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1章 船队路遇水匪,张县令挺身而出,护送船队平安抵达泉州(2/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还价。因为船上的货物。虽然利润不低,可是一船货物的的利润最高也不会超过一千两。

    通常几百两银子那都是好的。

    还有人运送一些不值钱的物品,因为成本低风险小,所以利润也薄。一船货物也就挣二三百两银子。

    现在水匪一张嘴就要一条船,五百两银子,那这趟船跑下来不但不赚钱,还倒赔二三百两,哪个人也不会轻易答应的。

    可是水匪这边声势越浩大,大有不交银子不让过的趋势。

    因为他们现在已经叫嚣:“”在过一炷香的时间,如果哪条船的东家不同意拿银子那,就直接让水鬼把船底凿穿。

    看你们是打算把所有的货物和人扔进这条河里,还是要平平安安地离开?就看你们的选择了。”

    这些水匪的叫嚷声越大,船上的东家们越害怕,因为他们吵嚷着:“船上人听着,要想活命,就赶快凑齐银子。

    交了足够的银子,船和人就都平安了。

    否则,船、货和命都没有了。

    不交钱就把船,货和人留下。

    船的东家都被这群蛮不讲理的土匪气的吐血,可是他们又不敢反抗。

    土匪叫嚷的声音越发大,船队的东家们就越害怕。

    关键的时候,县令张大人在带领胡文书和官差挺身而出。

    他面对水匪毫不畏惧。对水匪的头领相诚心规劝。真是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并给予一些承诺。

    令所有商船的东家不敢置信的是,那些穷凶极恶的水匪竟然对张大人十分尊敬。

    张县令的官威在他们面前特别有用,竟然将这些贪婪成性无额不作水匪劝退了。

    有些船只的东家也在猜想,是不是张大人与这些水匪有什么勾结?大家一起在这演戏。

    但是现在的形势他们也看不太懂,毕竟那些水匪刚刚表现的可是非常凶恶的。

    如果张大人不出面,他们的船真地会被凿船水鬼凿破船底。

    如果不能及时靠岸,船只就会沉没在这深不见底的湍急河流当中。

    因此,这些船东家对于张县令还是非常感谢的。

    他们不在乎是不是有阴谋,只在乎这一趟行船是否可以平安抵达目的地。

    现在看来,张县令上船,确实能保护他们平安抵达目的地。

    闻夫人也在船上静观眼前这件事情发生的始末。

    她心中仍旧认为,这个张县令和胡文书与这帮水匪还是有一些勾结的。

    但是他们之间具体有何勾结和阴谋,也无从考证。

    不过现在至少那些水鬼们不再凿船底了。

    船上一众人的心也放回了肚子里。

    否则如果船底漏了,他们的结果会非常悲惨。不是被抓走当人质,就是被沉入江底。

    无论是什么身份,在凶恶的水匪面前,都要听他们摆布。

    刚刚那些水匪喊出:一只船过路费五百两银子。

    闻夫人不是拿不起这个银子,而是以她的经验判断,如果这些水匪轻易拿到了每条船五百两银子的过路费,在下一个路段仍旧会故技重施。

    水匪们将他们身上的银子都掏空之后,最后也一定会把船和货全部扣留。船上的人能不能被放行,还是不得而知的事情。

    闻夫人对于当地如此混乱的运输环境十分堪忧。

    她的夫君被贬到泉州任道台,是因为夫君的同年好友杨道台在这里任道台之时,被当地包括土匪和水匪在内的恶势力所胁迫,朝廷下发的政令很难在这里被认真地执行。

    并且,杨道台想尽一切应对措施,妥善保护运送税银的车队,却还是将一年的税银全都被匪徒们抢走了。

    国王下令,要将杨道台治重罪,革职查办,抄没所有财产,满门贬为奴籍,立即发卖。

    闻大人替杨道台求情。他辩驳:“国王陛下,当地治安不好,并不是杨道台一人的责任,而是整个泉州道多年形成的匪患,积重难返,不好治理。杨大人拼尽全力也无法在短时间内改变当地的治安环境。”

    国王看到这个文大人竟然敢直接站出来,推翻他的判决。国王马上瞪起眼睛,死死地盯着文大人。让他继续说下去。

    闻大人替好友辩解:“国王陛下,众所周知,杨道台只是到任一年。

    他是旧年冬季上任的,经过大半年的努力,才与当地官员和商贾形成了可以合作的局面。

    杨道台与当地的官员和商户做了好长时间的沟通,才将各项政令勉勉强强颁布下去。税收也比往年增收了半成。

    杨道台在泉州可谓是兢兢业业,一点不敢懈怠。

    他和手下心腹好不容易将税银收上来。

    为了保证税银安全到达王都,他们选择了陆路和水路两种运输方式。

    不但出动了官差,还雇佣了当地有名的镖行,护送这些税银。

    为了保证这些碎银不被匪患知道运输路线和时间,他们将装银子的车辆和船只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