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马秀英:让朱家的子孙全部上战场(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大明洪武年间,金陵,御书房。

    自从马秀英带着徐达和朱高煦支援崇祯朝之后,朱元璋便让人在御书房里挂上崇祯朝的地图,一天到晚琢磨着该如何让大明逆风翻盘。

    山海关外,野猪皮已经在实际上吞并了朝鲜,并且牢牢占据着辽东三省之地,大势已成;

    潼关之外,李自成的大顺军裹挟着百万流民,浩浩荡荡,气势如虹;

    江南的士绅阳奉阴违,赋税始终收不上来。

    没钱没粮没人,大明朝廷,只剩下了一个名义上的空架子。

    朱元璋时常把自己代入李自成、代入张献忠、甚至代入皇太极。

    他发现自己不管在哪一方,都是稳赢的局面。

    唯独把自己代入崇祯的时候……

    tom!

    赢不了!

    根本赢不了一点儿!

    这怎么赢啊?

    “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啊。”

    “古人诚不我欺。”

    朱元璋长叹一声,拿起玉如意挠了挠后背,又把目光落在了另一张地图上。

    那是崇祯年间的大明藩王势力分布图。

    密密麻麻的红点子,仿佛一条条吸血的蛀虫,死死趴在大明王朝这条奄奄一息的巨龙身上,吸骨榨髓。

    “靠!”

    “这帮小兔崽子怎么这么能生啊!”

    朱元璋心里默默估算了一下,就算把洪武、永乐、正统三朝每年的赋税都加上,也供不起崇祯朝的朱家藩王们。

    朱元璋越生气,丝毫没有意识到,纵观整个大明王朝,最能生孩子的就是他这位洪武大帝。

    ……

    ……

    崇祯年间,京师,皇宫。

    朱高燧匆匆忙忙走了进来:

    “启禀皇祖母,八百里加急。”

    “反贼李自成已于昨日对潼关发动进攻。我军与叛军激战十余次,反贼未能前进一步。”

    “目前双方陷入对峙之中。”

    马秀英柳眉微蹙,淡淡道:“知道了。山海关那里有没有消息?”

    “有的。辽东总兵吴三桂刚刚发来急报!”

    朱高燧连忙拿出第二封奏报:“目前探明,建州女真正在进行大规模的兵力调动,预计将于近期对山海关发动进攻……”

    “阿巴阿巴阿巴……”

    吴三桂的信写得很长,但归根到底就三件事:

    要钱、要粮、要兵!

    只是,如今的大明朝千疮百孔,民心尽失。钱和粮还好说,关键是根本没人愿意参军。

    以目前的形势,若是强征,只怕会激起民变。

    到时候,不需要满清入关,大明自己就先灭了。

    难!难!难!

    马秀英捶了捶眉心,随口问道:“吴三桂麾下有多少人?”

    朱由检立刻回答:“回禀老祖宗,吴三桂麾下约有五万关宁铁骑,都是我大明的精锐。”

    “五万?”

    “是。”

    “建州女真有多少兵力?”

    朱由检想了想,说:“根据以往的奏报,约有二十万骑兵,三十万步卒。”

    “二十万骑兵?”

    朱高燧瞬间瞪大了眼睛,马秀英也忍不住笑出了声,仿佛听到了什么天大的笑话。

    朱由检一脸懵逼。

    他知道自己回答错了,却不知错在了哪里。

    马秀英强忍着笑意,缓缓道:“由检,你知道二十万骑兵,意味着什么吗?”

    “你是不是觉得,只要能骑马,就是骑兵?”

    朱由检茫然地抬起头。

    军事一直都是他的知识盲区。

    “即便是成吉思汗时期,控弦之士也不过四十万;大明立国之初,全国骑兵加起来也仅仅十万。”

    “别说以区区辽东之地,就算加上整个蒙古,也很难凑齐二十万骑兵。”

    马秀英食指敲击龙椅,意味深长地说:“吴三桂,他是想学安禄山啊。”

    朱由检心惊:“老祖宗,您的意思是,吴三桂会反?”

    “不好说。山海关那个位置太重要了,放一个吴三桂在那里,我不放心。”

    马秀英看了一眼朱高燧,问道:“高燧?”

    “孙儿在。”

    “你让高煦带着五万大军,驰援山海关,顺便监视吴三桂。”

    顿了顿,马秀英的眼中闪过一抹厉色:“如果发现吴三桂有通敌谋反的嫌疑,杀。”

    “孙儿领旨。”

    朱由检惊讶道:“皇祖母,您把汉王爷的五万大军全都派了出去,那谁来拱卫京师啊?”

    马秀英摇了摇头,道:“本宫在,这京师就翻不起浪来。再说了,有赵王爷的三千锦衣卫在,本宫还能出什么事?”

    朱高燧的嘴角立刻翘起,脸上露出得意之色。

    “由检,你现在去办另一件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