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说服刘备(2/3)
想。他的眼神坚定而真诚,仿佛在向袁尚传递一个信息:他是一个值得信赖的人。
然而,在内心深处,刘备实则警觉万分。他暗自分析着袁尚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试图洞察其真实意图。他必须谨慎应对,既要维护自己的形象,又不能让袁尚察觉到他的警惕。
这场对话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涌动。贾诩也在仔细观察刘备的表情。
张飞这边一听刘备不但不要徐州,还要把徐州相赠顿时有些气恼:“大哥莫非又要如当年对陶谦那般三让徐州?”
刘备瞪了张飞一眼。
袁尚则没有意外,刘备的回答完全在自己的意料之中。刘备要是上来就接受整个徐州,那也就不是刘备了。
袁尚本就是试探,这个场所也不是敲定事情的地方。于是顺着刘备搀扶的劲,站起身来,随后让贾诩把刘备一行安顿。这边先把丧礼继续下去。
灵堂里一片庄严肃穆。逄纪表情凝重地主持着丧礼,众人垂首默哀。逄纪则站在一旁,高声宣读着悼词,声音庄重而又充满力量。
将领谋士们整齐地列成几排,他们的脸上写满了悲伤和坚毅。随着逄纪的口令,他们向逝者敬礼,表达着对其的敬意和追思。在这片寂静中,人们默默地缅怀着袁绍的功绩和品德,同时也坚定了为其报仇雪恨的决心。
丧礼之后,袁尚专门去见刘备。
袁尚面容憔悴,双眼红肿,他向着刘备深深地鞠了一躬,声音哽咽着说道:“多谢刘皇叔,能远来参加先父的丧礼。”
刘备赶忙上前搀扶,只见袁尚泪水如泉涌般流淌,他颤抖着嘴唇,继续哭诉道:“先父骤然离世,袁家如今陷入一片混乱,吾等背负血海深仇,未能守住家业,恳请皇叔看在故交的情分上,施以援手。”
袁尚的言辞悲切,令人不禁为之动容。刘备等人皆面露不忍之色,他们纷纷安慰袁尚,表示会尽全力帮助袁家渡过难关。这时就连张飞和关羽也都产生了恻隐之心。
袁尚眼中闪过一丝狡黠,刘备此时已经被道德绑架。袁尚深知此时机已到,他清了清嗓子,声音中带着坚定与果断,将之前与刘备约定平分徐州的事情重新提起。
“如今局势明朗,我认为我们之前约定的平分徐州之策,需要做出一些调整。”袁尚直言不讳地说道,目光直视着对方。他顿了顿,接着说道:“玄德公,您的实力和威望众所周知。我提议,将原本平分的徐州,改为您占领除沛城以外的全部地区!”
袁尚后续补充,自己让出的徐州土地,改为刘备在后方保护袁尚的安全,并提供粮草补给。
但尽管如此,刘备还是占了天大的便宜!刘备其实之前已经想到袁尚打败吕布后不会遵守契约同自己平分徐州之事,刘备的底线是,只要自己能比吕布时期占领的土地多一些就行。然然今天这个局势是刘备做梦都不敢想的!袁尚非但要把彭城和徐州城给自己,竟然还把下邳以及其它区域都拱手相送!只留下一个徐州北方城镇的沛城!简直是匪夷所思!
刘备面露难色,连连摆手,口中迭声说道:“袁三公子万万不可,万万不可!”他的语气坚定,甚至脸上露出大义凛然的表情。然而,在这坚决的拒绝背后,却似乎隐藏着别样的心思。他的目光不时地扫过袁尚,仿佛在观察着他的反应,又似在试探着他的底线。与此同时,他也在借机巩固自己一直以来树立的形象,让人觉得他是一个正直、忠诚、不为利益所动的人。这种坚定而又微妙的态度,使得场面一时间陷入了僵局,众人屏息以待,不知袁尚接下来会如何应对。
刘备的反应还是在袁尚意料中。但今天这个徐州刘备你无论如何都得要!
袁尚面色诚恳,直接躬身到底,向刘备行了一个大礼。他的眼神中透露出急切和恳求,仿佛刘备是他最后的希望。
“玄德公,恳请您收下徐州!”他的声音带着一丝哽咽,“莫非您不愿意帮我报父仇吗?”
刘备眉头微皱,脸上依旧是为难的神情。
袁尚继续恳求道:“刘备大人,我知道您是仁义之士。若您能助我报父仇,袁家上下必当感恩戴德!目前我无力更无心去治理徐州,一心只为北伐袁谭!而且我后方需要安全和粮草补给。请玄德公为了我袁氏一族,更为了徐州百姓,收下徐州!”
此时,屋内众人目光都集中在刘备身上。只见贾诩微微拱手,言辞恳切地请求关羽、张飞和孙乾一同劝说刘备收下徐州,并成为袁尚的援军。
张飞性子急,首先开口道:“大哥,徐州乃是富庶之地,若能收下,我们便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况且,袁尚兵强马壮,与之结盟,也有利于我们兴复汉室!”
刘备立刻瞪了张飞一眼,这么直白的说法整个三国世界也就张飞能说出来了。
关羽说话则是从人伦大义上着手:“大哥,袁三公子要替父报仇,夺回北方三州。徐州百姓自然是短期无法顾及。大哥不妨先听袁三公子的建议,替袁三公子做后援又能保护徐州百姓。可谓一举两得!况且大哥本就是徐州牧。”
然而,在内心深处,刘备实则警觉万分。他暗自分析着袁尚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试图洞察其真实意图。他必须谨慎应对,既要维护自己的形象,又不能让袁尚察觉到他的警惕。
这场对话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涌动。贾诩也在仔细观察刘备的表情。
张飞这边一听刘备不但不要徐州,还要把徐州相赠顿时有些气恼:“大哥莫非又要如当年对陶谦那般三让徐州?”
刘备瞪了张飞一眼。
袁尚则没有意外,刘备的回答完全在自己的意料之中。刘备要是上来就接受整个徐州,那也就不是刘备了。
袁尚本就是试探,这个场所也不是敲定事情的地方。于是顺着刘备搀扶的劲,站起身来,随后让贾诩把刘备一行安顿。这边先把丧礼继续下去。
灵堂里一片庄严肃穆。逄纪表情凝重地主持着丧礼,众人垂首默哀。逄纪则站在一旁,高声宣读着悼词,声音庄重而又充满力量。
将领谋士们整齐地列成几排,他们的脸上写满了悲伤和坚毅。随着逄纪的口令,他们向逝者敬礼,表达着对其的敬意和追思。在这片寂静中,人们默默地缅怀着袁绍的功绩和品德,同时也坚定了为其报仇雪恨的决心。
丧礼之后,袁尚专门去见刘备。
袁尚面容憔悴,双眼红肿,他向着刘备深深地鞠了一躬,声音哽咽着说道:“多谢刘皇叔,能远来参加先父的丧礼。”
刘备赶忙上前搀扶,只见袁尚泪水如泉涌般流淌,他颤抖着嘴唇,继续哭诉道:“先父骤然离世,袁家如今陷入一片混乱,吾等背负血海深仇,未能守住家业,恳请皇叔看在故交的情分上,施以援手。”
袁尚的言辞悲切,令人不禁为之动容。刘备等人皆面露不忍之色,他们纷纷安慰袁尚,表示会尽全力帮助袁家渡过难关。这时就连张飞和关羽也都产生了恻隐之心。
袁尚眼中闪过一丝狡黠,刘备此时已经被道德绑架。袁尚深知此时机已到,他清了清嗓子,声音中带着坚定与果断,将之前与刘备约定平分徐州的事情重新提起。
“如今局势明朗,我认为我们之前约定的平分徐州之策,需要做出一些调整。”袁尚直言不讳地说道,目光直视着对方。他顿了顿,接着说道:“玄德公,您的实力和威望众所周知。我提议,将原本平分的徐州,改为您占领除沛城以外的全部地区!”
袁尚后续补充,自己让出的徐州土地,改为刘备在后方保护袁尚的安全,并提供粮草补给。
但尽管如此,刘备还是占了天大的便宜!刘备其实之前已经想到袁尚打败吕布后不会遵守契约同自己平分徐州之事,刘备的底线是,只要自己能比吕布时期占领的土地多一些就行。然然今天这个局势是刘备做梦都不敢想的!袁尚非但要把彭城和徐州城给自己,竟然还把下邳以及其它区域都拱手相送!只留下一个徐州北方城镇的沛城!简直是匪夷所思!
刘备面露难色,连连摆手,口中迭声说道:“袁三公子万万不可,万万不可!”他的语气坚定,甚至脸上露出大义凛然的表情。然而,在这坚决的拒绝背后,却似乎隐藏着别样的心思。他的目光不时地扫过袁尚,仿佛在观察着他的反应,又似在试探着他的底线。与此同时,他也在借机巩固自己一直以来树立的形象,让人觉得他是一个正直、忠诚、不为利益所动的人。这种坚定而又微妙的态度,使得场面一时间陷入了僵局,众人屏息以待,不知袁尚接下来会如何应对。
刘备的反应还是在袁尚意料中。但今天这个徐州刘备你无论如何都得要!
袁尚面色诚恳,直接躬身到底,向刘备行了一个大礼。他的眼神中透露出急切和恳求,仿佛刘备是他最后的希望。
“玄德公,恳请您收下徐州!”他的声音带着一丝哽咽,“莫非您不愿意帮我报父仇吗?”
刘备眉头微皱,脸上依旧是为难的神情。
袁尚继续恳求道:“刘备大人,我知道您是仁义之士。若您能助我报父仇,袁家上下必当感恩戴德!目前我无力更无心去治理徐州,一心只为北伐袁谭!而且我后方需要安全和粮草补给。请玄德公为了我袁氏一族,更为了徐州百姓,收下徐州!”
此时,屋内众人目光都集中在刘备身上。只见贾诩微微拱手,言辞恳切地请求关羽、张飞和孙乾一同劝说刘备收下徐州,并成为袁尚的援军。
张飞性子急,首先开口道:“大哥,徐州乃是富庶之地,若能收下,我们便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况且,袁尚兵强马壮,与之结盟,也有利于我们兴复汉室!”
刘备立刻瞪了张飞一眼,这么直白的说法整个三国世界也就张飞能说出来了。
关羽说话则是从人伦大义上着手:“大哥,袁三公子要替父报仇,夺回北方三州。徐州百姓自然是短期无法顾及。大哥不妨先听袁三公子的建议,替袁三公子做后援又能保护徐州百姓。可谓一举两得!况且大哥本就是徐州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