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安王(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望着朱雄英离开的背影,朱标满意的点点头:

    “方司柬,孤觉得你更适合教导雄英,在翰林院之时,你要多多提点。”

    “微臣明白!皇长孙殿下天资聪慧,自信而不自傲,是天下良师梦寐以求的弟子。

    老师若在我和皇长孙殿下中选一个教导,微臣必定会被老师略过。”

    “哈哈……”

    朱标咧嘴一笑:“实在太过了,雄英虽说不错,却比不上方司柬。”

    说到这,朱标正了正神色,语气也变得严肃:

    “福建一事差不多结束,然而十多万的流寇,该如何处置却是难题。

    留在福建,没有那么多农田供应,充军又不行,想送去其它地方徭役,也一时找不到地方。”

    “治河大才柏丛桂不是在开封?送去那边治河,治完之后,便可安排他们在山东各地定居。”

    朱标果断摇头:“不可!河南此地已有大量灾民,这些流寇中必然有擅长蛊惑人心之辈,若灾民被其蛊惑,后果不堪设想。”

    “蛊惑人心之辈必是小头目或流寇首领,杀了便是!

    再不行就各布政司分一点,大明这么大,修路、治水哪里都需要这些犯人。”

    见方时迟迟没反应过来,朱标轻叹一声:

    “孤想把这些人流放到占城,算是送给占城国的见面礼!”

    方时瞬间回过神,这是想把安南拖入战争的泥潭中,运气好点说不定连占城都能拿下。

    [我说呢?标哥怎么会不知道如何处理流寇,原来是想让我提出这个建议。]

    [那你倒是给我个提示啊!真当我是你肚子里的蛔虫?]

    “只能将这些流寇变成海寇,而后让谢家将这伙人消息告诉占城国王。

    一个身经百战、装备精良、只需要粮食的万人军团,必定能让占城国王心动。”

    “也是,万人站在那边与五万人站在那边也没什么区别,剩下的一些人可以通过云南、广西边境偷偷潜入。”

    方时笑着点头:“不止!为了捉拿大明叛匪,大明军队进入他国境内,也师出有名。”

    “就这么办,你回去后让溪儿写份奏疏送到通政司!”

    “微臣明白,岳父那边确实急需人员修路。”

    朱标端起茶水靠近嘴边,一脸轻松:

    “你来找孤是有何要事?早上被三弟打断,现在你可以说了!”

    “下一代衍圣公,陛下定了么?”

    朱标摇摇头:“还没!父皇对曲阜那边是一点好感都没有,若不是孔子后裔,早就诛灭九族了!

    父皇其实更想将衍圣公一位传于南宗,宋时衍圣公一直都是南宗一脉。

    若不是孔洙让爵,北宗有何能耐被蒙元封爵?”

    方时低垂眼帘,孔洙是不想让孔家成为蒙元统治中原的武器,哪里会想到北宗就这么接受了!

    将爵位还给南宗倒是有可行性,只要把那些蒙元旧官清理一下便没问题。

    问题是北宗不会服气,那些与北宗相交好的官员也不会服气。

    想到这些,方时沉声开口:“那就让南宗和北宗打擂台,谁能承孔子之志,教化天下,谁便当这个衍圣公。

    只有为国为民的人才能被封爵位,孔圣人是全天下的圣人,人人都能祭祀。

    若孔家没有能力为国为民,也没必要给孔圣人丢脸,还不如在各地学校中,建造孔子雕像!

    请太子殿下给微臣一些时间,微臣有把握让曲阜孔家,自愿去教化天下。”

    “可以!”

    朱标想都没想就答应下来:“孤给你三年时间,守孝三年是礼制,没有任何人敢反对。”

    “多谢殿下!”

    三年时间看起来漫长,对付孔家却显得太短,朱标也把握方时能在三年时间,就让北宗自愿去与南宗公平竞争机会。

    而对方时来说,这时间刚刚好,三年时间不仅可以给孔家下套,还可以让安南彻底崩溃。

    与此同时,朱元璋和马皇后在坤宁宫中,商讨起朱雄英教育问题。

    “重八,雄英眼看就八岁了,翰林院大儒虽多,可他们只教导经义,对于雄英性子并不了解,也不知道他有什么缺点。

    还是要找个专门教导他的大儒。”

    朱元璋微微颔首:“确实该找,你觉得四梅先生的儿子叶书如何?

    他学识渊博,在家也是教书,最重要他与四梅先生、方小子一样,淡泊名利!

    还有方孝儒也不错,此人精通儒家、为人庄重,有古君子之风,还是宋濂的弟子。

    国子监生黄子澄也还行,致力于孔孟之道,各种经典也是信手拈来。”

    “叶书会来吗?”

    马皇后有些狐疑:“他不是说要等军队全部识字后再出仕?”

    “他已经同意了!不过要等到明年,那时四梅先生会举家搬到京城。”

    “怎么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