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1章 真正的购买力(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十斤的金块,方方正正,上面还带着官印。

    市面上所有正规流通的黄金,都是长这个模样。

    作为银行职员,聂章已经看过好几次了,关上箱子缝,对着金濂点头。

    记得之前是几个书生模样的人过来。

    问清楚金濂的打算,聂章引导着金濂前往隔间。

    别小看百两黄金,这已经算是银行的大客户了,享用单独的VIp室,那是应有的体面。

    进入隔间,金濂眼前一亮,水墨画的屏风,山松之上,云鹤衔日,原本十分铜臭味的场所,到了这里,顿时感觉就不一样了。

    香炉里,熏香缥缈,让人精神放松。

    木制桌椅,厚实且浮雕简洁,倒也没什么好看的。

    聂章将人送了过来,端上茶水,便退了出去。

    没过多久,就有人敲门,随后一个中年人便开门而入。

    “金尚书。”

    刚进来,对方便直接喊出了金濂的官职。

    “现在是私事,不需要称官职。”

    金濂抬眉看向对方,身体稍微向后靠在椅背上,让整个人松弛下来。

    自正统以来,官员其实并不会一直装穷,否则也不会有王振的天量受贿。

    但是,自己有小金库,和把小金库放进银行里,这是两个概念。

    “好的,我姓林,名之语,该银行负责人,金阁下叫我小林就行。”

    林之语的身上少了书卷气,多了些市侩。

    可这种市侩,并没有让金濂感觉到反感,相反,让金濂觉得十分舒服。

    从其身上还能感受到些许朝廷官员的模样。

    按金濂的理解,想来这应该是属于户部的人,或许曾经当过官吏,而且应该是中层,所以才认得自己。

    “您是要存多少,能让我看一下吗?”

    自我介绍之后,林之语便直接进入了正题。

    闻言,金濂指了指自己身旁的箱子,道:“这些,黄金,百两,分开存。”

    简单的几个词,原以为对方会显得十分吃惊,却没想到,林之语表现十分平淡。

    既然能准确知道金濂是谁,自然也了解朝廷发放的赏赐。

    黄金百两,如此大手笔的赏赐,想不知道也难。

    “好的。”

    林之语起身,走到箱子旁,打开箱子,从里面拿出一块黄金,在手中掂量了几下,随后又走向柜台,从抽屉里拿出一个天平秤。

    逐一给金块称重,林之语做的很仔细。

    大额存款,不仅是金濂个人的信誉,还有就是林之语的眼力,一旦有什么错漏,他就是第一责任人。

    像这样的金块,大多需要当场剪开或者熔炼后称重,避免里面混杂了其他东西。

    但以金濂的身份,熔炼可以先省去,毕竟这银行不仅属于户部,更是有着圣人的信誉保障。

    在这里行骗,相当于打了圣人的脸,到现在,还没有发现有如此蠢的人。

    来银行存款的人,最低也是小有财富,至于非富即贵的,更不可能顶着冒犯圣人的风险去赚亡命之财。

    毕竟华夏当前还是诚信为先,还未到笑贫不笑娼的程度。

    称完重量,林之语开口道:“金额无误,金阁下可是带了存折来?”

    “带了。”

    金濂从怀中掏出存折,递到林之语面前。

    “第一款,烫红镶边,现在可没有了。”

    林之语接过红色存折,放在手中端详着,这可不仅仅是存折,还包含了大明工匠技艺,表面的字,还是请的状元书法大家陈循的手笔。

    别看现在陈循眼里只有钱,但是不可否认,身为大学士,其书法奇逸,峻峭劲利,笔势生动,放在存折的表面,本身就可以称得上是一种艺术品。

    对此,金濂自然是知道。

    除了第一款,银行存折还有特殊款,那自然是圣人的存折,除了银行开业,也没多少人再见过那款存折。

    所以,林之语所说的并不是存折,而是持有存折的人。

    毕竟为了起带头作用,第一款存折,多是在朝廷官员或者武勋的手中。

    林之语坐到桌子后,开口问道:“金阁下要怎么个存法?”

    “五十两存五年,三十两存三年,十两存一年,剩下十两存活期。”

    金濂直接回答道。

    闻言,林之语点了点头,道:“存折基础单位以铜钱为准,十两黄金便是十万文钱,统一单位为元,这边再次提醒一下您。”

    大明最多的货币,其实还是铜钱,所以以铜钱为基础,统一单位是必须的,至于银和金,目前日常使用上,也基本是认可这种规则。

    “嗯。”

    金濂点了点头,道:“如此便好。”

    其实,被林之语这么一换算,金濂脑子有点懵,算起来,这可是百万文钱,数额之巨大,让金濂的脊背不由得发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