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吃好喝好(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时机已到,鲍恂决定尽快完成经典编修,并给方时一点小小的帮助。

    没有多做犹豫,鲍恂起身前往皇宫面见朱元璋,他相信朱元璋会主动送出这条后路。

    正如鲍恂所想,朱元璋近些日子对于鲍恂没有过多关注,不过也没太在意李善长和方时,而是一直关注北元动向。

    听到鲍恂求见,朱元璋有些错愕,又立刻反应过来:

    “请他进来!”

    鲍恂进入武英殿后,正准备行礼,朱元璋立刻出声:

    “仲孚先生,不用多礼,赐座!”

    “多谢陛下!”

    朱元璋笑容满面:“是咱要谢你,若没有仲孚先生在翰林院主持编修,这编修经典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完成。

    咱老了,就想临死前能看到经典编修完成,幸好已完成大半,咱能等得起。”

    “是诸位同僚之功,臣毫无建树!”

    “你就是太谦虚!”

    朱元璋摆了摆手:“不说这个,你也是学易,咱有个问题一直想不明白,你能告诉咱吗?”

    “陛下请说, 臣知无不言!”

    “韩国公和方小子一事你也听说了吧!一个是大明开国功臣,一个是咱留给标儿的大臣。

    这两人怎么一下子就对上了,你能用易学解释下这两人到底是何情况吗?”

    鲍恂眼眸低垂,语气平淡开口:“火动而上,泽动而下,睽!

    韩国公与永昌侯一向交好,往远的说同属开国功臣,往近的说也属亲戚。

    臣不知双方为何敌对,只能说双方志向不同,才导致双方背离,如此情况选择睽卦最好。

    陛下可以将一人暂时调离京城,等双方冷静下来,便容易处理,此乃九二爻遇主于巷、未失道也。”

    “这倒是个好办法,咱好好考虑一下!”

    话到这,朱元璋开始转移话题:“先生此次进宫是有何事?”

    “编修经典已经到了尾声,最迟明年二月便可结束,臣想在编修经典完成后便归乡。”

    [想跑?没门!]

    朱元璋怎么可能就这么放过鲍恂,他还要靠鲍恂找到那些隐藏在暗中之人,鲍恂要是跑了或死了,他还怎么找。

    [有点难办了!没有理由留下他,这家伙一定要待在京城。]

    思索片刻后,朱元璋缓缓抬头看向鲍恂,眼中晦暗不明:

    “仲孚先生,编修经典虽已完成,可经典毕竟集合百家之学,大多官员并不懂。

    咱想请先生去承志部任职,等教完新修经典,咱一定让先生荣归故里。

    大明官员都是饱读诗书,先生治好稍微讲讲,他们便会知道,不会耽误先生太多时间。”

    “陛下!翰林院众多大才,不差臣一人。”

    看着鲍恂一脸为难的样子,朱元璋觉得自己想法是对的。

    [你反对的,我就要坚持,老家伙,你跑不掉!]

    “还望先生看在大明社稷份上,万万不要推辞,这天下没人比先生更适合了!”

    “唉……”

    鲍恂长叹一声:“陛下能否容老臣考虑一晚上?”

    “可以!”

    走出皇宫后,鲍恂眉头松开,脸上浮现若有若无的笑意:

    [退一步海阔天空,古人诚不欺我!]

    [陛下!你再想杀我可就是阻止变法了!]

    计划进行到这里,鲍恂不再为自己的生命担忧,他的名声也算是保住,李善长与方时之争也不准备再管。

    鲍恂、刘庸退的很快,可怜薛源幼儿遭受无妄之灾,被刑部以拐卖孩童的罪名关入大牢。

    身处锦衣卫衙门的蒋瓛得知这一消息,眼睛一下子睁圆,满脸不敢置信:

    “你说什么?找到拐子了?李珍孙儿是薛通拐走的?”

    何三实在想不通蒋瓛反应为何这么大,挠了挠后脑勺,一副不明所以的样子:

    “是啊!刑部那边说的,是应天府衙役捉拿杀人犯时不经意间找到的线索。

    已经和李珍家人确认过,布料和玉佩确实是其孙儿的。”

    “确认个屁!”

    蒋瓛满头黑线:“薛通在哪里?其父薛源有什么动作?”

    “在刑部大牢,薛源目前也在刑部!”

    “走!去刑部!”

    所有孩童都在锦衣卫看管下,幕后黑手就是方时,别人不知道,蒋瓛能不知道吗?

    现在突然冒出个凶手,还是工部右侍郎薛源的小儿子,这里面要是没有阴谋,蒋瓛表示可以把头当球踢。

    刚走进刑部衙门,蒋瓛便听到怒吼声:

    “我薛家哪来的钱财购买别院,定是有人栽赃嫁祸!”

    “薛侍郎,人证物证俱在,前日还有村民看到你家小儿子出入上元县别院。

    别院内的孩童也说见过你小儿子,你要不信自己去查。”

    “那李珍孙儿呢?其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