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临危不乱(中)(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制造他是孝子以及他继承合法性的鼓吹。

    主公您只有第一时间戳破袁谭的伪善嘴脸,把他弑父的罪行公布于天下,才能让天下人相信他是个弑父的禽兽!您接下来的一切反击和反攻才是正确的,是名正言顺的。若是迟疑了,那么世人会说是三公子您想和袁谭争继承人因此后来想出一个罪名来诬陷袁谭的!袁谭也会极力的辩白,许攸和齐夫人更是会为袁谭而站台的!

    这种说辞,说白了,先入为主!所以臣建议您,军事策略还可以延后,但是舆论攻势,必须第一时间就给出!明早无论袁谭的诏令到不到,主公都要开誓师大会,把袁谭的罪行公诸于众!也只有这样才能稳定军心!日后主公反攻北方三州才有人会相应!

    更何况,这是杀父之仇,主公若是迟疑与袁谭开战,必为天下人不齿,三军将士也会诟病主公。认为主公不值得追随!老主公惨死,少主公要是不去和袁谭拼命,也不配是袁氏男儿了!”

    逄纪说到后来,情绪越发的激动,言辞犀利,还带有道德绑架,他本人更是直接给袁尚跪下,一副你不答应,我就不起来的架势。

    黄月英闻言脸上立刻有愠色,指责逄纪道:“大胆逄纪,怎敢如此冒犯主上!?你虽然是有功之臣,但是进言也当遵循礼仪,三郎自然是袁氏一族顶天立地的男儿,岂容你质疑?!就算你不跪,不说得这么冒犯,三郎也不会忘记父仇家恨的!何须你在这强逼?”

    袁尚却有点回过味来了,他给了黄月英一个白眼,又用手指刮了一下她的鼻子。

    袁尚不傻,他听出来黄月英貌似是在斥责逄纪,实际上是附和逄纪的观点,支持逄纪的做法。算是变相保护逄纪,她怕袁尚一时情绪不稳,被逄纪说恼怒了,所以她作为妻子出面替袁尚斥责他,袁尚即便不满逄纪也比这些话从袁尚自己嘴里说出来的好。毕竟黄月英是女流之辈,说错话,也不代表袁尚的观点,逄纪就算有意见,对一个女流之辈也不能较真,也不至于袁尚和逄纪主臣闹矛盾。

    “月儿,为夫呢还没糊涂到听不出好坏话,逄纪先生的意见我全都认同。”袁尚说道,随后又扶起了逄纪,“先生勿忧!我袁尚自然是袁氏的好儿郎,父仇家恨岂能忘怀?袁尚在此立下誓言:

    吾与家族败类袁谭势不两立,水火不容!父仇必须报,家恨岂容缓!明天一早便听从先生之言召开誓师大会,当即反攻三州!”

    逄纪起身,君臣惺惺相惜,袁尚的抉择让他很满意。

    原史中的逄纪是个有仇必报,有恩必还之人。

    田丰和他有过节,逄纪就会去诬陷田丰,直接造成田丰被袁绍冤死。原史中,逢纪在袁绍官渡兵败后进谗言:“田丰听说将军败退,拍手大笑,正为他预言正确而欢喜呢!”袁绍对身边的人说:“我没有采纳田丰的意见,果然被他耻笑。”于是杀了田丰。

    对于审配,逄纪起初和他关系不好,后来审配忠义之言行感染了逄纪,逄纪在袁绍怀疑审配时,死保审配,说“审配天性刚烈率直,每次所说的话和所做的事,都仰慕古人的节操,不会因为两个儿子在南边而做不义的事情,您不要对他怀疑。”

    荀彧点评逄纪是“果而自用”,可以说是非常贴切准确!逄纪的自我意识强烈,他做决定后的事情,必须马上去做,马上执行,不能有半点迟疑!果断果决之情乃是袁绍众多谋士中排第一的!

    袁尚重用逄纪,让他做特务头子,委任他是暗部之首,也是看准了逄纪当机立断甚至有些武断的性情!因为做特务头子,有时候就要雷厉风行,敢于做决定,敢于下狠心!这次逄纪正是因为这种性格才在邺城中顺利逃脱,而且潜入袁绍府邸,接触到齐夫人拿到了第一手的信息。而他出卖自己的替身的时候,让他们替自己赴死的时候,也没有任何的犹豫,就在荀彧评价的“果而自用”上!

    逄纪既然是有仇必报,一天不能等的性格,所以主张立刻同袁谭开战。

    贾诩闻言,则在一旁不说话,心中在盘算着什么。

    袁尚自然不是一个冲动的人,而且平时也是对贾诩言听计从,一切重大的决定必须和贾诩商议才行。他发现贾诩此时不说话,看来是有其他的顾虑,主张应该和逄纪与黄月英不同。

    袁尚自然不会阻塞言路,他要贾诩把顾虑说出来,即便有问题,看能不能找到两全之法,但不能藏着掖着,尤其是当下这紧要环节,任何决定都要深思熟虑,把一切都要考虑到,因为一旦做错抉择,就是万劫不复的境地!

    贾诩叹了一口气,说道:“主公之悲愤,夫人之孝心,逄纪之忠烈,吾贾文和都感同身受。但是当前大局错综复杂,当即反攻三州只怕有所不妥。当然,我也赞同第一时间声讨袁谭之恶行,罪状,从舆论上为我军反攻做铺垫,打基础。但是从军事层面上,直接不管不顾的反攻三州,只怕要出问题。而且还有很多事情要视情况做取舍,这所以臣建议主公不急于反攻三州,先把当下徐州局面稳住再考虑复仇之事。”

    “大胆贾诩!难道老主公的仇不报了吗?若是缓策,那岂不是给袁谭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