些可恶的士大夫口诛笔伐?

    这卫庶真狠啊,得小心着点!

    高干将人屏退,独自思考了半天,最后还是同意了卫庶建议,将洛阳数十万百姓东迁,留下一个空城给苏道山。

    话是这么讲,手底下真正迁民的时候可就不好了!

    洛阳的老百姓,有好些是当初苏道山救回来的,有好些是外来的流民定居下来的,还有很多商人富户。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