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是挺张扬的(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听着下方将士喊的口号,方时傻眼了,他总算明白为何说蓝复是最张扬的。

    “世子,蓝复一直都这样吗?”

    李景隆目露不屑:“这才哪到哪,要是在应天外,他每次出门都能敲锣打鼓。

    也就是读过些书,知道怎么做才不会触犯到陛下,否则早死了。”

    “难怪蓝英说他是最张扬的,是挺张扬。”

    说到这,方时好奇问出声:“你刚刚怎么不上去辩论,就开了个头。”

    “啪嗒!”

    李景隆甩开折扇,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

    “不会,我就粗通四书,问兵事还能上去,这些我是一点也不懂。”

    “术业有专攻!我们还是先去国子监。”

    “嗯!等下次有空再来。”

    方时瞥了眼黄子澄,随后心中带着疑惑前往国子监:

    [也不迂腐啊!经史子集也算信手拈来,怎么会把削藩削成那样?]

    [真正原因,想来只有那些专门研究历史的人才知道,我怕是永远不知道。]

    [不过,这憨憨的样子,是挺让人信赖。]

    比起黄子澄,更让方时上心的吴文,此人是真正把书读进去,不断章取义,不认可所谓的三纲六纪。

    [还有他旁边那个年轻人,这人或许以王充为榜样,将来也可以推荐给朱标。]

    方时心中所想的吴文,此时也离开谪仙楼,漫步在热闹的大街上。

    “子安兄,今日你为何出言讥讽杨宗德?大家毕竟是同窗。”

    “看不惯呗!”

    朱常毫不在意:“看他那么拽,我就不爽!

    别说我,你怎么也上场,平常不都是在听。”

    “也是看不惯,平常也就罢了,各有各的理解,也不能说什么。

    可他居然断章取义,这就不能忍,必须给他们一点颜色。”

    “哼,他们就是首鼠两端。”

    朱常不屑撇撇嘴:“这边批判荀子性恶论,那边又把荀子的其他理念融合,还说荀子不是儒家。

    我呸!一群道貌岸然之徒。”

    吴文望了望四周,轻声劝道:“小声点,被人听到了不好。”

    “怕个鬼!”

    朱常毫不在意:“我爷爷是枫林先生,我爹是三绝,我需要怕他们?

    别说他们,就是蓝复,我想骂就骂,他敢怎么样?”

    说到这,朱常拉起吴文手腕,快速向前走去:

    “走,我们去联络同窗,三日后我要搞死三纲六纪。

    他娘的,理就是理,还偏要跟三纲六纪挂上去,我天天听我爹的话,就能格物?就能穷理?”

    “唉唉!”

    吴文大急,挣脱开朱常的手,急声劝阻:

    “这蓝复明显是想把事搞大,你还真准备进他的陷阱?”

    “怕什么?不就是天人感应。”

    朱常毫无畏惧:“稷下学宫的百家争鸣我是没赶上,谪仙辩论我一定要参与。

    我们站在陛下这边,怎么输?

    你不是一直认为你母亲过得苦,怕你妹妹以后也一样。

    这就是最好的机会,我们一举把班氏遗毒铲除,将真正的易理说给陛下听。”

    吴文沉默片刻,想起自己母亲被欺负的日子,狠下心咬咬牙:

    “行,今次我陪你逆势而行,掀了这一千多年的遗毒,最多不过仕途断绝。

    什么天人感应,若君主修德就行,宋仁宗时期就不会有天灾人祸。”

    “哈哈,走,现在就去国子监。”

    还未进入官场的士子,总有一股冲劲,而一旦进入官场后,这些读书人的心态,大多会发生改变。

    就像严嵩,不就是被现实压弯骨头,从而走上谄媚之路。

    那些官员也不信天人感应,然而他们没有办法限制皇权,只能同屈君而伸天,天人感应来限制皇权的胡作非为。

    方时则是利用天心即民心,来限制皇权胡作非为,将它限制在牢笼中。

    只要朱元璋开了头,朱标继承下去,往后那些帝王,必定要奉行天心即民心的治国理念,因为这是大明立国之本。

    方时在李景隆的带领下,找到了国子监助教,宋讷。

    “方时拜见西隐先生!”

    宋讷起身回了个礼,便将两人迎了进来:

    “陛下已经跟我说了,方司柬还是要跟我讲讲,准备何时开始,何时结束,不能影响了学子们的学业。”

    “每日酉时开始、戌时结束,崖山海战先讲,等将士们熟悉崖山海战,再开始教千字文。

    由于纸张等原因,其他启蒙书籍,短时间内不会教导。”

    宋讷微微颔首:“时间倒没什么,不过京营所在离国子监有一段距离,学子们的安全如何保证?”

    “戌时之后,京营会派将士们护送学子们回国子监。”

    宋讷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