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章 争功(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随着天气逐渐变暖,凛冽寒风终于落下帷幕。

    和煦的春风就像一个小姑娘,出现在世人的面前。

    正当人们感受久违的暖意时,一道檄文如同春雷在大地之上炸响。

    占据四州之地的袁绍,发布讨逆檄文,正式将矛头指向刘皇叔。

    如今北方的形势,十分明显,袁绍与刘隅必有一战,但很多人都没有想到,事情会发展这么快。

    当刘隅看到这篇檄文时,刘隅差点没跳起来。

    诽谤,诽谤啊!

    在这篇檄文中,刘隅的形象跃然纸上,他是个人渣,彻底的人渣。

    横行乡里,调戏女子,无恶不作,死有余辜。

    当长大后,在雒阳城招摇撞骗,成了大汉皇叔,然后挟持天子,号令诸侯,巧取豪夺,丧尽天良,最终占据了三州之地。

    更让刘隅气愤的是,檄文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调查了刘隅祖宗十八代,得出一个非常搞笑的结论。

    刘隅根本就不是汉室宗亲,前几代时,就是冒名顶替的刘氏。

    这一点,让刘隅很无语。

    冒名顶替这件事,袁绍都能想出来,为了抹黑刘隅的身份,毫无底线。

    皇室宗亲,历来都有严格的序列和记录,哪能说顶替就能顶替?

    这些年,汉室只是衰微了,不是瞎了。

    自己是假冒汉室宗亲的事,让袁绍说的半真半假,有鼻子有眼,让人一时还无法反驳。

    通过这件事,刘隅认识到一个最真切的道理,读书人说起瞎话来,比谁都可怕。

    后世那些所谓的专家,在这篇檄文面前,直接都会被秒成了渣渣。

    檄文虽然离谱,但很显然经过调查,经过论证,要不然也不会对自己的家世如此熟悉。

    “主公一旦动气,这篇檄文的目的就达到了。这篇檄文已经颁布天下,会对一些人心造成一定的混乱,当务之急,是写一篇讨贼檄文,驳斥他们,让世人知道袁绍起兵的真相。”

    “奉孝说的有理,这件事就交给你来办吧。”

    “主公,我擅长策略,对于文章一事,并不精通。”

    “奉孝心中可有人选?”

    郭嘉微微一笑说道:“有一人才高八斗,文采斐然,若是此人来写这篇檄文,必然能震惊天下。”

    郭嘉说到才高八斗时,刘隅就瞬间明白郭嘉的意思,敢情说了半天,是想让自己提笔写一篇檄文。

    看着郭嘉殷切的表情,刘直接差点晕过去,他自己的学问如何,自己最清楚。

    自己之所以能在雒阳城扬名,无非是背过几首诗。

    真要自己写出如此高难度的文章,那不是痴人说梦吗?

    刘隅捂住头部,脸上现出痛苦状。

    郭嘉一看这种情况,急忙走上前关切的询问。

    “主公,发生了何事?”

    “我头疼欲裂,难以支撑,檄文的事,就交给奉孝了。”

    郭嘉:……

    在刘隅头疼休息的时候,郭嘉把讨贼檄文已经完成了。

    刘隅看了一遍,很满意。

    文采飞扬,条理清楚。

    一旦这篇檄文发出去,应该能扭转舆论上的颓势。

    刘隅从软榻之上,缓缓坐了起来。

    这种操作,让郭嘉微微一怔。

    “主公,你刚刚病倒,还是休息一段时间比较好。”

    刘隅摆摆手,一副大义凛然状。

    “奉孝,檄文之后,袁绍必定会整军进攻雒阳,值此危难关头,我就算有病,也不能安心休息。”

    “主公心忧天下,我十分佩服。”

    两人正在谈论间,袁绍派颜良领十万大军进驻黎阳的消息,就传了过来。

    清君侧,诛奸佞!

    这是颜良军中最显眼的旗帜。

    对于这个旗帜,刘隅并不意外,从古到今,这个口号就屡试不爽,实在是造反谋逆的不二选择。

    在寒风凛冽的冬季时,刘隅就预料到了这一点。

    他把张辽从徐州调到九江,把张飞调回徐州。

    这番调整,刘隅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自从刘隅从荆州回到雒阳后,孙策就与刘表的摩擦不断,杀父之仇,不同戴天,按照孙策的性格,又岂能善罢甘休?

    加上刘隅在中间暗中推波助澜,使本来两家的关系更加紧张。

    张辽是个将才,和张飞相比,让他攻城拔寨,或许不如张飞。

    但要说固守城池,安营守寨,张辽非常有经验。

    更何况,他在九江驻守,防备的对象是江东。

    调回张飞之后,刘隅觉得雒阳城的防守力量,还不足以防守袁绍的进攻,于是又调回了高顺和马超,如今雒阳城已经集结了六名大将,十万精兵。

    刘隅召集一众文武前来议事,众人听到颜良前来进攻的消息时,瞬间炸开了锅。

    “袁家世受汉禄,不思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