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当个傻子比较好(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知道了,爹,我现在就去。”

    说着,王常起身往门外走去,刚拉开房门,王绍的声音再次响起。

    “等等!”

    王常回头,双手还放在门上:“怎么了?”

    “告诉蓝封,不管永昌侯给什么东西,我们都分一半给他,让找人护送我们去应天。”

    “一半!”

    王辉在一旁惊叫出声:“爹,那可是五万两啊!几百年都赚不到的钱。”

    “糊涂!”

    王绍厉斥出声:“不给他东西,我们能活着到京城吗?

    这纸张有多大的利润你不知道吗?像我们这种普通人,别人想杀就杀。

    命都没有,要钱有什么用?”

    正如王绍所想,天高皇帝远,律法有时候根本没用,随便弄个罪名就能搞死他们一家。

    这也是朱元璋为何会同意军队学字的原因,他太清楚下面的弯弯绕绕。

    以前没办法,朱元璋只能和历朝历代一样,用宗族社会和地主来管理百姓,既能节省俸禄,又能安定这些地主。

    可是,现在有了办法,还不需要增加大量俸禄,他完全可以将皇权延伸到乡下。

    朱元璋此时眼神正死死盯着王本:

    “王卿,何以如此?是咱做的不好,让你失望了?”

    王本躬身一拜:“陛下英明,是微臣已经老了,很多理念转换不过来。

    再待在朝堂上,只会影响到陛下决定,影响到朝局,望陛下明鉴。”

    “王卿的经验正是大明所急需的,大明还需要王卿。”

    说到这,朱元璋轻叹一声:“既然你决心要辞,咱也不能不让你回家颐养天年。

    王卿再待一段时间,等黄册一事开始后,咱一定让卿回乡。”

    王本暗自苦笑,不过也不再继续辞官:

    “多谢陛下!”

    “你也是大儒,这几天回去,推荐几个熟读律法,正直严明的读书人呈上来。

    太子那边找卿有事,现在就过去看看。”

    闻言,王本藏在袖子里双手不由得抖了抖:

    [已经下定决心了吗?静诚兄,你到底和陛下说了什么?]

    “微臣明白!”

    王本离开后便慢慢走向东宫,路上遇到吴源,忍不住轻声提醒:

    “暂时别提辞官,若黄册能顺利进行,你再去辞官。”

    吴源有些疑惑:“为何?陛下没放你走?”

    “放了,不过要等黄册之后。”

    话落,王本扫了眼四周,见没人低声说道:

    “陛下已经下定决心,刑部尚书钱唐做不了多长时间,你自己注意些。”

    吴源悚然一惊:“陛下要杀了钱唐?”

    说完这句话,吴源仿佛想起了什么,喃喃自语:

    “也对,宋濂都能杀,钱唐又算的了什么?”

    王本却不这么认为,眼神扫了眼四周后缓缓开口:

    “不一样,陛下要杀宋濂,是因为浙东学派陷入了党争,加上宋濂是领头人,宋慎又犯了陛下忌讳。

    钱唐则不是,他只是理念之争,并没有实际性伤害大明。

    而且,陛下已经在朝堂说了不会追究,这时候最多就是让钱唐辞官,要杀也是等以后,这件事淡下之后。”

    “这么说,赵尚书也不会死?”

    “不知道!”

    在王本看来,既然朱元璋已经决定让钱唐辞职,那么千年的天人感应肯定会在朝堂上消失。

    汉儒学派若是不改变,将会慢慢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来到东宫后,王本看到了个意想不到的人,太医院院使戴思恭。

    [这位怎么来了?朱丹溪的嫡传弟子,殿下该不会有什么毛病吧!]

    “王春官来了,快请坐!”

    听到朱标中气十足的声音,王本松了口气:

    “谢太子殿下。”

    “刚好王春官来了,戴院使可以向王春官请教一下,惠民药局大夫考核一事。”

    戴思恭转头看向王本:“敢问王春官,若是太医院考核医德,该怎么出题?科举制可否借鉴。”

    王本懵逼了,太医院要像科举一样进行取士?还要考医德?

    沉默半晌后,王本缓缓开口:

    “出题可以学习科举出题,出个事例,然后让大夫用医书解答。

    像黄帝内经、孙药王的千金方、丹溪先生的格致余论等等都可以,无需限定在一定范围内。

    例如,一个男子生病,其人无恶不作、为人贪婪无耻,现在得了何种疾病,该用什么药方治,该不该治等等。”

    戴思恭轻叹出声:“老师是由儒转医,由于理学格物致知的影响,才创造出格致余论。

    那些大夫不懂真意,考这个有些难为他们。”

    王本有些无奈:“我可不懂医学,只能提个建议,成不成还需你来决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