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三乱(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见徐庶眼神中的狐疑之色,越来越重,刘隅笑道:“在下刘隅,刘云起。”

    刘隅?徐庶眼神中透过一丝疑惑。

    “你就是才高八斗的刘皇叔?”

    刘隅呵呵大笑。

    “才高八斗是酒间戏言,元直岂能当真。”

    刘隅这句话,虽然是谦辞,也间接承认了自己的身份。

    徐庶行礼道:“庶拜见刘皇叔。”

    刘隅笑着还礼。

    水镜先生微微一笑:“二位别站着了,快快请坐,咱们边吃边聊。”

    说完,吩咐下人重新安排酒宴。

    几人饮了几杯酒,说了几句闲话。

    徐庶把这次去荆州的见闻,细细说了一遍。

    当刘隅听到,徐庶在孙坚和刘表那场大战中,见到孙坚被乱箭射死时。刘隅还是微微有些伤感。

    “文台将军一世英雄,想不到就这样死在乱箭之下,痛哉文台,惜哉文台!”

    “皇叔不必伤怀,孙坚虽死,可是后继有人,也算是一种安慰。”

    “我观孙坚之子孙策,英武不凡,不是池中之物,假以时日,必然能成就一番大业。”

    刘隅暗自赞叹,徐庶果然有两把刷子,  一眼就看出了孙策不简单,这份眼力,可比自己作弊厉害无数倍。

    孙策勇武无比,在历史上有小霸王的名号。

    能用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霸王之名,勇武必然不凡。

    而孙策也正如徐庶预测的那样,将孙坚的事业推向的顶峰,一路上摧城拔寨,短短数年间,占据了整个江东。

    “元直大才,不知接下来如何打算?”

    徐庶直言不讳。

    “世人都传袁本初雄起威容,宽宏大度,有爱士之名,我准备去看看。”

    刘隅笑道:“袁本初志大而智小,色厉而胆薄。宽而不断,好谋少决,岂能成就大事。”

    徐庶默不作声。

    刘隅继续说道:“如今我占据雒阳,手下精兵数万,良田千顷,武有关羽,张飞,赵云,此三人都是万人敌。如今谋士无人,以元直之才,若来此处,必然能一展才学。”

    刘隅向徐庶发起了招聘,按照刘隅的设想,徐庶会谦虚几句,假意推辞。然后自己再三相邀,徐庶纳头就拜。口喊主公。自己拉着他的手,哈哈大笑。

    我得元直相助,何愁大事不成。今晚你我秉烛而谈,抵足而眠。

    刘隅看了半天。徐庶也没有心动的意思。

    只见徐庶微微行礼,淡淡说道:“皇叔虽占据雒阳,在庶看来,却难成气候。”

    信心满满的刘隅,直接被打脸。难成气候,怎么可能?

    我两世为人,对如今的局势,了无指掌,怎会难成气候?

    就连刘备的英雄人物都在自己的麾下,怎会说自己难成气候。

    这是自刘隅从监牢中出来后,第一次被无视。

    在以往的日子中,刘隅总能听到无数的溢美之词。

    刘隅强忍住上前抽徐庶的冲动,他脸上笑容不变,带着温暖和谦和。

    “愿闻元直高见。”

    “雒阳有三乱、有三难,这六项不除。皇叔就算多智,也难逃失败的命运。”

    “官职未定,号令不明,此第一乱;”

    “关隘空虚,无人把守。此第二乱;”

    “大兴学校,本末倒置,此第三乱;”

    有此三乱,用不了多久,皇叔就会跟脚自乱。

    三乱一出口,刘隅就觉得冷汗直流。

    要不说这个时代谋士牛逼呢,人家远在千里之外,就把自家的情况看的一清二楚。而自己近在咫尺,有些问题,竟然都不知道。

    比如官职未定,号令不明。自己占据雒阳城之后,跟在自己身边的人,却没有任何官职,

    刘备无官无职。关羽马弓手,张飞步弓手。

    赵云借调。陈到亲卫。

    王越,唉,不提了。

    正因为官职未定,所以才会号令不明。没有建立一套有序的行政组织。政令的发布,大都是和刘备商议而定。东一榔头,西一斧头,显然极没有章法。

    刘隅底层劣根性,在进入雒阳后,显露无疑。

    刘隅可以感觉到,在徐庶的眼中,自己目前就和流寇没有多大区别,唯一的区别,可能就是自己粮草充足,没有到处抢夺。

    关隘空虚,无人把守,更是让刘隅汗流浃背,自己占据雒阳后,并没有派出兵将去把守关隘,防备雒阳城安全。

    此时,别说董卓派出一支军队偷袭,就算是盗匪,来抢夺粮食,也能把自己辛苦积攒的大军,杀的大败。

    想着自己胆小的性格,都能把这么重要的事情忽略,说明自己在潜意识中,不知不觉间已经升了一丝骄傲。

    自己在读史时,常常嘲笑刘邦进入长安后,在大秦皇宫中流连忘返。直到今日,刘隅才明白,刘邦仅仅在樊哙和张良的劝告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