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章 黎阳会师(上)(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操所有,这一战后,自然要求夺回,而实际上张辽和徐晃已经派兵驻扎在濮阳,接收了全部濮阳地界。而额外的是平原郡的魏县地区,以及并州的上党郡割让给曹操!

    但站在袁谭的视角和立场上,这依旧是十分肉疼的割让土地!他本意是濮阳郡归还给曹操,再每年给汉献帝进贡就了结此事,没想到曹操还想要魏县和上党郡。

    魏县是平原郡的外部屏障,魏县若失,日后曹操的兵马几日间便可从濮阳郡兵临平原郡城下。而并州本来就相当贫瘠,好地方有税收有物产的地方就不多,上党郡占了并州资源税收的三分之一,而且上党郡一旦丢失,并州的首府晋阳就完全暴露在曹军的兵锋之下。

    这两个地区的割让,袁谭是舍不得的,简直如同割肉!

    袁谭本想一口回绝的,但是许攸和辛评都给袁谭使眼色。袁谭会意,说自己思考一夜,来日再回复刘晔。刘晔自然知道袁谭内部要开会讨论的,因此也同意明日回复。

    刘晔回到驿馆后,袁谭与众人商议,许攸和辛评的观点一致,先答应曹操的要求,待战争结束后再做计较。濮阳郡归还不成问题,魏县和上党郡则可以慢慢拖。战后如果曹操损失巨大,则袁谭可以顺势不予理睬曹操的主张,如果曹操损失不大,则袁谭就酌情割让。总之当务之急不是一县一郡,而是先拿下袁尚。

    袁谭无奈之下,也只能先答应下来,将来阳奉阴违,甚至再同曹操开战怎样都行。反正现在是空头支票,没有损失的。

    翌日袁谭答应了曹操的要求,并且亲自书写同盟信,盖上冀州牧和朝廷大将军印,交给刘晔回复曹操。双方约定二十日后,双方大军在邺城东部的黎阳集合,会盟之后攻打邺城!

    刘晔来之前已经从曹操处得到同意联盟和进攻袁尚的指示,因此他经过推算,与袁谭定了一个二十日的期限。

    送走刘晔后,袁谭派出传令官给渤海郡的高干以及已经在南下路上的幽州军团传令,统一在邺城东的黎阳集合!同时袁谭再次给田丰和高览下令,要他们也从并州出发,绕过邺城,来黎阳。这次他在信中的措辞十分严厉,说得直白些就是让田丰和高览必须选边站了。

    于是袁谭起大军,把平原郡和魏县的己方兵力汇总共同开拔!

    不出十五日,袁谭的军队就已经集结在黎阳了,除了高干和淳于琼、吕威璜以外,令袁谭惊喜的是,田丰和高览竟然也率领三万大军驰援助战。

    田丰和高览从并州出发,沿着北路绕了一个大圈避过了邺城的袁尚军事管控范围才到达黎阳。不过队伍虽然人数不少,足足有三万人,其中还有五千骑兵,但是粮草带的不多,到达黎阳之后需要袁谭接济才行。

    田丰与高览前来助战,许攸是十分疑惑的,担心他们是来偷袭袁谭的,但是田丰高览二人的行为却让许攸什么也说不出来。

    首先田丰与高览共同署名给袁谭回复,表示二人都已经病愈,而且生死存亡之际,他们二人毕竟是袁绍生前的臣属,所以大是大非面前一定遵从袁绍的生前安排,会对袁谭效忠。不过田丰和高览也在信中向袁谭提出了一些要求和条件,田丰希望战后调回邺城任职,高览则想提升官职,此外二人还索要了一些金银赏赐。

    袁谭知晓后十分高兴,田丰和高览总算松口了,愿意服从自己的军令。而最让袁谭放心的是,二人索要官职和赏赐!如果二人不要加官进爵,不提任何条件,袁谭包括辛评和辛毗都觉得这二人是诈降!没准所谓并州三万大军是来偷袭袁谭的。但是二人的言行与高干、淳于琼、吕威璜都如出一辙,都是用利益来交换,这样就十分自然,可信性很强。

    另一个细节也说明了田丰和高览投靠的真心,那就是粮草带的很少。首先他们如果带很多粮草,就会很危险,目标变得很大,行军速度也会大大迟缓。一旦袁尚知晓,半路截击,烧毁粮食,则并州军队损失巨大。

    而田丰高览带着刚刚能走到黎阳的粮草投奔,说明是十分信得过袁谭的。因为只要袁谭不提供粮草,再进行围困,并州军队就不出几日就会饿死!田丰明知道如此,还是只带很少的粮食随军,说明是真心投靠。因为田丰高览把自己的生死交给了袁谭!

    这也从另一个方面佐证田丰和高览没有倒向袁尚。如果并州军队带着充足的粮草大摇大摆的绕过邺城到达黎阳,那么只有一种可能,就是袁尚故意放田丰高览通过!那就说明并州军队投靠了袁尚!不然以袁尚的机警和贾诩的谋略怎会不去袭击并州军队的粮草呢?

    并州军队携带很少的粮草绕过邺城北部的最直接原因就是怕被袁尚偷袭!毕竟袁尚太擅长伏击和偷袭了!打幽州,并州引诱黑山贼,打濮阳郡,打徐州,基本全是伏击和偷袭!田丰高览既然如此防备袁尚,就说明他们不是一伙的!

    绕过了邺城之后,并州军团每一日行军都会向袁谭汇报,田丰高览会把并州军队的位置,以及此日的行军路线全部告诉袁谭。袁谭这下彻底放心了,若对方不是真心来投,暴露军队行踪无异于自投罗网!

    这一日,并州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