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曹军会议(上)(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家。既然甄氏还没有过门,所以的确平妻的方案是最佳的。如此一来也的确需要告知甄氏一门。不过料想他们也没有意见。”

    “有意见也无所谓,我出使淮南回来,一定会成为父帅最喜爱的儿子,甄氏也不敢不同意,甚至只要他们能把女儿嫁过来即可。那甄宓本就没有父亲了,是家族中的冷饭,无价值之人,如今他甄氏能借此女与袁氏联姻,她甄宓才变得有价值。”袁尚一针见血的指出。

    荀谌暗自觉得袁尚要联姻荆襄黄氏,其实隐含的目的便是将来与荆州的合作甚至是攻伐。这三公子的野心的确是大!若有一天冀州兵马能觊觎荆襄,那说明整个北方都被袁氏吞并了!三公子早早就开始布局此事,看来的确是一扫宇内的枭雄!

    不过荀谌一直有一事想一探究竟,那就是袁尚为何这次伏击要假借曹操之名,只是挑拨曹操和袁术之间的关系吗?

    袁尚直言不讳,他就是想把曹操的注意力尽快的关注到淮南袁术身上。这样才能本质上把曹操的兵力吸引到南部,而无暇对河北兵力进行牵制。因为冀州最理想的状态就是尽快对公孙瓒用兵,在冬天之前结束战斗,这样可以减少很多的损耗,保存实力。所以曹操越早和袁术军事对峙越是好事。

    袁尚一行人走偏僻之路前往定陶渡河不说,且说曹操方面。

    这一日许昌城,曹操莫名其妙的接待了袁术的使者,看到一封胡说八道的书信。曹操老谋深算,知道事出反常必有妖,也不急于向袁术的使者表态。而是让使者住上两天,之后他便召集谋士和武将分析此事!

    曹操集团的豪华阵容齐聚一堂。

    谋士有:荀彧,荀攸,郭嘉,陈昱,刘晔。

    武将有:夏侯惇,于禁,乐进,徐晃,许褚。

    许昌乃是曹操的大本营,所以有一半最能打的武将都在许昌,另外,夏侯渊和曹仁分别镇守濮阳和洛阳,而与冀州邺城进行军事防备的则是曹洪和李典的一万守军。

    曹操把袁术使者的书信给众人传阅,将官们都是面面相觑,夏侯惇和许褚都是一脸懵圈,他们小声议论道“这几日于禁将军和乐进将军一直与我等一起练兵,哪里去过汝南啊?”“曹纯将军不是和曹仁将军一起在洛阳练兵吗?”

    荀彧和荀攸对视一眼,随后小声商议着什么。

    郭嘉看后则是冷笑不断。

    陈昱和刘晔却都面有忧色。

    曹操等了一会,给众人思考的时间,之后正式开始会议议题:袁术这封信是怎么回事?我方应该如何应对?

    夏侯惇第一个说话:“主公,袁术分明是挑衅我方!我等诸将近期皆在大营练兵,并无外出!他却搞出来个什么袁尚,袁绍的侄子!信上是胡说八道,我军哪里曾营救过袁尚!莫不是袁术想向我许昌进兵,胡乱找个理由?!”

    众将都是这个态度,尤其是于禁和乐进,信中点名二人去汝南伏击袁术两千骑兵!

    曹操看了看诸将的精神头和说话的底气,挺满意,随后问道:“若淮南军来犯,诸将可有取胜把握?”

    “丞相用兵如神,我等只需严格执行丞相军令,定能大破淮南军!”于禁是个尊崇军纪法令之人。

    许褚拍拍胸脯:“淮南据说能打的就一个纪灵!许褚愿和他大战三百回合!”

    徐晃信心满满的说道:“袁术大军虽然人数众多,但是我军精悍,真刀真枪的拼杀,我军可以一敌十!击败袁术不在话下!”

    曹操原本也没指望从众将口中能把事情的真相推演出来,只需要他们保持旺盛的斗志和饱满的士气即可。这也是曹操作为领导的艺术,这些重要的策略,他很鼓励武将发言,即便说不到点子上,也是允许他们积极进行讨论的。如此一来防止文官和武将的脱节,也能让武将在军事会议中慢慢提升自己的水平。

    原史中,张辽,张合,徐晃,于禁等名将都是如此成长起来的。

    随后曹操看向了谋士们。

    荀彧首先说话:“主公,袁尚此人甚是独特,他为袁绍第三子,并不是袁绍的侄子,而是袁术的侄子。”

    荀彧先纠正了夏侯惇的话,随后继续说:“这几个月的时间此子声名鹊起,竟然搞出个当世四公子的名头来。他和马超,赵云,甘宁其实都是名不见经传的年轻人,其实并无特殊功绩和惊艳表现,实在不配这四公子的名头。据传袁尚代表袁绍深去见了袁术,随后袁术便有了称帝的念头。今天这事八成是这袁尚在从中捣鬼。”

    “正是!吾同意叔父的看法,分明是这袁尚逃走时伏击了袁术,之后栽赃到我军!”荀攸补充了荀彧的意见。

    “所以这个事情值得玩味的地方便在于袁尚为何这么做?又如何做到的?”郭嘉的目光中闪过一丝智慧的光芒。

    “什么如何做到的?郭嘉先生说的我听不明白。”夏侯惇不懂就问。

    其实许褚也没听懂。

    倒是徐晃听明白了:“郭嘉先生其实是说袁尚作为冀州袁绍之子,哪来的兵去伏击袁术?要知道冀州和淮南之间路程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