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交谈(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听到这话,不仅朱元璋停下脚步,在场所有人都停下动作,就这么默默看着朱雄英。

    “哈哈哈……”

    还是朱元璋率先反应过来,忍不住大笑出声:

    “咱的大孙就是好!蓝玉,你是舅姥爷,大孙确实得向你行礼。”

    蓝玉连连摇头:“那不行,哪有皇长孙向下臣行礼的。”

    朱元璋虎目一瞪,这是朱雄英收勋贵之心的时候,他怎么可能允许被别人破坏。

    “怎么,你不承认自己是大孙的舅姥爷。”

    “我……”

    不等蓝玉回话,朱雄英迈着小短腿跑到蓝玉身前,恭恭敬敬行了一礼。

    而后,又跑到马皇后身边,拉起马皇后的手。

    见到这一幕,脑子灵活的勋贵或年老的勋贵,都知道朱元璋的意思。

    李善长更是在心中暗赞:[大明三代没有夺嫡之争,而后应该也不会有了。]

    [这些勋贵只要不作死,有太子和皇长孙在,他们可以安全无忧。]

    于此同时,方时也见到了朱标,相比永昌侯府,方家来参加婚宴的人数却少了许多。

    除了李景隆这些二代勋贵,只有原先方家老宅的邻居们。

    朱标的到来,让所有人惊讶不已,林易更是喃喃低语:

    “难怪能娶到永昌侯府嫡女,原来都是太子看重啊!”

    坐在一旁的年轻男子,眉头微挑:

    “爹,你说什么?”

    “没,就是在想王常真是走了狗屎运,本来我们林家才是第一个穿绸、纱的商人。”

    林森拿起酒壶给自己老爹倒了杯酒:

    “第一个又如何,有安民在,以后有的是机会为大明出力。

    到那时,说不定有机会成为皇商。”

    林易不置可否:“曹县那边怎么样了?牡丹、枣酒的生意很好,得加大投入。”

    “现在还可以,不过有别的商人已经找到那边,过不了多久京城就不止我们林家了。”

    “唉,本想着去做海鱼干生意,可陛下开年便下发诏书严禁海民私通海外诸国,海禁越来越严,以后怕是要片板不得下海。

    没有海运,鱼干运到北方,我们得不偿失,我们那些船很快就没用了。”

    林森端起酒杯一饮而尽:“爹,东西放那总有一天会用到。

    哪怕一根草,也有他的用处,更何况是船。

    今晚就好好喝酒,开开心心庆祝安民成婚。”

    林易微微颔首,随后目光扫视一圈,有些疑惑:

    “对了,安民呢?”

    “跟太子去后院了,或许有事相谈。”

    正如林森所说,朱标这次过来,不仅仅放出信号,让所有人知道方时是他朱标罩着。

    更重要的是,朱标有事和方时商议,他想听听方时的建议。

    两人坐在书房内,朱标从袖子中拿出一张纸递给方时:

    “这是蒋瓛派人从广西潜进安南,得回的消息。

    老子有言: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安南此地粮食太多,该补到粮食不足之地,孤决定替天行道。

    除了安南,还有南掌,此地听说粮食也被随意浪费,这样是不行的。”

    方时嘴角抽搐,真尼玛无耻,难为你还能引经据典。

    [按时间推算,刚拿到笔记,蒋瓛就派人去交趾调查了。]

    方时面容严肃:

    “大明身为宗主国,有理由让诸国百姓过得更好。

    听说安南此地民众缺盐严重,大明不需要的细盐换取安南不需要的粮食,此乃双赢。

    由于细盐制作繁琐,需要从辽东盐矿提取,路途遥远,这价格自然而然也高出许多。”

    朱标愣了下,随后想起蓝玉献上来的海水提纯细盐之法,脸上浮现出笑意:

    [好想法,这种纯盐只有贵族官员用的起,那些人根本不会去管百姓死活。]

    [前期先用这细盐换取粮食,等时机一到,就可以派人去挑拨,让安南发生叛乱。]

    [到那时派兵进去,也算是拨乱反正。]

    “确实,辽东到安南路途遥远,有损耗也在所难免。

    最近倭奴国盗寇频频掠夺沿海,父皇禁海诏令也愈来愈严,渔民出海捕鱼都受到影响。”

    “倭寇?”

    方时一时之间也没有方法,没有即时通讯,这些倭寇根本无法彻底打击。

    哪怕后世,对于海盗也没有很好的办法,更何况现在。

    哪怕灭了日本也没用,现在的倭寇大部分都是方国珍和张士诚的余部。

    方时轻轻一叹:“海岸线太长,禁海弊大于利,微臣能想到的只有武装沿海百姓,告诉百姓,倭奴杀之无罪!

    大海茫茫,没有海图、没有强大水师,想要剿灭倭奴,谈何容易。”

    朱标眼含笑意看着方时,他发现自己越来越了解方时了,想要做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