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赵匡胤:做兄弟的就来砍我??(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刷完建文帝的视频,程进激起了学习历史的兴趣,于是,他又点开了一个历史类视频:

    【千古之谜2:烛影斧声的背后真相】

    ……

    北宋(赵匡胤)

    开宝九年,冬。

    纷纷扬扬的雪花从天空中飘落,为汴京城披上了一层银装素裹。

    皇宫内,御书房中却温暖如春,檀香袅袅,驱散了冬日的寒意。

    “这不是2002年的第一场雪,比往年来得更早些。”

    赵匡胤身着常服,站在窗前,望着窗外银装素裹的世界,随口蹦出了一句从天幕学到的歌词。

    “官家所言极是,瑞雪兆丰年,想来明年又是一个丰收年。”

    身旁,贴身太监王继恩恭敬地答道,手里捧着一个暖炉。

    但心里早已笑个不停。

    “但愿如此吧。”

    赵匡胤收回目光,脸上却不见喜色。

    他揉了揉眉心,这些日子以来,他总觉得心神不宁,仿佛有什么不好的事情即将发生,整个人都不好了,只想躺平。

    御书房内,除了赵匡胤和王继恩,还有几位重臣也在。

    “陛下,您近日是否太过操劳了?不如让御医来瞧瞧?”

    说话的是当朝宰相赵普,他见赵匡胤面色疲惫,不禁关切地问道。

    “是啊,陛下,您乃万金之躯,切不可轻忽了龙体啊。”

    其他几位大臣也纷纷附和道。

    “朕没事,只是……”

    赵匡胤刚想说些什么,却被一阵惊呼声打断。

    “官家,天幕……天幕又出现了!”

    王继恩指着窗外的天空,语气中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兴奋。

    自从天幕降临人间,揭示了未来世界的种种奇事后,每次出现都如同节日般,令人期待万分。

    “哦?天幕又出现了?”

    赵匡胤顿时来了兴致,他放下手中把玩的玉扳指,快步走到窗前,抬头望向天空。

    只见原本灰蒙蒙的天空中,突然裂开一道巨大的缝隙,金色的光芒倾泻而下,照亮了整个世界。

    光华散去,天幕如约而至,一行醒目的标题赫然映入眼帘:

    【千古之谜2:烛影斧声的背后真相】

    看到这个标题,赵匡胤心中一凛,一股莫名的不安涌上心头。

    “烛影斧声……”

    他喃喃自语,脑海中浮现出弟弟赵光义的身影。

    此时,赵光义就坐在御书房中,他原本神色如常,但看到天幕上的标题后,也不禁脸色微变。

    手中的酒杯微微颤抖,几滴酒水洒落出来,但他很快就恢复了镇定,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

    “光义,你来看看,这天幕上所说的‘烛影斧声’,究竟是何事啊?”

    赵匡胤突然开口问道,语气中听不出喜怒。

    赵光义闻言,心中一紧,但他脸上却不动声色。

    起身走到窗前,抬头看向天幕,故作惊讶地说道:

    “哦?还有这样的奇事?臣弟倒是从未听说过。”

    “是啊,朕也觉得奇怪,”

    赵匡胤走到赵光义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意味深长地说道,

    “这天幕上所言,究竟是真是假?光义,你说呢?”

    赵光义只觉得背脊发凉,他强颜欢笑,说道:

    “陛下说笑了,这天幕上的事情,真真假假,虚虚实实,谁又能说得清楚呢?或许,只是后人杜撰的故事罢了。”

    就在这时,天幕上的画面开始播放,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古代宫殿的场景。

    雕梁画栋,富丽堂皇,正是赵匡胤寝宫的景象。

    “开宝九年十月二十日夜,宋太祖赵匡胤驾崩于万岁殿,年仅五十岁……”

    视频中,一位学者模样的男子侃侃而谈。

    身后是一幅描绘“烛影斧声”的画卷,昏暗的房间里,烛光摇曳,人影幢幢,气氛诡异。

    “关于宋太祖的死因,历史上一直众说纷纭,其中流传最广的便是‘烛影斧声’的传闻……”

    学者顿了顿,接着说道:

    “据说,当晚,太祖召晋王赵光义入宫议事,二人在寝宫内密谈,宫女太监都被赶了出去。随后,便有人听到殿内传来斧钺之声,以及太祖的惊呼声……”

    听到这里,御书房内顿时一片哗然。

    大臣们面面相觑,窃窃私语,眼中都充满了震惊和疑惑。

    坐在一旁的杜太后,也就是赵匡胤和赵光义的母亲,更是脸色大变。

    她猛地站起身,指着天幕上的画面,颤抖着声音问道:

    “这……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光义,你给哀家解释清楚!”

    赵光义此时已是冷汗涔涔,心中大呼“芭比q了,芭比q了”!

    他跪倒在地,慌忙辩解道:

    “母后,这……这都是天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