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刻在城墙上(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闻言,王政久久不语,心里忍不住吐槽:

    [真尼玛一家人,陛下就是学你们这些姓蓝的。]

    蓝复可不管他人怎么想,朗声开口:

    “中牟县令刘微,贪生怕死、贪污枉法,致使中牟县百姓死伤无数。

    张流,去找些工匠,将刘微罪行刻在城墙上,要让每个进出中牟县的百姓,都知道刘微做了什么。”

    说完,蓝复瞥了眼县丞,见其没有任何反应,嗤笑出声:

    “你知道这代表什么?代表刘微后代在黄册上都有一个草芥人命的祖宗。

    你说,朝廷以后科举取士,敢用这种人的后代吗?他们后代永远低人一等。

    你要是不想被刻在城墙上,就把知道的都说出来,别说一半留一半。”

    “永远低人一等,永远受人唾骂。”

    县丞瘫软在地,双目无神看着地面,良久后才回过神,快速跪倒在地,止不住磕头:

    “我说、我说,除了中牟县令,开封府上下都有参与,连京城官员都有一份。

    因为有空印的存在,户部每年核实税赋都能对的上,所以一直无人发现。

    下官死不足惜,愿意当着百姓面以死谢罪,还望蓝指挥使大发慈悲,不要记录在黄册上。”

    “砰!”

    王政一脚踹翻县丞,冷声开口:“就冲你跪地磕头求饶,就能杀了你。

    什么时候才能下跪你是忘了?把大明礼法当做什么?”

    蓝复站起身,冷哼一声:“如何处置尔等由陛下决定,你现在要做的是,把自己所知道的一切都写下来。”

    现在,蓝复有些明白为何朱元璋会讨厌这些文官,想杀就杀,真是随便杀十个,九个都是该死的。

    朱元璋一直都知道蒙元官员的腐败,由于大明建国不长,文官不足加之连年北伐、平乱,便暂时没有将心思放在吏治上。

    他还不知道河南开封府到底什么情况,否则不知道要气成什么样。

    也幸好蓝复的奏疏还没到,否则朱元璋说不定又会气晕过去。

    “保儿,你刚刚说什么?咱没听清!”

    李文忠心中咯噔一下,轻声开口:

    “福建、两广等沿海卫所和官府与方国珍、张士诚余孽勾结,在沿海地区掠民为生。

    特别福建之地,由于被大山隔阻,俨然有国中之国的趋势。”

    “呵呵!国中之国?”

    朱元璋双目猩红,眼睛死死盯着朱棡,怒极反笑:

    “老三,你在封地不遵律法,随意打杀百姓,是不是也把太原当做国中之国?”

    朱棡抬头看了眼朱元璋,见其额头青筋暴起、双目赤红,身体非常诚实的跪下:

    “爹,我是你亲儿子啊!儿子怎么会有这想法。”

    [狗日的李文忠,你害死我了,明明说了不再追究。]

    [完蛋了,要被迁怒了!死定了!]

    想到这,朱棡眼神哀求看着朱标,嘴巴无声动着:

    ‘大哥、大哥,救救弟弟啊!’

    “啪……”

    不等朱标开口,朱元璋一股脑将桌面上所有奏疏扔到朱棡身上:

    “看你大哥干什么?”

    “来人,给晋王搬个长凳过来!”

    朱棡大急,忙不迭求饶:“爹,爹,我是你亲儿子啊!刚北伐回来啊!

    大哥,大哥,你快帮三弟劝劝!”

    朱元璋根本不理会朱棡,他现在只想将心中怒火发泄出去,老二又不在,他只能打老三了。

    “咳咳!”

    朱标轻咳一声,走到朱棡身前:“爹,三弟他……”

    “闭嘴,再说连你一起打!”

    听到这话,朱棡大惊失色,连大哥都打,完蛋了。

    朱标拍了拍朱棡肩膀,低声劝慰:

    “坚持坚持,大哥现在就去找雄英过来。”

    说着,不等朱棡有所反应,朱标拉着李文忠就走。

    刚走出殿外,朱标便沉声开口:“表兄,延安侯在浙东平乱,你让他平乱后,领军进入福建。”

    “微臣领旨!”

    朱标回头看了眼,对着一旁内侍吩咐道:

    “请方司柬来东宫,再去把皇长孙带过来,就说晋王给他准备了礼物。”

    “喏!”

    回到东宫,朱标开始处理奏疏,各地黄册制作速度不一,让他心生疑虑。

    不过都尉府人手不足,朝廷百官又与地方豪绅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他也只能暂时放下。

    正处理奏疏之时,太子妃吕氏匆匆走了进来,见其神色慌张的模样,朱标眉头微微蹙起:

    “发生什么事了?”

    吕氏定了定心神,躬身一礼:“臣妾想带允炆去看看爹爹,他又晕倒了。”

    朱标轻叹一声:“去吧!等孤忙完河南灾情,再带你们去一次。

    允炆年纪还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