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刘备逃命(下)(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是被袁尚间接害死,挖走赵云,使得刘备缺少一位不贪酒的护驾大将,关键时刻没人能救下刘备了。

    且说刘备一死,新野城便成了无主之城,而且三国的大走势完全改变了!刘备可是三国的主角,魏蜀吴三国中蜀国的国君,结果出师未捷身先死,没有遇到诸葛孔明就挂了!

    关羽张飞都是伤心欲绝,关羽痛斥张飞贪酒误事,没有保护好大哥,张飞也是十分自责,于是拔剑自刎,好在被关羽拦下。兄弟二人说好了给刘备报仇后,再一起自刎追随大哥!

    二人不顾糜竺糜芳的阻拦,率军攻打南阳郡,但是蔡瑁早有准备,南阳郡有十万大军,由文聘和张允驻守。关羽张飞率领两万哀兵攻城,结果可想而知,死伤惨重,两万哀兵竟然打得只剩下三千人,张飞亲自爬云梯攻城,也是负伤而走!

    关羽张飞二人已经无立足之地,新野城无兵也无粮了,蔡瑁自然中断一切对新野城的供给,二将只能带着刘备的两位遗孀,以及孙乾和糜竺糜芳向东而逃遁。此时甘夫人已经有了刘备的身孕,遗腹子在肚中,也就是后来的刘禅。多亏蔡瑁畏惧关羽张飞野战和运动战的强大“斩首作战”实力,所以没有追逼的太紧。

    关羽张飞自然是无法往北逃的,因为他们和曹操是仇敌,就是曹操打败刘备夺了徐州的。荆州又待不下去,因此只能投靠江东孙权了。

    对,没错,是江东孙权!

    因为江东也在这半年发生了巨大的变故,孙策早夭,孙权继位!

    孙策在原史中也同刘备一样,本来没有到达寿限,但是却提前遵循着原史中的大方向而死亡了!这当然是拜其弟孙权所赐了!

    且说孙策以三四万的悬殊兵力攻打荆州门户江夏郡,怎奈刘表兵多,江夏就有将近十五万驻军,所以孙策屡次攻打都未果!他为父报仇的心思也始终不变。袁术败亡后,孙权与周泰一起逃回了江东,半路上把一同出逃的袁耀等人全部害死,并且得到了真正的传国玉玺。但是孙权没有暴露这稀世珍宝,而是隐藏起来,因为现在暴露,则传国玉玺只能交给自己的兄长孙策了。

    这可不是孙权想要的!因为他也是一位穿越者,他的目标也只有一个,那就是吞噬天下,成为天下至尊!

    孙权同袁尚一样,也有一个苦恼,就是大权不在手中。袁尚费尽心机,借助袁谭之手杀掉袁绍,之后把罪名扣在袁谭头上,反攻袁谭,决战于邺城之下,又害死齐夫人和年幼的袁买,从此形成了权力的掌握!孙权也面临同样问题,孙权有个亲哥哥孙策一直立在自己头顶!

    对于孙权来说,孙策一天不死,大权一日不能掌握!

    孙权回到江东后,日思夜想的就是把孙策弄死!只有孙策死了,孙权才能掌握大权!孙策就成了孙权最大的绊脚石!

    孙权也为穿越者,对孙策乃至身边一切亲眷,都无半点的情分,如同袁尚对袁绍一般。

    孙权要做的就是把孙策之死提前几年发生!这样他就可以更早的掌权!而且孙权敏锐的发现,怎么这个时代的历史发展如此的不同?好像历史车轮一下子就加速起来,呼呼的前进运转!他得知北方打成一锅粥了,袁尚袁谭曹操三方会战,这些都不是三国原史中的发展轨迹啊!而且孙权从穿越之初(上帝视角,他是和袁尚同时穿越到这个时代的)就发现,这个时间线的历史与自己的认知完全不同!

    而一切的根源都是源自一个人的改变!那就是袁尚!

    原史中,袁尚这个人在官渡之战才有戏份,可是如今却完全改变三国历史的剧本,非常的活跃在政治舞台和军事舞台上!

    孙权被当做质子送到淮南袁术处,其实就是因为袁尚出使淮南,使得袁术称帝早了几年!从而使得中原政治军事博弈都变得激烈而冲突!

    孙权明确的感觉到,历史的改变都是从袁尚这个人开始的。

    因此他敏锐的感觉到,袁尚这个人,很有可能也是穿越者!他尽可能的避免了官渡之战,避免了袁氏一族的衰落,同时邺城之战打残了中原霸主曹操,后续的联姻西凉,更是让袁尚的实力如日中天!一跃成为天下第一诸侯!更兼后来袁尚竟然拿出所谓的“传国玉玺”,震撼了整个天下!

    三国原史中何来如此睥睨天下的年轻人啊!定是穿越者无疑了!

    不过孙权的穿越者心性不亚于袁尚,他也十分的坚韧和有城府!不然也不会在袁术处当质子,后来又惊险逃回,并且夺了真正的传国玉玺!

    某天,夜深人静,孙权独自坐在自己的密室中,手中拿着传国玉玺。其方圆四寸,上钮交五龙,正面刻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篆字,以作为“皇权天授、正统合法”之信物。而玉玺的一角却是破损一小块的。这块玉玺在他手中显得沉甸甸的,仿佛承载着整个国家的沉重责任和压力。孙权凝视着玉玺上刻着的八篆字,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深邃含义。

    孙权闭上眼睛,沉思着自己穿越以来所面临的挑战和困难。他意识到要成为一位君主并非易事,需要不择手段,需要勇气和智慧去应对各种复杂局面。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