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蜀书·诸葛亮传(见解与大纲)(6/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形成了一片熊熊烈火。这次大规模的火攻不仅造成了东吴军队的惨重损失,而且还震慑了孙权,使他暂时放弃了进攻蜀汉的计划。

    5.2.3 空城计

    当曹操率大军攻打蜀汉汉中的时候,诸葛亮采取了\"空城计\"。他命令部将放大军旗,摆设许多假人,又放出谣言称蜀汉有大军在等待。结果曹操一看兵力如此庞大,竟然感到恐慌,急忙退兵。这次\"空城计\"不仅拖延了曹操的进攻,而且还让对方产生了严重的心理阴影。

    5.3 战术灵活多变,机变无穷

    诸葛亮不仅善于运用各种军事谋略,而且在战术运用上也显示出了非凡的才能。他总是根据敌情和战局的变化,及时调整战术,使得蜀汉屡战屡胜。

    5.3.1 百战百胜的军事天才

    诸葛亮在与公孙瓒、东吴、曹操的三次交战中,都凭借自己的军事才能取得了胜利。他在汉中的战役中运用了\"伏斧甘井\"的计策,狠狠地打败了公孙瓒。在与东吴的对抗中,他又采取了\"火烧6opь6a与寇皱\"的谋略,重创了东吴的主力。而在与曹操的较量中,他使用了\"空城计\"的妙计,成功拖延了曹操的进攻。可以说,诸葛亮是一个真正的军事天才,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强敌,他都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对,百战百胜。

    5.3.2 机变无穷的战略家

    诸葛亮不仅善于运用各种谋略,而且在战术调整上也展现出了非凡的才能。他总是根据战场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作战方案,使得蜀汉的军队始终保持了很强的战斗力。例如在与东吴的对抗中,当发现\"火烧6opь6a与寇皱\"的策略已经不太奏效时,他立即改变了战术,采取了挑拨离间的方式,成功挑拨了孙权与曹操的矛盾。又如在与曹操的交锋中,当\"空城计\"的效果开始降低时,他又改变了战术,采取了游击战的方式,不断骚扰曹操的大军。可以说,诸葛亮是一位真正的战略家,他的机变无穷,总是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战术,为蜀汉赢得了关键胜利。

    5.4 成功缓解了内忧外患

    凭借自己卓越的军事谋略和战术调整能力,诸葛亮不仅成功击败了外敌,而且还成功缓解了蜀汉内部的矛盾,为蜀汉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5.4.1 稳定了汉中地区

    在应对公孙瓒的进攻时,诸葛亮运用了\"伏斧甘井\"的计策,彻底打败了公孙瓒,稳定了蜀汉在汉中的统治。这不仅消除了来自西北方向的威胁,也为蜀汉在其他战线腾出了手脚,为后续的战略布局奠定了基础。

    5.4.2 化解了与东吴的矛盾

    在应对东吴的进攻时,诸葛亮先是采取了\"火烧6opь6a与寇皱\"的手段,重创了东吴主力。随后又采取了离间计,成功挑拨了孙权与曹操的矛盾。这不仅打击了东吴的进攻意图,而且还让孙权暂时放弃了对蜀汉的进攻计划,从而使得蜀汉得以喘息。

    5.4.3 拖延了曹操的进攻

    在应对曹操的进攻时,诸葛亮采取了\"空城计\"的妙计,成功拖延了曹操的进攻步伐。这不仅缓解了蜀汉面临的外部压力,而且还让曹操产生了严重的心理阴影,日后再也不敢轻举妄动。

    5.5 为蜀汉赢得了关键时期的胜利

    诸葛亮在关键时刻运用各种军事谋略和战术调整,不仅成功击败了外敌,还缓解了蜀汉内部的矛盾,为蜀汉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为后续的战略布局奠定了基础。可以说,他的军事才能在蜀汉最关键的时期发挥了关键作用。

    5.6 确立了诸葛亮的军事统帅地位

    诸葛亮在一系列关键战役中屡战屡胜,不仅巩固了蜀汉的国力,也彰显了自己卓越的军事才能。他的军事成就不仅赢得了刘备等人的高度赞扬,也广受民间赞颂,确立了他在蜀汉军事统帅方面的地位和威望。可以说,诸葛亮是蜀汉乃至整个三国时期最出色的军事统帅之一。

    6. 病逝临终,遗谣铭记后世

    6.1 卧病在床,临终前预言天下大势

    诸葛亮在年届五十的时候,由于长期操劳,身体日渐羸弱。他深知自己的生命不久于世,于是开始安排后事,为天下作最后的嘱托。

    在临终前的一段时间里,诸葛亮时常会望着窗外发呆。他那双深邃的眼睛里,似乎映射着整个天下的兴衰变迁。他曾对身边的亲朋好友们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此乃自然之数也。吾恐后世英雄,遂难兴起。\"这番话无疑透露出了他对三国未来局势演变的预判和担忧。诸葛亮预见到,三国鼎立的局面终将难以持续,必将出现新的统一者。可是他担心,后世英雄可能难以出现,难以改变天下纷争的局面。

    6.2 临终前写下《诫子书》等遗嘱

    临终前的诸葛亮,除了对天下局势的预言,还为自己的亲人们留下了诸多嘱托和教诲。他亲笔撰写了《诫子书》等遗嘱,字字珠玑,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家人深深的关爱和牵挂。

    在《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