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几千年的诉求(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方时眼神一凝,满脸坚定,对着朱标躬身行礼:

    “殿下师从潜溪先生,定然熟读史书,也一定知道从古至今,除了陛下,再也没有哪个农民推翻过前朝,却也彻底断绝前朝的复活之路。”

    朱标想了一会,不由微微点头:

    “确实,秦之大泽乡、汉之黄巾、唐之黄巢等等,均未成功过。”

    “为何会发生这些事?不就是农民们活不下去吗?”

    说到这,方时不自觉拔高声音:

    “从古至今,一直都是农民在供养着整个国家,可农民却是社会的最底层,甚至有些读书人戏称农民为泥腿子。

    就连被称为贱业的商人,都能以各种手段戏耍农民,更遑论那些世家贵族。

    这些人都忘了,是农民养活了整个国家,是农民养活整个汉民族。”

    听到这里,朱元璋忍不住吐露心声:

    “端起碗吃饭、放下碗骂娘,说得就是这种人,特别是现在这些当官的,死不足惜。”

    方时出声劝慰:“陛下无需愤慨,草民有的是办法让这些人生不如死,还是接着讲为何陛下天命所归。”

    “你说的对,一群垃圾不值得浪费时间。”

    “刚刚说了,农民辛苦了几千年,只为有一屋一瓦遮身之地,一日能有一餐饱饭,如此小小的诉求,几千年来却从未实现过。

    他们甘心吗?定然不甘心!就算是死,他们的意志还活跃在这天地间,看看谁能替他们当家做主。

    沧海桑田,几千年来他们看了太多,纵是隋文帝、唐太宗之辈,也只是想着自己,从未真正去了解农民的苦。

    为此,他们在等待,等待一个真正知道民间疾苦的人。

    终于,在崖山海战他们看到了扬王,又在扬王身上看到了淳皇后,看到了世代为农的陛下。

    他们相信,只有真正的农民,真正经历过苦难的人,才会把农民放在心上。

    皇觉寺、洪都之战等等一系列事情,陛下难道认为真的只是巧合吗?随便换个人,哪个不得身死道消。”

    “等等!”

    故事虽然精彩,然而对于读书人来说,他们不会相信,这才是朱标最担心的:

    “人的意志真能存在几千年吗?”

    “可以!”

    方时斩钉截铁:“这不是我说的,这是濂溪先生和横渠先生说的。

    太极图说有言: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二气交感,化生万物,惟人得其秀而最灵。

    张子正蒙有言:散殊而可象为气,清通而不可象为神。

    又言,鬼神者往来屈伸之义;由此可见,人是禀天地阴阳二气而生,死后自然亦化为天地阴阳二气。

    死后的阴阳二气亦有意志,否则,何来十目所视、十手所指。”

    朱标沉着脸:“大学这句不要到外面说,我会重新去研读经典。”

    “多谢殿下!”

    话罢,方时看向朱元璋,语气兴奋:

    “因上所述,陛下是应运而生,是几千年来亿亿万万农民所选出的代表,农民将几千年来的诉求都放在陛下,以及陛下后代身上。

    任何人胆敢阻拦陛下完成几千年的诉求,都将被亿亿万万农民的意志粉碎。

    胡惟庸之辈,其先祖既没有参与崖山海战,亦不是世代为农,妄图窥测神器,只会落得死无葬身之地下场。”

    “哈哈哈……”

    笑声经久不散,朱元璋很久没有这么放声大笑,多年来困扰他的难题彻底消散。

    出身寒微,徐达等人跟他又是发小,他时常害怕自己这些发小会想:

    既然朱重八这个放牛娃都能当皇帝,我又不比他差,为何不能当皇帝。

    现在方时给了他一个完整的天命观,而且还有儒家经典解释。

    此后,不管是文官还是武将,没有像朱重八这样的身世,再也没有名头去争夺皇位。

    而且,只需将这些话说给天下人听,整个大明数量庞大的农民,都将彻底为大明所用,也彻底让天下万民归心。

    只要,朱家子孙一步一步让天下百姓吃饱,那么大明千秋万代不是梦。

    朱元璋看向方时的目光愈发和善:

    “还是当初打天下的兄弟贴心,不仅仅为大明赴汤蹈火,还为咱大明留下一个大才。

    这次,是咱的都尉府抓错了你,为了赔罪,你先跟着太子去东宫,看看哪个地方缺人,你就在哪个位置先坐着。”

    话落,朱元璋顿了顿,仿佛突然想到了什么,笑着开口询问:

    “当初咱在外面打仗之时,皇后一直帮咱管理后方,你爹的亲事还是皇后亲自办的。

    既然你父母不在,那就让皇后为你挑选,你觉得如何?

    放心,婚礼一切费用,咱给你出了。”

    [你妹,你这是问吗?我敢不答应吗?]

    [算了,起码是跟在朱标身边,娶妻就娶妻呗!又不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