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方时出手(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此话一出,所有人纷纷看向方时。

    在钱唐说出朱襄氏的时候,方时知道自己该出手了。

    方时走出队列,向朱元璋行了一礼后,才转身看向钱唐。

    正准备开口,一旁韩宜可率先发问:

    “朱襄氏不是炎帝,还能是什么?天现异象,就说明陛下天命在身,是上天选定的君主。”

    方时深吸一口气,声如洪钟:

    “朱襄氏不仅仅是炎帝,更是神农,诸位别忘了,若不是神农的刀耕火种,吾等还在茹毛饮血。

    天垂象那不是上天的指示,那是几千年来亿亿万万农民的指示。

    陛下是神农的后人,是亿亿万万农民选定的君主。

    陛下除了君主这个身份,还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

    钱唐和韩宜可两人不自觉倒退一步,眼中是怎么也止不住的骇然。

    钱唐定了定心神,一脸复杂看向方时:

    “纵然如此,也改变不了天下人的心,天子名号已流传几千年。

    夏商周到蒙元,代代相传,这已经融入百姓的骨血中。

    自古以来都是上天赋予君王之位,何时有过百姓赋予君王之位。”

    方时轻声询问:“自古以来?是从黄帝开始的吗?”

    “当然。”

    方时垂下头,低声喃喃:“那就没错了!”

    “什么?”

    “君子之泽、五世而斩!”

    方时缓缓抬头,目光坚定,声音振聋发聩:

    “君子之者、五世而斩,黄帝的遗泽也该没了。

    姬氏子孙没守住中原大地,没守住先辈们打下的土地,有何颜面再继续君王天下?

    这天下不仅仅只有黄帝子孙,还有蚩尤子孙,更有神农后裔。

    神农后人收回了中原大地,赶走了蛮夷,那么几千年的制度也该变了!”

    ‘变了’两个字在宫殿中久久回荡,所有人一脸震撼看着方时。

    就连朱元璋也怔怔看着方时:

    [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胆子可真大,还以为你只是说给咱听的。]

    朱标轻垂眼眸,心中哭笑不得:

    [孤就知道,方司柬拥有虎胆,这话怎么能在朝堂上说,以后得多派几个保护。]

    “方司柬,你是想做什么?”

    钱唐大急,他想不明白方时的志向:

    “若真按你说的去做,大明会陷入何种动荡,你想过吗?”

    “我不想做什么,我只想这天下人人都可以吃饱穿暖,人人都可以读书。”

    方时一脸决然:“几千年来,所有人都在说民重君轻,可真正去做的时候,都认为只有贤臣在朝,才能让百姓过好日子。

    而我希望,只有治下百姓过得好,他才是贤臣,否则就是一个无能的读书人。”

    钱唐心中暗暗叹了口气,他想过方时志向高远,却没想到他要做没有人能做到的事。

    “方司柬,你当明白社稷的稳定,不仅仅有百姓,还有读书人、文武百官、众多将士。

    以大明现在的能力,根本无法生产如此多的粮食,也无法安排这么多的读书人。

    只要大明按现在的样子走下去,百年内所有百姓都能过好日子。”

    “呵呵!”

    方时嗤笑出声:“真的是所有百姓吗?最多就是县城周围的百姓,那些偏远山村的百姓呢?

    就算是全部百姓,那么一百年后呢?各地叛乱再次蜂拥而起,然后出现英明君主来个中兴大明。

    再过个几代,各地百姓揭竿而起,经过十多年、甚至几百年的争夺,又建立一个王朝,这样百姓又能过个一百年好日子。

    一直如此循环往复下去吗?”

    话落,方时看向文武百官:“诸位同僚能保证自己后代,一直富贵下去吗?

    今天我们不去做,那么我们的后代就会再次经历战争之苦。

    这是诸位愿意看到的吗?”

    “若是去做,可能过不了多久就会陷入战争之苦。”

    方时大声喝道:“因为害怕就不去做吗?为了自己能享受和平,就不顾及子孙后代吗?

    诸位记住,大明得国之正,自古无之。

    有陛下在,有大明将士在,这天下谁敢找死?”

    说到这,方时转身对朱元璋行了个四拜礼:

    “启奏陛下,大明与历朝历代不同,大明是击败蒙元夺回了天下,而不是自家人打自家人,夺取的天下。

    因此,有些制度该变了,例如历朝历代的徭役。

    微臣建议用前宋赈济灾民之法来减少徭役,让天下百姓认可大明。

    这是微臣结合历朝历代‘以工代赈’所做出的章程,请陛下御览。”

    说着,方时从袖子掏出一份奏疏,双手呈上。

    朱元璋从内侍手中接过奏疏,一脸复杂看向方时,没有第一时间回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