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蹊跷(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变法一事要紧。”

    “小叔,还是再想想,别这么快下决定。”

    赵安阳轻声劝说:“王政在福建成立宣承司,这里出事更容易传遍全国。

    而且有细盐在,我们更容易掀起大案,给大伯一个借口。”

    名正才能言顺,没有一个契机,突然朝廷大部分官员提议变法,只会让朱元璋觉得有阴谋,这是在逼宫。

    若是别的皇帝也就罢了,就是逼宫了,最多死几个人,可朱元璋不同,敢逼宫,满门抄斩都算是轻的。

    沉思良久,赵民言决定先把自己的想法告诉赵民望,若还是不同意,他只能暂时放弃细盐配方。

    “安阳,浙江来人先盯着,我立刻写信去京城,问问大哥的想法。”

    “是!”

    赵民望不仅仅需要一场震惊大明的案子,还需要勾起朱元璋的急躁之心。

    为此,他特意交代鲍恂,让其减缓经典编修时间。

    减缓时间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辩论,让翰林院诸位大儒,对于经典的解释谁也不让谁。

    如荀子一书,有人想要编修,有人说不能编修。

    “见善,修然必以自存也;见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善在身,介然必以自好也;不善在身,灾然必以自恶也。

    荀子修身篇何以不能编修进去?就因为其所持性恶之说,吾等便要将其所有言语否定吗?

    程朱不也引用荀子的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此话一出,国子监内顿时响起激烈的辩论声。

    坐在一旁的吴沉冷眼看着这一切,荀子理念必须要编修,他会想尽一切办法完成这个目的。

    “诸位、可否听老夫一言!”

    鲍恂高声喊道:“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吾等此次乃是为大明编修治国经典。

    不管先贤所持何种理念,只要对大明有用,吾等都该编进治国经典。

    荀子之言有些说的对,有些说的不对,吾等只要拿出对便是,何必又重新提起性善、性恶论?”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