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徭役而起(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一旁的朱标叫住蒋瓛:“蒋都尉,先等等。”

    话落,朱标看向朱元璋,语气温和:

    “爹,查不到人的,对方能出手,就说明这三个死士不在户籍,甚至见过他们的人也很少。

    现在要找到他们杀方司柬的原因,才能让都尉府有个方向去查。”

    “对对对!”

    朱元璋缓缓坐下,脸上怒气还未消散:

    “一定是钱唐那老家伙,最近就出了这件事。

    蒋瓛,把钱唐和韩宜可三族拿了,一定要给咱审清楚。”

    朱标有些哭笑不得,再次拦住蒋瓛,他知道这事一定不是钱唐做的,他心里有些揣测。

    “爹,这事与钱尚书无关,儿子还是觉得出现在徭役上。”

    朱元璋愣了下,瞬间压制住暴怒的情绪,想起蒙元时徭役的情形,心中一下子有了目标。

    “标儿,你说说到底怎么回事。”

    朱标缓缓开口:“天心即民心、白虎通这些事聪明人早就知道。

    他们去年不出手,是因为没有损害他们的利益。

    这次朝堂辩论,大多也都是跟治国理念有关,能让他们迫不及待,不顾危险出手的,只有徭役。

    一旦徭役取消,他们无法通过徭役,让那些百姓为了躲避徭役而自愿卖身,也无法通过徭役,对百姓进行各种掠夺。

    天心即民心不出手,他们是认为方司柬是空读书的,根本不知道下面弯弯绕绕。

    现在,方司柬取消徭役,这是打在他们的痛处了。”

    朱元璋暗暗点头,不愧是标儿:

    “蒋瓛,把滁州上下官员全部拿下,石家不动。

    从他们口中给咱撬出来,咱不信他们藏得这么深。”

    “微臣明白。”

    这次朱标没有阻止,石家没动会给对方一种侥幸的心理。

    望着蒋瓛离开的背影,朱元璋眼中晦暗不明:

    “咱还没同意方小子的提议,他们就迫不及待的出手,这是在告诉咱,只要敢同意,他们就敢杀官。

    还有军队参与救灾,说不定他们也知道了,真是无孔不入。

    好啊!真好!若方小子没提出来,李市没发现,咱大明以后是不是被他们玩弄在鼓掌中?”

    朱标也是一脸凝重:“爹,不能着急,两浙盐务一事还未解决,此事再等等。

    这些人必定是那些豪族士绅,若没有好的政策彻底解决,清理一批,还有下一批,永远杀不干净。”

    “咱知道。”

    朱元璋站起身,脸上出现一抹坚定:

    “下诏:令天下所有明经儒士进京,重修历代经典。

    方时兼任翰林典籍,参与重修历代经典。”

    朱标眼神亮起:“爹,你下定决心了?”

    “方小子都敢掀了五千年的天子之位,咱有什么不敢。

    以前,咱觉得只要安安稳稳,大明超越历朝历代是没问题。”

    话到这里,朱元璋顿了顿,咬牙切齿说道:

    “现在看来,大明别说超越历朝历代,只要多来几次天灾,整个大明又会烽烟四起。

    他们这些人,会一直趴着大明身上吸血,甚至有天会变成汉朝世家一样,掌控着整个朝堂。

    静诚先生没说错,靠这些豪族士绅管理百姓,大明永远都不可能安稳。”

    朱标沉声回应:“蓝复那边还是要多给他些权力,他那边至关重要。”

    “你安排,给方小子送些东西过去,别吓坏了他。”

    话音刚落,一名内侍走了进来:

    “陛下,蒋都尉求见!”

    朱元璋有些不安,不会又出什么事了吧!方小子该不会死了吧!

    “让他进来!”

    蒋瓛进来后,匆匆行了一礼,便呈上一张纸:

    “陛下,这是方司柬出城做的事,从陈家二子口中得知,此事已经进行两年有余。”

    朱元璋快速扫了眼,随后将纸张递给朱标,口中惊叹不已:

    “真被你娘给说中了,这小子真是做了两套方案,为了自己的志向,什么都没有就去做了。”

    朱标看了眼,缓缓合上纸张:

    “蒋都尉,派两人暗中保护好陈家。”

    “标儿,你不准备让朝廷搞?这东西可不是一个人能做的了。”

    朱标摇摇头:“不能大张旗鼓去做,甚至一丝一毫的苗头都不能暴露。

    徭役已经能让他们冒险刺杀,真弄出来大幅度提高产量的良种,他们会无所不用其极。

    如今各地叛乱频发,北元未清,云南未归,两浙盐务,黄册等等一系列事情还未理清,这事只能先放在一旁。”

    “哼!”

    朱元璋冷哼出声:“标儿,你就是太稳重,依咱看,刚好用这事把他们全引出来。

    他们不是养死士吗?咱就看看,他们敢不敢造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