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测试与包装(2/4)
,齐东海在游戏中干脆添加了一些女武将。
也许这个时代古板的历史游戏玩家并不喜欢白袍小将美少年画风的赵云、姜维或者带着一点奶油小生底色的诸葛孔明。
但是谁会拒绝符合普遍审美标准的貂蝉、大小乔和孙尚香呢。
“如果封面能把这些人都画进去成一个群像就好了……”
齐东海心想。
关于游戏包装盒和说明书的印刷一开始就拜托了高桥印刷。
高桥社长可以说是事情发展到现在这一步的第一推动力。把这些业务交给他也算是一种回礼。
而且根据森田的介绍,高桥印刷虽然员工不多,但是在彩色印刷方面这几年引进了不少新设备,算是有些绝活。
平面设计方面更是一年前就引进昂贵的苹果macintosh电脑。人脉方面也有不少熟悉的兼职插画师设计师提供设计稿。
齐东海几周之前提出了自己对游戏封面的设想,并提供了示意图和各种素材。高桥社长也拍着胸脯保证会找个不错的画师来出方案。但直到现在都没有进一步进展。
齐东海正想到这里时,电话突然响起。
“现在能来高桥印刷一趟吗?有些事还是亲自看过比较好理解……”
电话另一头是森田略显为难的声音。
齐东海拿了外套出门。
高桥印刷的工厂在浅草桥附近,距离秋叶原大概不到两公里。
这种距离坐电车恐怕进出站和等车的时间比走路也快不了多少。所以齐东海决定走路过去。
目的地是一栋红砖贴面的二层独栋小楼。
一楼临街的一面是毛玻璃的推拉门。 室内的灯光映照下模模糊糊透出几个人影。这里面是负责设计与排版的办公室。
齐东海敲了敲门,没人应答。就自己推开门走了进去。
森田、高桥,加上几位身穿高桥印刷工作服的员工正站在一幅画架面前。
齐东海凑了过去,映入眼帘的是一幅油画作品。不过内容显然是关于中国古代的题材。
一位面孔像刀削一般冷峻的中年人,身穿破损的皮甲,头捆黄色头巾,手持竹竿削成的长枪。背后是一面一面飘扬的黄色旗帜。
“这个,事情是这样的……”
高桥社长的神情有些为难,讲起话来拐弯抹角。
大致的意思是这幅油画原本打算作为包装盒的封面来使用。作者是找朋友介绍的画师,对方拿出的作品集看得出基本功扎实,要价也不高。交稿时间也很迅速。唯一问题是要求预支一半稿酬。
以上这些都不是问题,问题是交出的成品和委托内容有极大出入。
画师显然把黄巾军当成了这幅画的主角,而且不是黄巾军的头领,主角显然是一位普通的黄巾军士兵。
“后来我才知道,这画师是欧美来的留学生,之前对三国完全没有接触。”
高桥看着眉头紧皱的齐东海,轻声说道。
齐东海又打量了一遍这幅画,虽然画面中画的人物是东方面孔。但是绘画风格确实是典型的欧洲学院派油画。
尽管齐东海自己并非是美术专业出身,但在原本的人生中他在游戏行业混迹许久,多少也能看得出这幅画作者的功力。确实基本功扎实。
“那我准备的那些参考资料都转交给他了吧。”
齐东海问。
“当然都给了……”
为了绘制这些外包的内容,齐东海撰写了一些需求文档,从各种手边能找到的书籍上搜集了大量参考图片的复印件。
在游戏开发的这段时间内,齐东海还特意委托这个时空中自己的家人从国内买来了一些小人书。
甚至还有几盘从文化馆借出来翻录的电视剧《诸葛亮》的录像带。
在电视剧版三国演义播映前,这部诸葛亮可以算是国内影响力最大的三国题材影视作品。
为了搞到这些录像带齐东海可费了不少力气。
托国内的亲人翻录倒还好说,虽然他“自己”家里并没有录像机,但是九十年代初期只要花点小钱找人翻录录像带并不是很麻烦的一件事。
真正麻烦的是在日本把这些录像带的内容放映出来。
日本的电视信号与国内并不相同。
国内的pal格式的录像带在日本一般的ntsc格式的录像机上无法直接放映。
好在秋叶原不愧是日本最大的电气街,在这里居然能借到只面向日本以外市场发售的全制式录像机。
齐东海用这台机器把电视剧反复快进看了几遍。然后在自己感兴趣的部分暂停,用一台借来的胶片傻瓜相机进行翻拍,最后冲印出来存档。
相机的胶片和相纸当然都要成本,但是在现在这个几乎一切都还没有数字化的年代收集资料也只能用这种方式。
齐东海眼前的这幅画作里显然吸收了他提供的这些素材的讯息。
作为一个此前没
也许这个时代古板的历史游戏玩家并不喜欢白袍小将美少年画风的赵云、姜维或者带着一点奶油小生底色的诸葛孔明。
但是谁会拒绝符合普遍审美标准的貂蝉、大小乔和孙尚香呢。
“如果封面能把这些人都画进去成一个群像就好了……”
齐东海心想。
关于游戏包装盒和说明书的印刷一开始就拜托了高桥印刷。
高桥社长可以说是事情发展到现在这一步的第一推动力。把这些业务交给他也算是一种回礼。
而且根据森田的介绍,高桥印刷虽然员工不多,但是在彩色印刷方面这几年引进了不少新设备,算是有些绝活。
平面设计方面更是一年前就引进昂贵的苹果macintosh电脑。人脉方面也有不少熟悉的兼职插画师设计师提供设计稿。
齐东海几周之前提出了自己对游戏封面的设想,并提供了示意图和各种素材。高桥社长也拍着胸脯保证会找个不错的画师来出方案。但直到现在都没有进一步进展。
齐东海正想到这里时,电话突然响起。
“现在能来高桥印刷一趟吗?有些事还是亲自看过比较好理解……”
电话另一头是森田略显为难的声音。
齐东海拿了外套出门。
高桥印刷的工厂在浅草桥附近,距离秋叶原大概不到两公里。
这种距离坐电车恐怕进出站和等车的时间比走路也快不了多少。所以齐东海决定走路过去。
目的地是一栋红砖贴面的二层独栋小楼。
一楼临街的一面是毛玻璃的推拉门。 室内的灯光映照下模模糊糊透出几个人影。这里面是负责设计与排版的办公室。
齐东海敲了敲门,没人应答。就自己推开门走了进去。
森田、高桥,加上几位身穿高桥印刷工作服的员工正站在一幅画架面前。
齐东海凑了过去,映入眼帘的是一幅油画作品。不过内容显然是关于中国古代的题材。
一位面孔像刀削一般冷峻的中年人,身穿破损的皮甲,头捆黄色头巾,手持竹竿削成的长枪。背后是一面一面飘扬的黄色旗帜。
“这个,事情是这样的……”
高桥社长的神情有些为难,讲起话来拐弯抹角。
大致的意思是这幅油画原本打算作为包装盒的封面来使用。作者是找朋友介绍的画师,对方拿出的作品集看得出基本功扎实,要价也不高。交稿时间也很迅速。唯一问题是要求预支一半稿酬。
以上这些都不是问题,问题是交出的成品和委托内容有极大出入。
画师显然把黄巾军当成了这幅画的主角,而且不是黄巾军的头领,主角显然是一位普通的黄巾军士兵。
“后来我才知道,这画师是欧美来的留学生,之前对三国完全没有接触。”
高桥看着眉头紧皱的齐东海,轻声说道。
齐东海又打量了一遍这幅画,虽然画面中画的人物是东方面孔。但是绘画风格确实是典型的欧洲学院派油画。
尽管齐东海自己并非是美术专业出身,但在原本的人生中他在游戏行业混迹许久,多少也能看得出这幅画作者的功力。确实基本功扎实。
“那我准备的那些参考资料都转交给他了吧。”
齐东海问。
“当然都给了……”
为了绘制这些外包的内容,齐东海撰写了一些需求文档,从各种手边能找到的书籍上搜集了大量参考图片的复印件。
在游戏开发的这段时间内,齐东海还特意委托这个时空中自己的家人从国内买来了一些小人书。
甚至还有几盘从文化馆借出来翻录的电视剧《诸葛亮》的录像带。
在电视剧版三国演义播映前,这部诸葛亮可以算是国内影响力最大的三国题材影视作品。
为了搞到这些录像带齐东海可费了不少力气。
托国内的亲人翻录倒还好说,虽然他“自己”家里并没有录像机,但是九十年代初期只要花点小钱找人翻录录像带并不是很麻烦的一件事。
真正麻烦的是在日本把这些录像带的内容放映出来。
日本的电视信号与国内并不相同。
国内的pal格式的录像带在日本一般的ntsc格式的录像机上无法直接放映。
好在秋叶原不愧是日本最大的电气街,在这里居然能借到只面向日本以外市场发售的全制式录像机。
齐东海用这台机器把电视剧反复快进看了几遍。然后在自己感兴趣的部分暂停,用一台借来的胶片傻瓜相机进行翻拍,最后冲印出来存档。
相机的胶片和相纸当然都要成本,但是在现在这个几乎一切都还没有数字化的年代收集资料也只能用这种方式。
齐东海眼前的这幅画作里显然吸收了他提供的这些素材的讯息。
作为一个此前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