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6章 夫妻俩帮助村民设计并出资,修护城沟渠和城墙(3/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位是来帮助我们村子建筑防御工事的,我们应该出银子感谢二位。

    可是您二位却想出银子,让我们自己给自己做事的时候,还要赚银子。

    我们怎么能做出那样混账的事情?

    请二位贵人放心,除了石料我们没有办法解决,只要动用人力的地方,都由我们自己来解决。”

    萧云嫣看着这些纯朴善良的百姓,觉得她和相公决定十分正确。

    再看看村民瘦弱的身体,枯黄的头发,黑暗的皮肤,他们是好久没吃饱饭了。先让大家吃饱肚子才是硬道理。

    于是萧云嫣从空间里拿出了很多粮食,还有肉蛋。当着大家的面,这些东西直接弄出来,百姓们都看傻眼了。

    他们觉得真是不可思议,这两位贵人竟然是一对神仙,不是普通人。村民们赶快跪下磕头。年迈的族老也要跪下磕头。

    萧云嫣和厉墨涵赶忙拦住他们。萧云嫣解释说,她是修真者,有储物袋,所以这些东西都是从储物袋里拿出来的。

    百姓们似懂非懂地点点头,不过心中还是觉得这两人就是神仙,只是不想让他们过于震惊,所以才找出这样的借口。不过,百姓们也不想让二位贵人受到惊吓,所以都装作相信二位是修真者而非神仙。

    萧云嫣让里正将这些这些粮食和各种肉类和鸡蛋按人头平均分配给村里的各家各户。那些孤寡老人,粮食和蛋多给一些。

    食物问题解决了,就是要找上好的石料。那两个被请回来的工匠师傅说,石料需要去很远的地方运过来。他们此处没有山,石料要从三十里外的石料场拉到村子里。因为路途远,用量大,所以要雇车队。

    萧云嫣说:“这都不是问题。大概多少两银子够雇佣车队和购买石料?”

    两位师傅要核算一下。

    因为刚刚他们商议,除了砌城墙之外,三面环水的堤岸靠村子这一面要修成堤坝,修出几个台阶还有护栏。

    如此一来,既可以方便村民们下到沟渠里取水,或者在此处洗衣服,也可以防孩子们在此处玩耍时不小心滑进水里。

    两位师傅核算了一下。红着脸对肖云燕说,保守估计至少需要二百五十两银子。

    她拿出三百两银子,让这两个师傅带领村中的几十个年轻男子去镇上雇佣拉砖的牛车队。除了购买史料。还有。建筑用的工具以及沙子石子。

    两位师傅说:“用不了这么多,我们刚刚已经把沙子,石子这些东西算在内,如果再添置一些工具,二百六十两银子足够了。”

    萧云嫣让他们拿着,并且说:“俗话说,穷家富路。买东西的时候,银子充裕一些总是好的。

    一来回六十里路,跑一趟也需要挺长的时间。不要因为银子太少了还要折返回来。”

    在两位师傅的带领下。村中的三十多个壮劳力吃了一顿饱饭,带上打好的饼子还有萧云嫣给他们拿的酱菜和火腿肠,满怀希望地一路浩浩荡荡,向三十里外的石料去采购大石砖。

    里正和族老在村子里带着年轻男子开始动工。

    剩余的村民,无论男女老少,只要身体还算健康的,都拿着工具到指定地点开始挖土。

    吃了饱饭的村民们干劲十足。大家齐心协力地挖掘沟渠,修筑围墙。萧云嫣和厉墨涵则运用医术,为受伤的村民治疗。

    在阳光的照耀下,村子里热闹非凡。

    一伙人齐心协力地砌着城墙,他们用粗糙的双手将一块块沉重的石砖堆叠起来。

    因为从空间里拿出了,并教给师傅们如何使用水泥。按照一比三的比例,将沙子和水泥用水混合均匀,在每层砖之间和砖缝之间都要用水泥粘合。

    如此一来,要比以前用泥巴砌墙更加牢固。看到水泥的神奇功效,师傅们双眼放光,干起活来更加有劲儿。

    他们真地特别佩服这两位神仙,拿出来的东西都是他们没见过的。

    因为工具趁手,材料充足,人手多且干劲十足,工程进展特别快。城墙逐渐高耸,形成了一道坚不可摧的屏障。

    另一伙人则在奋力地挖着沟渠,汗水顺着他们的额头滑落,滴入土中,但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坚定和决心。

    整个村子都沉浸在热火朝天的劳动氛围中。男人们大声呼喊着,互相鼓励着;女人们则忙碌地为工人们送水送饭。大孩子们在一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小孩子们欢快地唱着儿歌,为这繁忙的景象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

    随着时间的推移,防御工事逐渐完工。高耸的城墙和深深的沟渠交相辉映,宛如一座坚固的堡垒。

    沟渠上,足够拉着粮食的牛车通过的铁架吊桥横跨两岸。用成人手腕粗细的铁锁控制着吊桥。

    这个吊桥是萧云嫣和厉墨涵一起设计的,找了镇上的铁匠,按照尺寸定制的。

    原来通往河对面的那座木板桥原本也破旧了,现在也废弃了,河面上同样做成了铁架桥的形式。

    最令村中孩子和夫人们喜欢的是那两道护村沟渠旁边设置了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