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带来看看(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方时微微摇头:“宁抓错、不放过,这事皇上不会放心上。

    但是,你一定得让皇上做决定,你可以先调查清楚,再上报给皇上。

    都尉府前面还有两个字,蒋都尉可别忘了,何为亲军。”

    蒋瓛没有说话,而是深深看了眼方时,便转身离开。

    从拱卫司到都尉司,再从都尉司到亲军都尉府,蒋瓛一直跟在朱元璋身边。

    他清楚知道朱元璋的为人,容不得一丝一毫的背叛,哪怕只是被怀疑。

    毛骧是谁,那是跟着朱元璋打天下的同伴,对朱元璋忠心耿耿。

    不过与胡惟庸有所联系,就被怀疑下狱,尽管没有明确表示处置结果,可想来下场不会太好。

    [确实不能随意决定,哪怕为了以后,自己也得在太子那边留个好印象。]

    [这个读书人不是死读书的,很明显一直在关注朝堂,说不定会有意外之喜。]

    想到这,蒋瓛带着一伙人,就前往方时家中,并安排人调查方时的关系网。

    来到方家,蒋瓛直接命人将方家翻了个底朝天,整个院子除了衣物,就只有一些书籍,连个铜板都没有。

    “都尉,除了书,什么也没有。”

    蒋瓛坐在书桌上,随手拿起一本书翻开:

    “再到处看看,等其他兄弟回来,我们就回去。”

    “是。”

    校尉看着翻书的蒋瓛,脸上浮现意外之色:

    “都尉,你看得懂这本书?”

    “废话,你不也识字?怎么会说出这……”

    话未说完,蒋瓛死死盯着书上几个字‘制度成本’和‘转嫁成本’,心中掀起骇浪。

    半晌过后,蒋瓛起身看了眼书架,冷冷开口:

    “将这些书全部带回去。”

    话落,蒋瓛带着手上的书籍和手下校尉所调查的情报,急匆匆赶往皇宫。

    [何三,你可真是我的福星。]

    [我蒋瓛时运已到,注定乘风而起。]

    蒋瓛没能第一时间见到朱元璋,此时的朱元璋正在教导朱标,希望朱标能明白他的苦心。

    “标儿,你是太子,肩上担着的将是大明天下,不可有妇人之仁。

    这些官员虽然很多没有参与谋反,可有一个算一个,没有不贪污的,杀了他们并不算冤枉。”

    “那潜溪先生呢?他已经七十了,还是我的老师,爹是觉得他是胡惟庸的同党,还是他有贪腐之嫌?”

    朱元璋有些尴尬的偏过头:“这事,以后你会懂得,总之爹是为了你好。”

    “爹!”

    朱标惊叫出声:“我不是小孩,更不是傻子,你的想法儿子是不会同意的。”

    “嘭!”

    朱元璋猛得拍下桌子:“这是为了大明万世永昌,为什么不同意。”

    朱标丝毫不怂:“大秦二世而亡单单因为胡亥吗?

    父亲既然想学商鞅,为何就忘了治世不一道这句话?”

    话落,朱标抱拳行礼,语气带着恳切:

    “爹,浙东学派已经翻不起浪花了,老师七十了,再也无法像年轻时那样传播学问。

    只要你放过老师,儿子同意你删选孟子一书。”

    “哼!”

    朱元璋冷笑出声:“说的好听,等咱死后,还不是你说了算。

    蒋瓛已经来了一会,你也听听看,听听这些人做了什么,你就知道为什么宋濂和胡惟庸要死。”

    “蒋瓛,进来!”

    随着朱元璋一声大喝,蒋瓛缓缓步入殿中,在向朱元璋和朱标行过礼后,便开始上报胡惟庸案的记载。

    “陛下,详细过程已呈上奏折,四川布政使等一众犯官也在路上。”

    朱元璋不置可否:“宋慎那边调查清楚了吗?有确凿证据吗?”

    “宋慎确实和胡惟庸之子经常探讨朝政,在酒楼等公开场合诋毁朝廷政策,此事拥有大量人证。”

    朱元璋看向朱标,语气淡然:“你也听到了,这些读书人仗着自己读过几本书,随意解读朝政。

    若是百姓不明所以,很容易就会被影响,甚至可能成为他们的刀。”

    朱标没有说话,他已经懒得说,准备去找自己的娘帮忙。

    朱元璋见朱标淡然神情,就知道这小子没有放弃:

    [也不知道这孩子像谁,脾气倔的要命。]

    “蒋瓛,等四川布政使到了就行刑,要让全天下知道,谋反和贪污是罪不可赦。”

    “是,还有一事,请陛下恕罪!”

    说着,蒋瓛就跪了下去,重重磕了个头。

    朱元璋放下手中奏疏,眼神微眯,语气冰冷:

    “说!”

    “在捉拿张图一家时,微臣手下一个校尉,误把张家的西席先生也带了回来。”

    “张图是谁?”

    “四川青峰县县令张合的亲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