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以工代赈(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陛下驾到!”

    崇仁殿内,本次恩科的三甲进士皆在其中。

    随着戴卯的一声高喝。

    众人皆是停止了相互议论与攀谈。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在进宫之前,礼部专门来人提点了一下这些学子。

    告知他们在见到天颜时应该怎么做。

    “都平身吧!”

    “都不用这么紧张。”

    “放松点。”

    皇帝坐在上首之位,正乐呵呵的招呼着众人。

    在皇帝的示意下,众人才敢站起身来,但仍然保持着恭敬的姿态。

    皇帝微笑着看着他们,眼中透露出对年轻才俊的喜爱和期待。

    他亲切地说:“你们都是国家的未来,今日能在此相聚,也是朕之幸事。”

    “不必拘谨,尽情展示你们的才华和抱负吧。”

    听到皇帝的鼓励,众人心头一松,原本紧张的气氛也渐渐消散。

    一些人开始抬头打量起周围的环境,心中暗自揣测这位帝王的喜好和性格。

    而另一些人则趁机偷偷观察着其他进士,试图从中找到自己的竞争对手。

    “陛下这是什么意思?”

    下面人听到皇帝这话,都不免在私底下悄悄议论开来了。

    有人低声说道:“难不成还在在这里考考我等吗?”

    另一个人反驳道:“不对啊,殿试不是已经结束了吗?”

    还有人道:“难道是陛下想要考察我们的应变能力?”

    皇帝注意到下面学子之间的一阵骚乱,他微微一笑,然后开口道:“诸位,不必紧张。”

    “朕与你们尚未有过深入接触,今日恰好借此机会,向尔等出一题。”

    “诸位可以畅所欲言,不必拘束。”

    众学子闻言,纷纷安静下来,目光集中在皇帝身上,期待着他出题。

    皇帝微笑着看着他们,继续说道:“朕也不出什么诗词歌赋了。”

    “便出一条政务吧。”

    “若是某地旱灾,当地百姓纷纷无田可种。”

    “自然也没了收成,甚至就连吃水也成了问题。”

    “加之又有沉重的赋税徭役,大多百姓很难再生存下去。”

    “无奈只得逃荒。一路向富庶之地走去,纷纷聚拢在了京畿之地。”

    “长此以往,必会造成混乱。”

    “问政诸位,该当如何?”

    皇帝的声音落下后,大殿内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众学子们纷纷低头思考起来,有些人开始低声议论,有些人则皱起眉头,似乎在努力寻找解决方案。

    这时,一位稍显成熟的学子站了出来,他恭敬地向皇帝行礼后,朗声道:“陛下,臣认为首先应当派遣官员前往灾区调查灾情,并尽快组织救灾物资运往灾区,以缓解灾民的困境。”

    “同时,可以考虑减免灾区的赋税徭役,减轻灾民的负担。”

    “此外,还需要加强对京畿之地的管理,防止灾民聚集引发社会不稳定。”

    “最后,可以鼓励富商大贾捐赠财物,帮助灾民度过难关。”

    皇帝微微点头,表示认可这位学子的建议,但并没有发表意见。

    提出此观点的正是恩科状元宋桓新。

    接着,榜眼张亚恒也站了出来,他提出了不同的观点:“陛下,臣以为应当立即下令禁止灾民入京畿之地,以免影响京城治安。”

    “同时,可以将部分灾民转移至其他地区,分散压力。”

    “此外,还应加大对旱灾地区的水利建设投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从根本上解决旱灾问题。”

    “另外,对于那些无法承受赋税徭役的灾民,可以考虑给予一定的救济和补贴。”

    “探花郎呢?”

    “你有什么想法吗?”

    皇帝听后,依旧没有表态,只是微笑着示意下一个人发言。

    于是,探花向准也站了出来,他说:“陛下,臣认为应当采取多种措施相结合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

    “一方面,要积极开展救灾工作,提供食物、水源和医疗救助。”

    “另一方面,要加强对灾民的安置和管理,避免出现混乱局面。”

    “同时,还应该加强对旱灾地区的治理,采取有效的抗旱措施,恢复农业生产。”

    “此外,还可以通过发放贷款、减税等政策支持灾民重建家园,促进经济发展。”

    随着越来越多的学子发表自己的见解,各种观点纷至沓来,有的主张加强治安管理,有的建议实施扶贫计划,还有的提议兴修水利工程……

    一时间,整个崇仁殿内热闹非凡。

    听着学子们精彩纷呈、别出心裁的答案,皇帝脸上的笑意基本没有停过。

    心想,这一届恩科的士子果然不负期望,各个都是饱读诗书之辈,真是江山代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