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4章 未命名草稿66(2/5)
李二这人非常有才,他学东西特别快。将来如果能够走入真正的官场,一定会是一个非常有能力的好官。他不忍心让这个孩子埋没于普通的小官吏当中。
况且,曾经十一岁考取同生,就在备考第二年秋闱的时候,家中突遭变故家破人亡,他才流落街头,失去了继续读书考取功名的机会。
闻大人觉得应该给他机会,让他继续求学。于是闻大人把他找到身边,问:“李二,你愿不愿意继续求学,考取功名?”
李二没想到,闻大人竟然能够主动问他这件事情。他原本十分犹豫的心态突然变得坚定了。
他抬起头,目光直视闻大人,十分坚定的说:“回禀大人,小人确实有此想法。只是小人已多年不摸书本了,不知还有没有那个能力。
况且大人您待小人不薄,也十分重用小人。小人又害怕失去这个机会以后,如果连续考取而不中,恐怕自己的生活都无以为继。”
闻大人理解他的犹豫不决是因为他曾经的遭遇所致,让他不必担忧。说:“如果你在生活上有困难。我会帮你想办法的。
我家两个儿子也在学院读书,不如你就与他们一起在学院读书,平时督促他们两个认真研究学问,不要把心思放在交朋好友那些事情上。
我那两个儿子虽然读书还有些天赋,只是在王都都是请先生来家里教导他们。
现在他们来到这里,只能去书院读书。没有了先生耳提面命,又面临各种新奇事物的吸引,恐怕学习态度上要有些松懈。
所以我想你和他们一起去书院,帮我看着他们。然后我帮你付束修和笔墨纸砚的银两。
其余生活上的花销就需要你自己想办法了。你作为同生可以用抄书赚钱,赚生活费还是不成问题的。”
李二特别感谢闻大人为他着想。
实际上,他知道两位公子读书是十分认真的,并不需要他监督。闻大人只是想要帮助他,却不能让他觉得自己是白拿银子,才给了这样一个轻巧的差事。
闻大人对他的良苦用心令他非常感动。
不过他可不想成为闻大人的负担。
虽然闻大人的俸禄不少,可是他要养着一大家人,与王都那边的亲戚朋友还要经常走动,开销可不小。
闻大人又是一位廉洁奉公的好官,从来不贪污受贿。所以李二认为闻大人的银子也不一定够花。他还是自己想办法吧。
这件事情被闻小姐知道了。她觉得父亲对这个李二有些过于关注。所以她也从中了解一番。
当得知李二的身世以后,闻小姐竟然十分同情这个李二。
闻小姐得知,其原名叫李长生,是他们李家排行第二的儿子,却是家中的嫡子。
家中遭逢变故之时,他因在外游学而躲过了一劫,否则也会成为被满门抄斩的一员。
从那时起,李长生再也不敢叫自己的原名。一直对外说自己没有大名,就叫李二。
因此在父亲给他的祖父平冤昭雪之前,他一直没有透露自己的真实姓名。
闻小姐还得知,这个李二在读书的时候被学院的先生称作神童。
他考同生试的时候得了一个案首。如果不是家逢灭门惨案,他被夫子们认为,院试的时候也会取得前三名的名次。其未来不可限量。
闻小姐得知此事之后,与父亲说:“不如父亲收李二做义子,这样他就可以安读书,以后也会成为弟弟们的助力。”
闻大人没有直接回答女儿的问题。他若有所思地看看女儿,又深思熟虑一番。
闻大人突然对闻小姐说:“月儿,你也老大不小的,如今已经十七岁了。若不是爹的官职被贬来到了地方,明年你就应该结婚了。
可是爹没告诉你,当国王下诏书将爹从王都贬到通州,你那个婚约就被王家退掉了。
如今你的年纪也不小了。父亲想好好培养这个李二,如果他真是可造之材,爹想把你许配给他。不知你意下如何?”
闻小姐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并没有向闻大人预想的那样惊讶且痛苦不堪。
她十分平静地告诉闻大人:“父亲,其实女儿已经与王崇在离开王都之时就见过面了,他已经将这件事情告诉女儿了。他说是家里的意思,他无法反抗。求我不要记恨他。为了补偿我,他还私下给了我一千两银票。我们已经各不相欠了。”
闻小姐抬头看着父亲,眼中闪过一丝坚定,“爹爹,女儿知道您的良苦用心。关于婚事,女儿愿意听从爹爹的安排。但女儿也想亲自考察一下李二的人品和才华。”
闻大人微微颔首,表示同意,“也好,毕竟婚姻大事关乎你的一生幸福。咱们观察半年,你也可自行安排与他相处一段时间,再做决定。”
恰好萧云嫣再次来这里看望闻小姐和余小姐。
闻小姐对萧姐姐那是十分崇拜,更是非常信任。她把这件事情来龙去脉说给萧云嫣,求她帮忙拿主意,更是请萧姐姐帮忙查看一下这李二的人品和能力。
况且,曾经十一岁考取同生,就在备考第二年秋闱的时候,家中突遭变故家破人亡,他才流落街头,失去了继续读书考取功名的机会。
闻大人觉得应该给他机会,让他继续求学。于是闻大人把他找到身边,问:“李二,你愿不愿意继续求学,考取功名?”
李二没想到,闻大人竟然能够主动问他这件事情。他原本十分犹豫的心态突然变得坚定了。
他抬起头,目光直视闻大人,十分坚定的说:“回禀大人,小人确实有此想法。只是小人已多年不摸书本了,不知还有没有那个能力。
况且大人您待小人不薄,也十分重用小人。小人又害怕失去这个机会以后,如果连续考取而不中,恐怕自己的生活都无以为继。”
闻大人理解他的犹豫不决是因为他曾经的遭遇所致,让他不必担忧。说:“如果你在生活上有困难。我会帮你想办法的。
我家两个儿子也在学院读书,不如你就与他们一起在学院读书,平时督促他们两个认真研究学问,不要把心思放在交朋好友那些事情上。
我那两个儿子虽然读书还有些天赋,只是在王都都是请先生来家里教导他们。
现在他们来到这里,只能去书院读书。没有了先生耳提面命,又面临各种新奇事物的吸引,恐怕学习态度上要有些松懈。
所以我想你和他们一起去书院,帮我看着他们。然后我帮你付束修和笔墨纸砚的银两。
其余生活上的花销就需要你自己想办法了。你作为同生可以用抄书赚钱,赚生活费还是不成问题的。”
李二特别感谢闻大人为他着想。
实际上,他知道两位公子读书是十分认真的,并不需要他监督。闻大人只是想要帮助他,却不能让他觉得自己是白拿银子,才给了这样一个轻巧的差事。
闻大人对他的良苦用心令他非常感动。
不过他可不想成为闻大人的负担。
虽然闻大人的俸禄不少,可是他要养着一大家人,与王都那边的亲戚朋友还要经常走动,开销可不小。
闻大人又是一位廉洁奉公的好官,从来不贪污受贿。所以李二认为闻大人的银子也不一定够花。他还是自己想办法吧。
这件事情被闻小姐知道了。她觉得父亲对这个李二有些过于关注。所以她也从中了解一番。
当得知李二的身世以后,闻小姐竟然十分同情这个李二。
闻小姐得知,其原名叫李长生,是他们李家排行第二的儿子,却是家中的嫡子。
家中遭逢变故之时,他因在外游学而躲过了一劫,否则也会成为被满门抄斩的一员。
从那时起,李长生再也不敢叫自己的原名。一直对外说自己没有大名,就叫李二。
因此在父亲给他的祖父平冤昭雪之前,他一直没有透露自己的真实姓名。
闻小姐还得知,这个李二在读书的时候被学院的先生称作神童。
他考同生试的时候得了一个案首。如果不是家逢灭门惨案,他被夫子们认为,院试的时候也会取得前三名的名次。其未来不可限量。
闻小姐得知此事之后,与父亲说:“不如父亲收李二做义子,这样他就可以安读书,以后也会成为弟弟们的助力。”
闻大人没有直接回答女儿的问题。他若有所思地看看女儿,又深思熟虑一番。
闻大人突然对闻小姐说:“月儿,你也老大不小的,如今已经十七岁了。若不是爹的官职被贬来到了地方,明年你就应该结婚了。
可是爹没告诉你,当国王下诏书将爹从王都贬到通州,你那个婚约就被王家退掉了。
如今你的年纪也不小了。父亲想好好培养这个李二,如果他真是可造之材,爹想把你许配给他。不知你意下如何?”
闻小姐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并没有向闻大人预想的那样惊讶且痛苦不堪。
她十分平静地告诉闻大人:“父亲,其实女儿已经与王崇在离开王都之时就见过面了,他已经将这件事情告诉女儿了。他说是家里的意思,他无法反抗。求我不要记恨他。为了补偿我,他还私下给了我一千两银票。我们已经各不相欠了。”
闻小姐抬头看着父亲,眼中闪过一丝坚定,“爹爹,女儿知道您的良苦用心。关于婚事,女儿愿意听从爹爹的安排。但女儿也想亲自考察一下李二的人品和才华。”
闻大人微微颔首,表示同意,“也好,毕竟婚姻大事关乎你的一生幸福。咱们观察半年,你也可自行安排与他相处一段时间,再做决定。”
恰好萧云嫣再次来这里看望闻小姐和余小姐。
闻小姐对萧姐姐那是十分崇拜,更是非常信任。她把这件事情来龙去脉说给萧云嫣,求她帮忙拿主意,更是请萧姐姐帮忙查看一下这李二的人品和能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